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那神秘的金沙遗址。2001年,在成都市区,金沙遗址横空出世,这可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直接把成都的建城史从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厉害吧!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试图打开古蜀王国那段失落历史的大门。而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数以吨计的象牙,那可是相当引人注目,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想象一下,3000年以前的成都平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 3℃,那气候就跟热带雨林似的,雨水哗哗地流,动植物生机勃勃,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考古发现,当时古蜀人的生活和这些大堆的象牙紧密相连,可为啥现在不产象的成都平原,出土的象牙却是最多的呢?这可太让人好奇啦,就像一个超级大谜团,紧紧抓住了考古学家们的心。
有人可能会问,研究这些象牙的来源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了去了!就好比你想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看看他的成长经历、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儿,就能对他有更深入的认识。
研究象牙来源,能让我们知道古蜀人当时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还有他们和外界的交流情况,这不就相当于给古蜀文明做了个全面“体检”嘛!
那动物考古学家们是怎么探寻象牙来源的呢?首先得在田野里辛苦采集。就拿别的遗址来说,考古学家们得按照房址、墓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单位,瞪大了眼睛,收集那些肉眼可见的动物遗存。而且,有些动物骨骼特别细小,一不小心就漏掉了,所以还得抽取遗迹的土样去过筛,可细致了。在金沙遗址,面对这么多象牙,那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把象牙清理出来后,还得用水把表面的土清洗干净,让象牙上残留的特征点和痕迹尽量显示清楚,这对后续研究特别重要。
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就进入实验室研究啦。要对破碎的骨骼进行重新拼接,你想啊,拼出来的动物骨骼越完整,获取的信息就越迅速、可靠。然后进行鉴定、测量,确认这些象牙属于什么动物,是大象的哪个部位,大象的年龄、形体、雌雄,象牙上有没有病变和人工痕迹等。通过这些,我们就能了解遗址出土的象牙的各种信息,进而探讨古蜀人获取象牙的方式。
关于金沙遗址象牙的来源,学者们分成了两派,争得那叫一个激烈。一派认为,这些象牙是本地所产。为啥这么说呢?根据文献记载及环境考古材料,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内气候比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湿润温暖,土壤肥沃得流油,林木茂盛得像大绿海,河流湖泊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还有大量湿地,简直就是动物们的天堂,特别适合大型动物生存,很可能是亚洲象群重要栖息之地。而且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多种哺乳动物的牙齿和骨骼,其中就有亚洲象的,这可给本地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但另一派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坚信这些象牙是异邦的舶来品。证据呢?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诸如货贝、虎斑纹贝等海贝,这些海贝被认为来自今天的印度洋海域,也就是南亚一带,明显是舶来品。按照他们的观点,三星堆、金沙古国那可是西南地区一颗超级璀璨的明珠,影响力大得很,最远都波及到今天的西亚、中亚地区了,还和当地商贾做起了生意。
说不定千百年前,异域商队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一趟趟来到成都平原,带来了象牙、海贝这些富有西亚、中亚特色的货物,就为了换古蜀国著名的蜀锦、蜀布。
嘿,朋友们,如果换做是你,面对这两派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方呢?是觉得象牙就是本地的,还是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呢?快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吧!
其实,不管象牙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古蜀人收集它们肯定有特殊用处。大象死后,象牙往往成为古人的艺术品原料和祭祀礼器。金沙人把象牙切成薄片,虽然不像后世牙雕那么精美,但带着古蜀人最淳朴的真诚,让我们能窥探到最真实的历史。而且完整的象牙还被视为神物,用于祭祀、祈祷等神圣场合。《周礼》中就有用神木“牡”与象牙绑成十字以杀水神的巫术,说不定金沙人也想用象牙把水神杀死,让国家平平安安呢。
动物考古对探寻金沙遗址象牙来源太重要了,虽然现在还没得出确切结论,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各种高科技手段不断应用,说不定哪天就能解开这个谜团啦!到时候,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又能被我们揭开一层,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那段遥远而又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