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引领研学游社交风潮,互留联系方式,携手共创未来‘大事’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观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00后”开启研学游社交新功能:互留联系方式称“一起做大事”:
1. "研学游的演变:从“教育”到“社交+教育”" 传统的研学游主要目的在于知识学习、开阔眼界、体验式教育。 对于“00后”这一代,尤其是成长于互联网社交环境下的年轻人,单纯的集体活动可能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在活动中建立和维护社交关系。 互留联系方式,表明研学游正在被赋予了新的社交属性,成为他们拓展社交圈、寻找同伴、建立联系的重要场域。
2. "“一起做大事”的含义解读:" "表达共同志向和潜力:" “大事”在这里不一定指真正宏伟的计划,更多是一种象征。它表达了年轻人希望与遇到的有趣、有能力、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更深层次联系,共同探索未来、实现目标(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兴趣爱好)的意愿。 "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研学游中遇到志趣相投的人,会让他们产生“找到组织”的感觉,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建立长期联系的重要驱动力。“一起做大事”是他们对此的一种积极表达。 "现代青年社交心态:" 这反映了“00后”在社交上可能更倾向于

相关阅读延伸:“00后”开启研学游社交新功能:互留联系方式称“一起做大事”

用游戏的方式来教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但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游戏的教学方式呢?

我们就先来说说游戏。游戏让人沉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即时反馈机制。那么,何谓即时反馈?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体的任何一种行为,都能做出迅速的反馈。

比如,玩一个消消乐游戏,孩子消除一个,手机立刻就会有声音提示,会有分数提醒,消除一定数量,则会得到等级获得奖赏。也就是说,孩子每做对一个小的行为,手机都会通过声音、分数、奖励等多种方式,给出迅速反馈,而这种反馈则让他对成功的渴望得到及时满足。



其实,不只是普通的游戏能带给孩子满足。

团长综合众多研学游活动情况,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后发现,如果把想让孩子理解的知识点放到游戏中,孩子学习的兴趣会提高,动力也会增强。因为他渴望每个学习行为后面都能有立即的反馈,能够通过这种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从而向更高阶迈进。



而团长带孩子去研学游的另一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玩游戏一般的乐趣,享受到竞争拼搏后的成就感。下面咱们就以上个周末的研学游为例,来具体讲讲我们是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学的。

昨天(16日),由成都儿童团精心打造的天府学堂研学之生态成都环保密码课程如期开课,在研学课程中,孩子们通过游戏真实地感受即时反馈机制。

这种体验不仅有导师在研学中对孩子的提问“有答即评”的快速反馈,还包括通过《研学手册》,为孩子建立一种及时评价、激励孩子继续学习的教学机制,让孩子的每一个细微行动都能得到尽心尽力的回应。

在这趟“零差评”的研学游中,孩子们跟着团长一起探寻了环保发电和专业垃圾分类的秘密,近距离感受环保科技的前沿发展。在互动环节,积累知识后脑洞大开地孩子们,更是天马行空的提出高科技环保新概念。

孩子分小组实地参观了垃圾分拣厂和环保发电厂,以竞赛的方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并像小小科研员一样参观了解垃圾发电厂。




研学过程中,有孩子提出,把垃圾填埋场搬上太空,在地球造一个垃圾发射器,将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垃圾发射到太空,由智能垃圾填埋场进行销毁,再将资源重新发回地球。



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不是!

活动后,这个孩子还一本正经地同行的孩子一同参与其项目研发,并相互留了联系方式称“这是我们00后的社交方式,我们要一起做大事”。



在垃圾发电站现场,孩子们观摩了大型“抓娃娃机”,了解了垃圾发电的历史、流程和原理,并参观了各个环节的工作场所。研学导师介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吨废纸可以生产0.8吨再生纸,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垃圾分类,就能‘变废为宝’。”

■ ■■■■



为让孩子们清楚垃圾的用途,在研学导师带领下,孩子们通过仿真模型触摸和了解了垃圾发电原理,期间还穿插了视频资料作为补充。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并提出各种疑问:

“冬天我们家里用的电,都是这里发的吗?”“焚烧垃圾产生的白色烟雾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在家不能自己焚烧垃圾?”



对孩子们提出的疑问,研学导师们一一作答,有的甚至用思维导图引导孩子抢答。最终,孩子们的疑问即时得到有效解答。

“这是一种鼓励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孩子提出的疑问都不应该被忽略,得到回应是对孩子的尊重。”研学导师认为,这趟研学通过游戏环节融入知识点,所有环节都得即时到反馈和评价,以此激发孩子思考和再创造能力,很有价值。



对于这次的研学游,家长们是这样评价的:

看到孩子们收获满满的笑脸

和家长们走心的分享,

团长也默默地

为我们的研学游课程点了个赞!


此刻团长更是迫不及待地

要向你“安利”这个周末的研学游活动!


2018最后一次研学游整装待发!

不知不觉,2018年就只剩下不到半个月时间了。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倾力打造的“天府学堂研学游”也陪伴成都娃娃们走过了近三个月。

自我们的“天府学堂研学游”课程开启以来,几乎每个周末团长都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和家门,去探索自然、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秘密,让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一边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一边在行走中获真知、见成长。

下周末(12月22/23日),我们将迎来2018年的最后一场研学游活动——天府学堂研学游·城市与自然的AB面主题课程!

天府学堂研学游

这次,在为期一天的研学游活动中,团长将带孩子们走进温江国家基准气象站成都抗震减灾教育基地。

上午,孩子们跟随气象工程师了解气象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并通过思维导图和视频展示了遥感卫星、雷达等收集数据的过程;下午,孩子们将亲自动手实践灾害救助技能的使用,在虚拟地震场景里,用所学知识如何逃生,并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全方位“解锁”。

孩子们即将进入学期末,

家长们不妨趁着学习不太紧张的周末,

让孩子好好放松下!

关于这次的

天府学堂研学游·城市与自然的AB面课程

下面这些信息你需要了解

↓↓↓

报名须知

NO.1 课程详情

■ 研学时间:2018年12月22日/23日( 周六/周日)8:30-18:00

■ 研学地点:1.国家基准气象站

2.成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 课程对象:7-12岁(家长不陪同)

■ 师资配比:1:10

■ 集合时间:8:00

■ 集合地点:成都传媒大厦(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9号)楼下广场

■ 交通指南:地铁3号线、4号线 市二医院站 E出口

NO.2 费用信息

■ 课程费用:248元/人

■ 费用包含:课程老师、外出往返大巴、专家指导、研学助教、研学手册、紧急药品、外出活动环节物料、外出保险、餐食、饮水等

※ 费用不含:通讯、购物等课程包含以外的个人消费

NO.3 报名细则

■ 报名时间:即日起2018年12月20日17:00

■ 招募人数信息:15人成团

■ 报名通道:pages/product/index?id=57

发布于 2025-08-12 11:13
收藏
1
上一篇:探索魔法与创造,揭秘独特魔法杖图案的艺术之旅 下一篇: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前“固本防风险”禁毒三年行动启动仪式在海口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