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网民这几天被台风“韦帕”搞疯了。
洪水淹到二楼,手机刷出来的热搜却是#WhereIsChinaHelp。
有人把去年中国救援队穿橙衣服救人的视频和现在泡在水里的场景剪在一起,评论区直接炸锅——直到有人发现两段视频时间压根对不上。
但情绪是真的,救灾的关键时刻,那个总在台风后第一个出现的邻居,这次连影子都没见着。
这事最讽刺的在于,三年前“雷伊”台风把棉兰老岛冲成废墟,中国救援队带着卫星电话和医疗队三天内就落地了。
马尼拉的电视台当时连播了三天救援画面,超市货架上摆满中国运来的自热米饭和药品。
现在洪水泡着半个吕宋岛,社交媒体上翻来覆去刷屏的,却是菲律宾海警上个月刚拍的“中国船阻挠补给”视频。
国际救灾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正式求援函就是发令枪。
联合国OCHA系统里至今查不到菲律宾的L2级求援记录,相当于主人没开口,邻居直接踹门进来帮忙。
更何况长江流域现在抗洪压力拉满,鄱阳湖水位线离98年大洪水就差半米。
救灾又不是变魔术,总不能拆东墙补西墙。
更打脸的是美日这两个“新靠山”。
25万美元的援助金刚够买两辆救护车,日本国会居然还要等三周才批帐篷。
相比之下,2020年越南中部洪水,中国直接包机空投了1000顶野战医院帐篷。
救灾这玩意最怕算政治账,台风可不管你是亲美还是亲华,泡在水里的手机倒逼着普通人算明白账:关键时刻靠得住的,到底是军演时喊口号的,还是实打实送物资的。
马尼拉郊区的渔民现在最清楚——上个月刚在黄岩岛对着中国海警船滋水炮,转头就指望人家派冲锋舟来救人。
南海那些对抗视频平时刷着挺解气,真等自家房顶淹了,评论区的风向变得比台风路径还快。
有大学生翻出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对菲救灾援助平均响应时间38小时,比美日快了近三倍。
数字不会骗人,但选票政治经常选择性失明。
最魔幻的还是菲律宾官方的操作。
总统府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顾左右而言他,外交部感谢名单里故意漏掉特定国家。
这种既要面子又想要里子的玩法,在救灾现场就是找死。
联合国减灾署的报告早就预警过,南海周边国家平均每年遭遇7.2次重大气象灾害,把地缘政治和救灾援助绑在一起,等于在防洪堤上挖洞。
现在洪水还没退,TikTok上已经开始流传对比视频:左边是中国救援队2021年搭建的临时净水站,右边是当下灾民排队三小时领瓶装水。
配文写着“某些政客的豪言壮语,不如人家一箱矿泉水实在”。
国家信誉这种东西,平时吹上天,真到救灾见真章。
当救灾包变成外交筹码,最先被淹死的永远是老百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