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横”尼泊尔挑战膨胀印度,为何中尼关系让印度没了脾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尼印三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虽然“穷横”这个词可能带有些许戏谑,但它点出了尼泊尔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某些行为(如坚持自身立场、不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以及这种行为为何让印度感到“无奈”或“缺乏脾气”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点:
1. "地理位置的敏感性:" 尼泊尔是连接中国和印度的重要陆路通道。中尼之间有传统的“喜马拉雅铁路”项目,而尼泊尔也渴望改善其与印度的交通连接(如博卡拉至印度比平德尔的公路)。 尼泊尔境内有重要的战略通道,如连接中印的“山口通道”(Passes),这使得尼泊尔在区域地缘政治中具有天然的敏感性。任何一方对其施加过大压力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 "中国的综合影响力提升:" "经济依赖:" 中国是尼泊尔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援助提供者。中尼铁路等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尼泊尔的经济,使其在经济上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依赖。这种依赖有时转化为尼泊尔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拥有一定的“底气”。 "“一带一路”倡议:" 尽管中尼铁路并非完全属于“一带一路”项目,但中国通过大型基建项目在尼泊尔的投入,显著增强了中国在该国的影响力。这使得

相关阅读延伸:与中国有关?“穷横”的尼泊尔,为何让膨胀的印度没了脾气?

与中国有关?“穷横”的尼泊尔,为何让膨胀的印度没了脾气?

只要提到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那就一定绕不过去印度!其实不管我们中国人的内心怎么看不起这个国家,你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是实打实的南亚霸主。但霸主归霸主,如果尼泊尔任印度鱼肉,那它要么会像不丹一样,把自己的外交和军事全权委托给印度,要么像锡金一样,在1975年彻底沦为印度的一个邦了。所以,尼泊尔人只能一面在中印之间寻求平衡,一面又要努力应对印度这个即“穷横”又霸道的邻居。好,问题来了:尼泊尔是如何让穷横的印度没了脾气呢?


首先,为什么印度会既穷横又霸道呢?造成我们有这种观念,主要是因为近些年印度不断骚扰我国边境,而且印度的经济确实是一言难尽。可是在中学课本中。总是会提到在反殖民时,圣雄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么个看上去十分温和的运动,与今天印度的形象完全不符啊?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这个事,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印度独立后的首位总理:尼赫鲁了。1942-1946年间,尼赫鲁因参加了甘地的反殖民运动而被捕入狱,狱中,他曾下了the discover of India这本书。翻译过来就是:发现印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若迹。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思想对尼赫鲁的指引,让他成为总理后,有了成为地区霸权的想法。接着就有了1962年我国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也许是因为战败让尼赫鲁的大国梦破碎了,1964年他便因病去世。

尼赫鲁虽然走了,但他的遗志和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传统却也被一并保留了下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印巴两国于1947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而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导致了东西巴基斯坦的分治。1975年锡金国王被废黜,从而让锡金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邦。1987年,印度军队进入斯里兰卡执行维和任务。2007年,印度又与不丹签订《不印友好条约》,从而开始了对不丹外交关系上的“指导”。可以说:印度的这些邻居们,给尼泊尔这个国家是充分演绎了:前车之鉴这个成语。1951年,印度支持的王室成了尼泊尔的国王。1962年,印度教为国教被写进了宪法。如果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尼泊尔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号的“不丹”了。而且此时中尼之间因珠峰主权问题关系也不是特别好,但62年的边境战争让中尼关系迅速升温。63年中尼公路开工,67年建成通车。69年,尼泊尔态度强硬的要求驻尼泊尔的军事顾问赶紧卷铺盖回家。不过,此时的尼泊尔还是一个强调“君权神授”的国家,所以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很大的。而这个矛盾直到2001年尼泊尔皇室屠杀事件才被世界所熟知。08年,尼泊尔终于走向了共和。

当然,从69年到08年这四十年里,印度背后也是小动作不断。比如在尼泊尔领土的西北角和南部地区就有着两块争议地区。先来看南部的苏斯塔地区。印尼两国的争议点在于这个S形地区的下半部分。也就是河的东岸地区。这里面积约为14860公顷。其实,这个争议呢,我们外人不太好说什么。因为争议的源头是这条甘达克河改道造成的。所以,也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而西北角的争议领土——卡拉帕尼地区相对来说面积更大,而且战略意义也要重要一些。从镜头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卡拉帕尼地区算是一个巨大的山谷。印度在这一地区新建了一条80公里的公路。镜头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条蜿蜒的盘山公路。有了这条公路,印度的军队就可以迅速地陈兵到东面的里普列克山口。其实,在1962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印度人就曾关闭过该山口。那这一举动的个中深意,大家可以自行体会。除了军事外,卡拉帕尼地区还是印度与尼泊尔的宗教信徒们去往冈仁波齐山朝圣的必经之路。所以,虽然这里被印度实控,但尼泊尔并没有坐以待毙,2020年5月20日,在尼泊尔新出的国家版图中,将这一地区的33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划到了自己名下。



那么是什么让尼泊尔敢在穷横的印度面前变得如此强硬呢?很简单,尼泊尔又不止有印度这一个邻居。前面提到的中尼公路,在2003-2006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不过,公路再怎么修,它的运载能力也比不上铁路。2006年青藏铁路的通车、2014年青藏铁路的支线:拉日铁路也全线运营了。这两件事就让有着铁路荒漠之称的尼泊尔看到了希望。可是,好巧不巧的,拉日铁路通车后的第二年,尼泊尔就发生了8.1级的地震。而身为邻居的印度不但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援助,反而还在地震发生的五个月后,对尼泊尔实施了封锁。这种事,我想换成谁是尼泊尔的领导人都忍不了吧。接着2017年又发生了三件事:我国开始着手准备中尼铁路的前期工作;中尼两国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联合军事训练;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侵入我国的日喀则市亚东县下亚东乡洞朗地区长达71天之久。可以说,这三件事算是加速了尼泊尔在外交政策上转向,同时也加速了中尼铁路的进程。从日喀则到吉隆口岸的日吉铁路就是中尼铁路的中国段。火车离开中尼边境的吉隆口岸后,直接一路南下就可以来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换句话说:中尼铁路即是我国与尼泊尔的另一条纽带,也是遏制印度的另一个抓手。而站在尼泊尔的角度来说,虽然与印度在文化上高度重合,但介于印度又穷横又霸道,那么与中国走得近,即能对本国经济有所帮助,还能以此来作为与印度谈判的筹码。所以,尼泊尔向我国靠拢是中尼双赢的政治选择。

发布于 2025-08-10 08:12
收藏
1
上一篇:艾尔登法环深度解析,内容丰富程度揭秘,探索无尽奇幻世界 下一篇:艾尔登法环狼人布莱泽支线任务全攻略,解锁神秘狼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