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冷暴力”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冷淡、放任、漠不关心?只要令他人感到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那你就是使用了“冷暴力”。如今这个词已经不仅仅被应用于婚姻和职场生活中,网络聊天或是手机短信,令人感到“心灵受伤”的“冷暴力”无处不在。
随着聊天、社交软件发展得越来越高端,越来越多的熟人也都都过此种方式进行沟通,即使有时他们处于同一空间。
“最近怎么样,还好吗?” “恩。”
“是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好”
这些看起来十分正常的聊天方式,实际都使用了“冷暴力”:句号令人觉得虚伪;喜欢用省略号的,是有什么话不能说吗;几个字也要发语音,是有多不想打字;都发出了又撤回?到底瞒了我什么;说了一堆,而另一方只回了一个字,谁敢说这不是“冷暴力”?
近日科学家研究证实,发短信用句号来结尾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和天性的。据上海界面网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那些用句号来结尾的短信——比如说“lol.”(大笑。)、“我们去 Nando’s烤鸡店吧。”、“奉上裸照。”,都让人觉得不太真诚。
与之相反的是,用感叹号结尾的话——“lmao!”(笑死我了!)、“这是哪块肉?应该是你的胳膊吧!”则被认为是真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确实,感叹号打破了沉闷的英语语法,就像是突然出现了重力加速度一样的令人惊喜。而在短信的最后用句号结尾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神经病在发信息,或者是在用新款诺基亚手机打字的老爸们。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克林(Celia Klin)表示,会有这些感觉是因为我们急切地想要从短信的只言片语中找出语境。
“发短信缺少面对面交流时所用的那些社交线索,” 克林称。
“在讲话的时候,人们通过眼睛的注视、脸部表情、语气和停顿等能很容易传达出信息和情绪。但是当人们发短信的时候就没法用这些交流手段。
于是,这也就是为什么发短信的人会动用一切资源——表情符号、故意拼错词以及标点符号,来表达情绪。”
但是随着发短信成了我们最常使用的“以电脑作为介质进行交际”的手段,也许现在是时候研究标点符号之间的细微差别了,同时一劳永逸地解决到底哪个符号能用哪个不能用的问题。比如说:要是谁胆敢在笑脸符号上加一个鼻子,他就得在警察那儿登记记录。如果在笑脸上加了个加号,那么他就该被永远关在监狱里。
事实上,或许我们应该从总体上管教管教那些用手机进行“冷暴力”交流的人:
谁在手机上留语音留言就应该去做6周的苦力;在发短信时一直用“......”的人就应该去大街上捡垃圾;别人写了超过20个字的短信,但回复只写个“k”(好)的人应该立马被赶出国门。
当然,相信更多的人都只是稍微停顿一秒或是心理稍微疑问一下就继续回复了。
中文网络世界中,一声“哦”死一片。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比星座还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习惯,网络聊天也一样。有人喜欢还没开口先来句“呵呵”;有人喜欢发一堆乱七八糟的表情图标;有人喜欢用网络语言。一些看似平常甚至微小的聊天习惯,也许会“暴露”一个人的习惯、性格、内心、状态……据南京新华报业网报道,曾经就有网友总结出一个这样的“技术帖”。
当然,就像网友说的,这东西自然不会是绝对准确的,但总有那么几句让你看了心有戚戚焉……
●可以“哈哈”,但别随便“呵呵”
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网上聊天难免会用一些表达情绪的语气词,不过按照这篇帖子说的,这些看似没有实际内容的语气词也是大有学问的,“喜欢把”哈“当成习惯的人大部分都比较聪明,但会与对方保持一种距离感,有时也仅仅是为了客套而装作感兴趣的样子,常用者大部分在20-25岁的年纪,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经常”哈哈哈……(甚至更多)“的人,要么是真的碰上了好笑的事情;要么就是闲得无聊,只能用手指连续在H和A之间跳跃来掩饰自己的无所事事并假装精神充实异常乐观”。
常网聊的人都知道,“呵呵”和“哈哈”是网友们最常用的,但这两个看似差不多的词打出去却有着不一样的待遇,“喜欢把”哈哈“挂在嘴边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较豪爽开朗的人,他们在打出这个字的时候很有可能真的在屏幕后咧开嘴巴笑了起来,任何年纪的都有,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这是一个乐观的家伙……最讨厌的就是”呵呵“的人,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工作关系倒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你的同学或网友,还是尽量远离他/她吧,因为他/她的心里已经把你判定为比陌生人还陌生的人了。
有网友看到这里立马回帖,“以后可别随便呵呵,这内涵也太深刻了”。
●标点符号也别随意乱用哦
网聊当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比较随意,有时候可以偷懒全篇一个标点不用,有时候回帖也可以单用一个“!”或者“?”“……”代替。不过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说话基本不加标点符号的人有许多,他们大部分都用空格来代替。这种人有点小聪明,在一些事情上会尽量走捷径,甚至有些懒惰。比较抠门,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自己。当然,也有例外,但并不常见……标点符号异常整齐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连一个句号都不会落下。这帮人的年纪基本上都在25岁以上,通过工作的关系可能会经常遇到,他们做事严谨,为人成熟,朋友很少(工作关系之外的)”。具体起来每个符号也不一样,比如,“喜欢用‘……’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不过两者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前者更容易被未成年人所钟爱,后者更经常被应用于好朋友之间的谈话”。还有很多人善用(*^o^*)、O(∩_∩)O、o( ̄ヘ ̄o#)、o(╯╰)o……之类的表情,“这些大部分都是年轻女生,用来更为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心境。
好多网友提到了喜欢使用“~”这个符号说明了什么心理。这个,实在是不好说,因为我平生最爱的就是这个小波。爱用这个符号的人似乎遍布全球各地,相对于做事严谨的人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活得比较随性,热衷于积极乐观的生活,普遍都还具有一颗经久不衰的童心。不好的一面当然也有,那就是偶尔会办一些不太靠谱的事,甚至还会有推卸责任的坏习惯。”
“还有网友提到不喜欢用。。。和……,他们喜欢用…,是把省略号去掉一半。这类人做事比较保守,潜意识里偶尔会有追求完美的小心思。性格上大部分都比较温和,会比较在意对方的感受,同时更在意的是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
“如果碰到打字超快的,让你连回复都插不上话的,那么恭喜你,他/她对你应该是很有好感的。他们打字偶尔还会有错别字,隔两三句就会发一个表情作为挑逗的讯号。有时候,说话,并不只是为了说话,互相用表情回复上几十个回合的事儿也经常会在他们之间发生”。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