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重拳出击,精准打在了台湾军工的“七寸”上!8家台湾军火商,一次性被商务部拉黑,瞬间就“断粮”了。以后大量关键原料和零部件,它们全都买不到了。大陆首次拉黑台湾地区实体,为啥是这8家企业上榜?精准制裁效果究竟有多猛?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
被制裁的8家企业,业务覆盖导弹、无人机、海上舰艇以及单兵装备。锁死它们,台湾军工也就跑不动了。那这场制裁的威慑力如何呢?关键就在于台湾军工供应链,太依赖大陆了。以前出于两岸友好,我们并没有限制两用物品出口,让台湾军企钻了空子。像稀土,能造手机芯片,也能造导弹、战机。
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几千吨稀土,不好好拿来发展经济,转头就用去造武器,还反向对准大陆。这种典型的吃饭砸锅行为,必须狠狠反制。商务部的制裁措施,主要针对台岛军工三大关节:
一是,锁死无人机技术。汉翔航空的前身,是所谓的台空军技术局。IDF战机、“勇鹰”高级教练机都是它的产品。不过台湾地区战机订单,都流向了美国,汉翔航空业务只能转向无人机了。像美军无人机维护,零部件供应等订单,无论大小,汉翔航空来者不拒。因为技术有限,只能赚点小钱。
经纬航太自比台湾版大疆,专攻中小无人机市场。侦查无人机、察打无人机、巡飞弹等装备,它都能造。仲硕科技产品则相对单一了,毕竟它最早是做监控和门禁系统起家。目前主打产品是射程10公里的“飞鱼”巡飞弹,号称台版柳叶刀。台湾无人机技术最重要的研发机构,是中山科院。台军现役的“红雀2”微型无人机、“锐鸢1”中型无人机、“剑翔”反辐射攻击无人机等等,都出自于该机构之手。
别看台湾无人机装备五花八门,实际产业就是个空壳,大量关键零部件只能找大陆买。可如今,采购渠道被切断,像稀土磁铁部件,无人机红外传感器等等,都买不到了。从源头就被锁死,台湾无人机无论自制还是进口,都难以为继了。
二是,重创导弹研发进程。中山科院除了搞无人机,还负责研发各类自制导弹。比如“天剑2”空空导弹,“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在宣传上,中山科院压根就没输过。比如“雄风-3”导弹,号称能用3马赫的速度,击沉福建号航母,实现“以小博大”。“天弓-3”反导系统,宣称可以平替美军“爱国者”等。
可实际上呢,中山科院纯纯就是个草台班子,供应链大量依赖大陆。比如台军曾发现,中山科院拿一堆淘宝下单的二手零部件,伪装成“美国制造”来交差。不仅如此,“雄风-3”导弹经纬仪的所谓“瑞士原厂”,实际来自于山东青岛。中山科院打包票“自制”的通信保密仪器,旗下所有导弹的固体燃料,都是大陆制品。现在,中山科院被大陆拉黑后,导弹生产可能要直接卡壳熄火了。
三是,斩断台岛造舰产能。拉黑名单中的国际造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其实就是台湾三大造船厂。台湾各类军用舰艇产能,基本被这三家包圆了。然而,从铝合金、特种钢材这类原材料,到高性能雷达、声呐装置、永磁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全都依赖大陆供应链。把这三大船厂被拉黑,台湾舰艇产能如何维系?未来造舰计划怎么推进?都得打个问号了。
最后还有一家不起眼的攻卫股份。与前面7家相比,这纯粹就是个二道贩子。它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台军防弹衣合同后,转头就从大陆采购防弹纤维原料。原料到手,打上自己公司的LOGO,直接就能交货了。被大陆从源头切断材料供给后,攻卫股份瞬间就会原形毕露,订单全无了。
从源头供应链出手,精准废掉台岛军工能力,意味着我们对台分裂势力的制裁,全面升级了。台岛军工最好的结局就是,全面并入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