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小班数学教案,趣味教学昆虫回家

这是一份为小班(3-4岁幼儿)设计的数学活动教案,主题是《昆虫回家》,重点在于通过匹配活动,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昆虫回家》"
"活动名称:" 昆虫回家
"年龄班:" 小班(3-4岁)
"活动领域:" 数学 (结合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基本几何图形,并能初步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2. "能力目标:" 学习将不同形状的昆虫图片或模型与对应形状的“家”(图形卡片)进行配对,发展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验帮助昆虫回家的游戏乐趣,愿意参与数学活动,对图形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 大的图形卡片若干(至少各3-5张),分别对应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与图形卡片形状对应的昆虫图片或小型昆虫模型若干(例如:圆形房子里住圆形蝴蝶、正方形房子里住正方形瓢虫、三角形房子里住三角形蚂蚁等)。确保昆虫的数量比图形卡片的数量稍多,保证有匹配,并有一定重复。

相关阅读延伸:屈老师小班数学教案《昆虫回家》

活动目标

  1. 能按照事物的大小分类。

  2. 喜欢参与集体游戏,享受和大家一起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花儿的世界》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2. 大的和小的昆虫 图片,例如蝴蝶、蜜蜂、蜻蜓等。

  3. 呼拉圈。

  4. 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数一数图中有多少只蝴蝶、蜜蜂和蜻蜓。

  2. 请幼儿在书中指出比较大的蝴蝶、"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蜜蜂和蜻蜓。

  3. 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的或小的昆虫图片,请拿着同一种昆虫图片的幼儿手拉手,然后比一比谁的昆虫大,谁的昆虫小。

  4. 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当做昆虫的家,向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

  播放音乐,请幼儿拿着昆虫图片围着呼啦圈行走;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说出一个指令,例如“大蝴蝶回家了”,拿着大蝴蝶图片的幼儿便要立刻走进呼啦圈。

  5. 幼儿可交换昆虫图片,重复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1. 能按事物的大小分类。

  2.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发布于 2025-07-27 19:13
收藏
1
上一篇:走丢1猫奇遇记,找回5只同款猫,网友直呼笑翻赚大发了! 下一篇:D!eepSeek深度探索,高效修改材料的“三步速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