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沉迷“疯狂游戏”耗7万,为何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13岁女孩花费7万元用于游戏,这反映出当前青少年模式在防止青少年过度消费方面存在不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青少年模式失效的原因:
1. "技术绕过":青少年模式可能存在漏洞,使得一些用户能够通过技术手段绕过限制。
2. "监管不足":青少年模式可能尚未覆盖所有可能的消费场景,例如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非官方渠道进行消费。
3. "家长监管缺失":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或没有充分重视对子女的监督。
4. "心理因素":青少年在游戏中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消费冲动,这种冲动可能超越了常规的理性消费行为。
5. "游戏设计诱导":部分游戏可能通过设计诱导青少年进行消费,如限时活动、稀有道具等。
6. "法律和监管滞后":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可能尚未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技术升级":游戏平台和支付平台应不断升级青少年模式,加强技术手段,防止用户绕过限制。
2. "完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游戏和支付平台的监管,确保青少年模式的有效实施。
3. "家长教育":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提高他们对青少年模式的重视程度,并教授他们如何正确设置和使用青少年模式。
4. "心理引导":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通过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他们理性消费。

相关阅读延伸:13岁女孩花7万“疯狂游戏”,青少年模式为何不管用

为了玩游戏能升级、让游戏装备比同学好以及打赏主播,四川自贡的13岁女孩向某某在43天时间里先后向国内某短视频平台、多个游戏娱乐平台充值490余次,直到几乎花光母亲储蓄卡里的74000余元存款,才停止她的“疯狂游戏”……

13岁的女孩不明白,这7万多元意味着贫寒之家的全部积蓄。51岁的母亲,文化程度有限,别说支付宝、网银,连微信有没有。出于节约考虑,连最简单的银行卡短信提示功能也没有开通,直到积蓄被花光才发现蹊跷。

近年来,未成年人瞒着父母,私自盗用家庭积蓄,沉迷网游、打赏主播的案例层出不穷。类似新闻标题都是这样——“小学生打赏网游主播,花光家中积蓄父母竟不知”“11岁女儿给主播刷4万礼物,父亲哭诉:没钱过年。”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现在的孩子既早熟又幼稚,无法理解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却过早地拥有了与年龄不匹配的能力。

不少家里的大人,换个新电视机,遥控器都得学一阵子。可还在上小学的孩子,玩网游、打赏主播,新生事物上手就会,也更容易上瘾、无节制地沉迷其中。

《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类似事件发生后,家长都会以未成年人大额打赏充值,不属于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民事行为,法定代理人没有追认为由,要求认定该行为无效,返还全部充值和打赏。

网游直播平台面对舆论的指责,一般会用平台已设置青少年模式的理由来为自己免责。官方说法一般是,平台不赞成未成年人在观看直播时充值打赏,如果未成年人打赏未经监护人同意,一经核实,平台会全额退款。

钱的纠纷其实不难解决,即使家长与网络平台协商不成,最终也可以诉诸法律。但对于那些文化程度有限的家长而言,比起事后如何追回被花光的积蓄,心力交瘁的他们更想知道,究竟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游、直播?

青少年模式,似乎是一个解决路径。但不少平台设计之初,有意无意地将青少年模式作为事后免责的幌子,并未真心设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机制。

以我经常使用的某影视软件为例,平台上有相当多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作品。但点开软件,只出现一个弹窗提示,“XX视频特别推出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下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请监护人主动选择,并设置监护口令。”该平台根本没有设计验证用户年龄的选项,所谓青少年模式,只是形同虚设。

相当多的网游直播平台,并未强制要求用户实名注册,为未成年人留了后门。还有一些要求实名注册的,青少年会采用“上网买灰色身份证号”“偷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身份证”等方式绕过监管。

由于未成年人对网络使用的成瘾性更强,金钱观尚不成熟,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花钱如流水。极个别网游直播平台,心怀恶意,甚至将未成年用户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商业恶意逐利无底线,想让唯金钱、唯流量至上的个别网络平台,认真设计青少年模式,防范青少年沉迷,无异于与虎谋皮。对此,需要监管层面及时亮剑,让青少年模式真正硬起来。

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青少年模式是一柄利器。对此,已有不少头部网游平台做出积极探索,对疑似未成年用户开启不定期“人脸识别”、用户使用时长限制、“宵禁”等方式,综合施策,防游戏沉迷,“智斗”熊孩子。

说到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直播,关键在网络平台能否拿出牺牲部分商业利益,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的担当。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于 2025-07-19 16:15
收藏
1
上一篇:城北“一站到底”安全知识竞赛燃情上演,小朋友欢呼“过瘾”一课! 下一篇:战略篇,价值投资与一站到底投资思维的对决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