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打开文化出海新锦囊,传统艺术绽放国际风采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推动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新锦囊:
1. "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戏曲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海外观众。
2. "创意融合":在保留传统戏曲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台技术、音乐、舞蹈等元素,创作出更具时代感和国际视野的戏曲作品。
3. "国际巡演":加强与世界各国剧院的合作,组织戏曲团体进行国际巡演,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4. "教育培训":在海外设立中国戏曲培训中心,培养戏曲人才,同时推广中国戏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戏曲。
5. "数字传播":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将中国戏曲的精彩片段、经典剧目等进行数字化传播,扩大其影响力。
6. "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各国艺术家进行互动,促进中国戏曲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碰撞与融合。
7. "政策扶持":政府层面加大对戏曲“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8. "合作共赢":与海外机构、企业、个人等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戏曲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9. "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海外市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调整戏曲演出内容和形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10.

相关阅读延伸:中国戏曲打开出海新锦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神女劈观》里云堇的形象 米哈游供图

中国戏曲里的女性形象 网络图片

中国戏曲里的女性形象 网络图片

中国戏曲里的女性形象 网络图片

截至3月22日,播放量544万,收获超过1.1万条评论——这是一首时长不到3分钟的戏曲唱段《神女劈观》在海外平台优兔(YouTube)上的亮眼表现。视频中,人物优美细腻的唱腔、精美的戏曲服饰元素、文武兼备的飒爽英姿,让许多第一次接触中国戏曲的海外网友惊叹,激起他们的好奇与追捧。一时间,“中国戏曲”“中国京剧”“中国音乐”等成为海外网友热搜的关键词,带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点燃了2022年的“第一把火”。

戏曲与动漫碰撞出火花

《神女劈观》是一个全新原创作品,源自中国米哈游公司制作发行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

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原神》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登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初,《原神》推出新角色“云堇”,其身份为新生代戏曲艺术家,集创作与演唱能力于一身,风格自成一派,雅致柔美,恰如其人。

在极具个性的角色设定下,《原神》制作团队参考了中国戏曲里的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这类角色,为云堇设计了戏曲化的装扮。在《原神》的剧情里,《神女劈观》是由云堇“创作”、以守护和平安宁为主题的一段戏曲表演,由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扬演唱。

“这次合作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体验。把戏曲和虚拟世界结合到一起,之前我觉得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事实证明,通过创新去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杨扬说。

杨扬是京剧荀派花旦,此次通过为云堇配唱,她发现制作团队对这个角色倾注了很多心思,对于如何把戏曲巧妙融入虚拟世界中,融入到一个少女的形象中,团队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云堇虽然是一个传统戏曲工作者,但骨子里却是一个非常能够接纳、欣赏新鲜事物的人。其次,她除了从事戏曲工作外,也有着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特质让这个角色很容易贴近年轻群体,也让她在“代言”中国传统文化上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

《神女劈观》充满戏曲韵味的歌词与旋律,帮助杨扬得以迅速进入角色情境。在她看来,这段唱腔的作曲虽然不是戏曲行业人员,但也因此在作曲理念、音乐元素和配器等方面都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同时戏曲的声腔魅力也在这个音乐中被很好体现出来。

中国戏曲海外火“出圈”

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曲,《神女劈观》在中、英、日、韩等国家都保留了中文唱腔。“朱丝缚绝烂柯樵,雪泥鸿迹遥”“凡缘朦朦仙缘滔,天伦散去绛府邀”……韵味悠长的唱词、朗朗上口的旋律,惊艳了众多外国网友。

截至3月22日,《神女劈观》在YouTube上播放量达到544万,收获了超过1万条评论。有网友在评论区自发介绍中国戏曲知识,获得大量点赞。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网友跑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YouTube的账号,观看两年前发布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短短时间内,该视频播放量暴增到60多万,评论区“挤满”了因看到《神女劈观》而渴望了解中国戏曲的海外网友的留言。

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第一次欣赏中国戏曲的感受:“一开始听到云堇唱的时候,我感到很困惑,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风格,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很喜欢,觉得这很独特,很酷!”有网友扭转了自己以往对中国戏曲的刻板印象,说:“我过去不是中国戏曲的粉丝,因为小时候觉得戏曲很无聊很怪异。现在,我发现我能够欣赏中国戏曲了,戏曲音乐非常迷人,声音唱法非常出色。”

在留言中,很多外国网友表示自己因为《神女劈观》爱上了戏曲,有人开始自学中文和戏曲唱腔,甚至开始深入研究《神女劈观》的艺术形式。有一些外国网友还跑来中国的视频网站取经。对中国戏曲的兴趣,不仅直接带动“中国戏曲”“中国京剧”“中国音乐”等关键词在海外平台搜索量大增,还引发了一波二次创作的热潮。如日本作曲家吉田洁就尝试对《神女劈观》进行NEW AGE(新世纪音乐)风格的钢琴改编,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

吸收新元素绽放新光彩

在海外火爆“出圈”的同时,《神女劈观》在国内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的播放量也已突破1980万。每天都有大量网友来到视频下面点赞、转发、发送弹幕,被传统戏曲“圈粉”。

“接力翻唱”的风潮席卷至国内戏曲界、曲艺界、民乐界。曾以粤剧《白蛇传·情》火“出圈”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是最早翻唱的名家。目前,她的粤剧版翻唱视频已近400万播放量,成为目前投稿视频中播放量最高的一则作品。随后,陈澄、齐爱云、方汝将等淮剧、秦腔、瓯剧的领军人物,也陆续上传了自己的演唱视频。

很快,《神女劈观》出现了粤剧版、越剧版、昆曲版、淮剧版、川剧版、秦腔版、评剧版、婺剧版、评弹版,以及天津快板版、二人转版、唢呐版、编钟版等等。艺术家们纷纷下场,吸引了大批“圈外”的年轻群体,有国内网友感叹“我这些天听到的戏曲种类比过去10年都多”!

在海外,对中国戏曲感兴趣、正在研究中国戏曲的外国网友,也迅速关注到了《神女劈观》在国内的二次创作热潮。有外国网友发了一篇帖子,详细介绍了《神女劈观》在中国有很多制作精良的“二创”作品。他把这次“二创”风潮形容成一场“魔神大战”,各种大神级人物陆续登场,优质作品层出不穷,尤其是粤剧、黄梅戏等戏曲形式的“交锋”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神女劈观》在全世界的走红,给戏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曾小敏表示。在她看来,此次戏曲与动漫的成功拥抱,再次证明戏曲之美还是能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正如《神女劈观》中所唱,“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只有理解并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创新演绎传统内容,积淀千年的戏曲文化才能觅得更多“知音”,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发布于 2025-07-18 09:13
收藏
1
上一篇:炫舞时代新人狂欢盛典,假期毕业季盛大开启,惊喜大礼等你来拿! 下一篇:神女劈观跨洋演绎,从法国街头到上海交响乐团,共贺全球“戏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