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年圣诞节后,也就是在“索尔兹伯雷盟誓”的前一年年末,威廉一世下令普查全国人口和土地数量,到1087年9月止,历时2年,完成了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这次普查,严格而细致,从时间上看,涉及爱德华时、国王威廉封赐地产时以及普查当年的财产价值及其变动情况;从内容上看,单就人口而论,其中又具体包括多少自由人,多少茅屋农或多少农奴(维兰)。
囿于当时的偏见,妇女、未成年男子以及教会僧侣未纳入人口统计范围,威尔士地区人口也未包括在内。粗略算来,当时英国人口数量大约为150万人,城市人口约为7.5万人,占包括未统计在内的英国总人口的5%,其余95%皆为农民。
单就财产而言,其项目之细密令人惊叹,例如从不动产土地(包括领地、草地、牧场)、房屋到磨坊、鱼池等,到动产耕牛等大牲口,甚至鸡鸭鹅、猪羊等家禽家畜,都在调查之列,极端者如餐盘、碗也列入其中。
这次调查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人口和土地调查的含义,而是一次全面而彻底的人口和财产普查,以至于有人认为威廉一世“知道每一块土地的主人和价值”。
再者,其项目之细致,让人仿佛看到末世来临前上帝对人的预审,所以时人称这次人口普查为“末日审判”,而记录这次人口和土地调查结果的材料称为《末日审判书》。
《末日审判书》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末日审判书”,它的调查范围包括英格兰南部、中部和西部肯特郡、苏塞克斯、牛津、约克、剑桥、白金汉等30个郡;另一部分是“小末日审判书”,它只调查了埃塞克斯、诺福克和索福克3个郡,调查内容更为翔实,而且有关于当地法庭司法审判程序的大量证据。
尤其是记载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许多土地制度的习惯法,梅特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它概述为理解英国史的必读之书。
1085年到1087年的这次大清查,在英国土地所有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中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们时至今日全面而透彻地理解中古时期英国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翔实丰富的文本来源。
正因为此,《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这样评价威廉一世这位英格兰的缔造者:“他知道每一块土的主人和价值。”
威廉一世开创的诺曼王朝经威廉二世至亨利一世,不足百年即告结束。但是,威廉一世奠定的基业和建立的良好秩序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受引入的法国封建制度的影响,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明显带有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应领域的特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格兰原有的传统全部废除,原来的历史进程就此中止。像郡、郡守和郡法院这样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依然发挥作用,而且在履行“末日审判”的财产统计中彰显了其效率。客观而言,诺曼征服只是加速了英国历史进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