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8号,微信里的聊天也从国庆节快乐,变成了国庆节快过了。澳门香港都已经开工很多天了,明天港澳的金融市场又可以跟祖国大陆同呼吸了。早上又可以各致早安,连基金公司的也不例外。
这几天市场真是清淡。出钱的机构不是在香港就是在欧洲。价格上差一两个点,大家都不愿意让步,直到想明白明天超级大户祖国大陆要进场了,才肯稍稍放低身价。所以内卷这个词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同事七点钟进了ww烧烤点了菜,七点半才给下单,又饿了半个小时桌面上仍然只有一杯清水。遂愤然而去。我看了下他下的单:一份多春鱼,半只烤猪蹄,总价130大元。同事曰:澳门烧烤界也应该内卷一下了,这要是引进锦州烧烤或者珠海边胖子,哪里还敢这么做生意。没记错的话,上次我托人从珠海边胖子那里打包了六人餐到澳门,一共700多块,六个人吃到肚歪还剩了几个菜没开封。央视13台报导,现在有7000人左右申请了在横琴的居住证,至少在吃穿一事上,应该能有些价差的红利了。
京东科技出了个智管有方的APP,免费的,有象我这种以看经济新闻跟分析为乐趣的无聊人士可以去下载一个。挺有意思的。诉讼双雄里的路易斯.利特,就是那个有标志性兔子牙的秃头哥,似乎就觉得金融时报比playboy性感多了。我也是很后知后觉地才发现。
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短期提高。算是大概率事件,每次都跟过家家似的,吵的厉害,总归是要妥协。俄罗斯说要加大天然气供应,瞬间打掉了欧洲天然气的历史高价,顺带着拉低了原油价格。能源就是统治权。过去百年如此,可以看到的未来也是如此。前两天中行大佬转了个清华魏先生9月17的讲话,条理清楚,看着受益。包括最近刘熠辉说绿电,都是好东西。有价值有方向。
比如说双碳减排这事,有地方政府拉闸限电。抛却用量增长不说,还是跟价格和考核关系最大。人家魏先生就说:贯彻减排污染哪里是让你关停化工企业,是让你想办法减少生产造成的污染。这手段就跟东北话的讲法似的:孩子跟洗澡水一起都倒掉了。多年前北方的火电,炼钢跟烧锅炉污染都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大白天戴口罩在沈阳铁西区沿着一条马路骑五分钟车,摘下来口罩看,鼻孔位置就是俩黑点。后来沈阳冶炼厂破产了。传说他家创造了沈阳10%的GDP,还有49%的污染。
我后来看文章,说烧煤污染这个事情,其实不是没办法减轻的。方法都有,也很成熟。比如要在排烟系统里增加脱硫装置。还有就是,如果能把废气排到较高的天空位置,就会被气流带走,而不是像个锅盖一样扣在城市上空。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对废气二次加热,才能让它飞的更高。这些装置不仅安装维护费钱,运作起来更费钱。结果就是制度设备都有,就是不按要求来。
企业主喝多了跟政府借着酒劲吐苦水放狠话:就咱家老实,这些装置一开成本就上去了,我们的货就没人要了,咱政府的税收咋办?厂子里的万把人咋办?小说写得精彩,往往现实比小说都更离奇。这些事是只做书本制度的研究人员想不明白的。古时候有副说医生的对联是这样写的:读方三年,谓天下无不治之症;用方三年,信天下无可用之方。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涨。有人贴了张房地产相关的成本图,数字不一定完全准确,方向上没什么毛病。双碳遇到阻力,一部分是固有内生的,一部分是国际友人给的考验。笨道理上想,现在大家都需要能源,而且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全世界来看,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提供方。能量密度上讲,除了反物质黑洞跟核能,排序在前的就是氢能然后就甲烷,天然气,丁烷,汽油,煤油,石蜡跟柴油了。氢能这么好密度这么高为啥不用,因为你把它压缩到罐子里得300-600个大气压,能生产这罐子的企业都不多。所以咱做事都得实事求是,不能光在纸上想。没有这些东西的持续支撑,绿色能源是没可能一蹴而就的。像刘先生讲的,太阳能是啥?收集跟传送呗。面板就是玻璃,传送就是铝。但凡跟绿电相关的,趋势就在这里放着呢。
人家要跟你抢未来能源的话语权,一是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二是撸起袖子加油不让你干。小打小闹的就在这机会空间里两头占占便宜,要大干一场的就非等跟准趋势去凑大热闹。就这么简单。现在就猛勒煤炭的脖子都属于用力过猛,只学习了文件没领会中心意思。没看到我们静悄悄的放开了澳大利亚滞港好几个月的煤炭嘛?量不大,但信号是有的。要不然犯不上为这100万吨煤让人诟病。双碳要达标,生活也要继续,身体还要健康。要不然边上几个邻居会过来抢家具的。
都说日子年年难过,找准了方向跟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好过。咱们当然知道要主导能源不容易。远的不说,宇宙行好像今年停了所有海外火电的潜在资金支持,也算是为国分忧,让别人不好猛烈的说三道四。可是原材料价格上这么快,我们也得想办法往下游跟终端传导啊,不能都让货运公司把银子拿走不是。
美国好几个月之前就在说通胀是暂时的,英国上个月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因为大家都不希望通胀真的来了,真要来了一taper一加息,自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放水13年,现在谁家都是在走平衡木。这不这两天美国又开始讲我们没有完成贸易协议的第一部分了吗?咋完成?本身追加2000亿美元的采购额就不现实,再说现在农产品价格也上的快,粮农署天天说世界粮食要短缺。不管是不是放烟雾,粮食安全是谁家都不敢掉以轻心的事。真有这天,我敢买,您还不一定敢卖这么多。加上你长滩港洛杉矶港到现在还没实现完全的24小时作业,运费这么高,船主自己不愿意拉农产品到中国,怪我啊?按交银洪先生的话说,得先看看是通胀还是滞涨,才好确定股市是调整还是向前。
基于这个逻辑,而且马上冬天就要到了,供暖跟供货都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所以大概率俄罗斯跟中国都有机会雄起一下,嗯,澳大利亚也有机会,毕竟也是个资源出口大国,这几手牌打的也可以。OPEC+很强大,但声音比较杂乱。货币上,很多人巴不得人民币再来一波升值,好消化一下市场上的存水。只是中国选择了不可能三角里的资本管制,所以还是会相机抉择,宽幅波动。不容易出单边大行情,反正运输能力跟我们的生产能力严重不匹配,那么权重就更多取决于我们的进口情况吧。
如果近期没什么幺蛾子,11月初的债券应该收益率会比现在分化,长端慢点短端快点,大概率曲线会平点点。想发债的,趁早吧。今年比明年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