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盛大开幕,49位国际院士与国际院士港签署全职合作协议”

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的开幕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表明中国青岛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以下是这一事件的一些关键信息:
1. "论坛主题与目的":该论坛旨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来青岛开展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动青岛乃至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 "参与人数":有49位海外院士参与了此次论坛,这表明了青岛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正在增强。
3. "签约情况":这49位海外院士与国际院士港签约,全职加入,意味着他们将在青岛开展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对青岛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 "合作意义":通过这样的合作,青岛可以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5. "长远影响":此类国际院士论坛的举办,有助于青岛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做出贡献。
总体来说,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国青岛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积极态度和务实行动,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阅读延伸: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开幕 49人与国际院士港签约全职

8月18日,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49名院士与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全职,他们将在这里开展创新研究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当日,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正式开幕,大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9名院士参会。

为更好地发挥海外院士高端人才和智力优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开幕式、启动仪式、签约仪式、主旨演讲及院士高峰论坛阶段在青岛举行。论坛主题以“落实新理念、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高峰论坛主要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4个领域开展主旨演讲和分论坛活动。218家企业,106所高校、科研机构参加了分论坛活动。

以色列籍,曾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丹尼·舍特曼(Danny Shechtman)说:“作为一名化学领域的科学家,我现在关注幼儿科教培训。在以色列我有很多所科技类的幼儿培训学校,在那里,孩子们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就普及科教知识。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希望将这一模式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复制,把我的科技成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让大家可以轻松的参考复制自己的学习、成功过程,以此来培养科学兴趣,加以进步。” 丹尼·舍特曼院士表示,他对青岛国际院士港的硬件、科研环境以及政府扶持政策都很满意。“这种生态的创新模式一定会成功,也希望自己有机会参与其中,对这个地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丹尼·舍特曼说。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彼得·马尔德什科说:“我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该技术可以用于解决环境污染的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环境治理措施的效果检查等方面,前景非常广阔。非常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一技术的关注度还不够,我非常期待能在青岛国际院士港进行相关应用推广工作,把自己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在青岛呈现出来。”

据介绍,此次参会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质量高、针对性强。218家企业、金融机构,10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参加了开幕式及分论坛活动。本次大会在签约院士、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签约院士方面,与会109名院士中,有49名院士签约全职;企业及金融机构方面,218家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会,53家达成合作意向;高校及科研机构方面,106所高校、科研机构参会,41所与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

在此之前青岛国际院士港一期项目已签约国内外知名院士108名,其中外籍院士81名、占比75%,其中16个院士项目落地运营。院士港建设已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全力争取承接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到2018年底,青岛国际院士港预计实现30个以上院士项目落地运营,主营业务收入破百亿、税收过十亿。占地256亩的院士港二期、占地3053亩的院士产业核心区加快建设,院士产业基金、院士产业加速器、院士技术论坛等板块顺利启动,促进了院士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筑形成了院士经济生态体系。记者 杨志坚

发布于 2025-07-03 09:12
收藏
1
上一篇: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盛大启幕,49位院士加盟共筑科技创新梦 下一篇:成都四十九中突破传统,从“低进高出”到“高进优出”华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