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龙泉,新时代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论剑”龙泉,聚焦新时代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文旅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龙泉市举办了一场以“论剑”为主题的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论坛。
【活动主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融合、新发展”,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内容】
1. 主题演讲: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最新理念、成功案例和未来趋势。
2. 专题研讨:围绕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3. 项目对接:为有意向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旅游企业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项目对接和合作。
4. 产业考察:组织与会人员参观龙泉市内的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项目,实地感受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
5. 创新大赛:举办文旅体产业创新大赛,鼓励创新创业,挖掘优秀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活动意义】
1. 提升区域知名度:通过举办论坛,提升龙泉市在国内外文旅体产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论坛的交流和研讨,为龙泉市文旅体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延伸:“论剑”龙泉,聚焦新时代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潘晗艳 周雪妮 “产业融合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命题,结合龙泉实际,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让2020长三角‘龙泉论剑’武术大赛变得更‘活’、内容更丰富,一些意见建议更值得我们警醒深思。”11月6日,由本届武术比赛组委会联合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龙泉论剑——聚焦新时代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浙江龙泉举行,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李华在会上如是说道。

此次研讨会齐聚了省、市武术协会相关领导,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大咖以及地方政府代表、产业协会和民间工艺大师,旨在通过探讨文旅体融合的赛事解决方案,为未来龙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宝剑产业发展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

图:研讨会现场

龙泉剑瓷产业发展亟待破局

“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衢宁铁路通车、国家公园创建等重大机遇来临,龙泉正逐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龙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国勇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按照“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理念,龙泉坚持文化弘扬和产业培育两手抓,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设立了宝剑文化产业基金,创建了一批以龙泉宝剑厂、省广隆剑铺为代表的3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传承方面,深入研究合发掘提炼出宝剑核心文化内涵,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小镇名录,让剑瓷文化传下来、活下去、走出来;在融合发展方面,将文体元素融入城市公园、特色小镇和景区道路建设,积极发展武术、影视、动漫、游戏等新业态,逐步实现产业链承接、创新性发展。

据了解,2019年龙泉市剑瓷行业市场主体约3000多家,其中企业903家,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元,同比增长15.5%,“近年来,龙泉剑瓷产业在集聚发展、品牌建设、科研能力、人才结构、新经济植入、对外交流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优化。”该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副局长钟马鑫介绍道。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剑瓷产业仍存在名气比产值大、企业市场不足、市场营销手段较为传统、创新设计需加强等短板,亟待破局。

作为“国家非遗”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2岁的沈新培1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铸剑,如今已有五十多年的铸剑生涯。

对于这门“手艺”,沈新培有着自己的理解,“剑是正义的化身,正义是剑的精神,它不仅是龙泉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在沈新培看来,剑体现的就是正义、公平、公正和权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亦代表着“仁义礼智信忠孝”这些最优秀的品质。沈新培认为,想要更好地挖掘和解读剑文化,不仅要向全国招募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的宝剑传承人,其挖掘和解读也需要领导的重视和专家的帮助。

品牌赛事或成为撬动产业转型“支点”

“新时代下,体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生活化,体育事业、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线上运动的推广使得互联网+体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进一步扩大了体育发展的空间。”李华认为,体育最鲜明的特征在于赛事,因此龙泉一方面要自创品牌赛事,另一方面更要坚持长期办赛,以此增加赛事参与者的黏性。

李华表示,体育需要统筹规划运营,赛事搭台、各方唱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牵头做好融合发展的文章,既要有新场景、新业态,也要有新平台、新载体,而使其得到专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依托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龙泉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认识剑瓷给龙泉带来的品牌效应,把赛事运动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图:龙泉宝剑(2020长三角“龙泉论剑”武术大赛奖品之一)

“产业如何发展?多产如何融合?这是龙泉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武术协会主席李期华表示,龙泉宝剑、青瓷文化具有唯一性、系统性、功能性的特点,此次“龙泉论剑”武术比赛正是一个有效促进文体旅全面融合的渠道。

李期华指出,要实现多产深度融合,龙泉还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赛事是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业态、多部门融合发展的活动,要多角度、多维度搞好赛事规划;第二要进一步提高赛事层级,举办更大规模的刀剑比赛,吸引更多优秀选手前来参赛;第三要做好品牌宣传推介,让龙泉不仅仅成为刀剑发源地,更能成为刀剑比赛水平的高水准标杆。

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更多思路和载体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院长徐志宏肯定了龙泉剑瓷产业取得的成绩,并就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思考。

他认为,“龙泉论剑”武术大赛本身就是一次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当今世界,新业态、新模式、新态势层出不穷,只有在融合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徐志宏表示,龙泉在产业融合中不仅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更要有主动性,通过赛事、展销会、媒体宣传等外力扩大影响,让品牌走出去。

本次大赛就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说好“龙泉宝剑”故事,组委会拍摄了《寻侠问剑龙泉行》专题片,并于10月31日在浙江电视台播出。片中提到的“人生六剑”概念以及龙泉宝剑如今和《王者荣耀》等手游、动漫的跨界合作让人眼前一亮。

图:《寻侠问剑龙泉行》

“新时代下龙泉的产业融合,要具有超区域发展的思维概念。”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巡视员、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膺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在特殊中寻求普遍,可借鉴“中国大运河南源首城杭州”“中国大运河南源首镇塘栖”等思路,打造“龙泉新越瓷”和“龙泉中国剑”“龙泉中国刀”等为更广泛人接受的普遍概念;二是要用创意开拓新市场,用现代观念和中外资源提升设计水平,开展国际市场调查和产业合作;三是可以考虑用生态银行打造规模资本,将零碎、分散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用生态银行的形式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益。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教育分会学科科研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体育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李亚慰认为,习总书记今年两次关于体育的重要讲话,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即体育事业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具体如何发展?李亚慰分享了他的理念和思路,一是水陆融合、动静有序,二是全季覆盖、无空档期,三是精准服务、赢得市场,四是赋能城市、振兴乡村,“要结合龙泉特色,如以宝剑青瓷产业为核心打造侠客系列赛事,把产品做起来、品牌打出去。”

会上,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江西井冈山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学者金祖良从“实战”角度,为龙泉产业发展提出了十点建议,包括编撰一套龙泉宝剑丛书,举办中国刀剑制作高峰论坛、中国剑舞音乐艺术节、中国“剑诗文”书法大赛、中国传统刀剑纹饰艺术研讨会、中国古代冶金和锻造史研讨会,从传承和体验的角度来培训一批制剑艺人,按照现代“网红经济”的思路打造一个以剑文化、侠客文化元素适合现代年轻人打卡的网红点、宝剑一条街以及高标准建设一个宝剑博物馆等。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推进刀剑文化与舞蹈、书法、艺术、历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注重产业链的横向扩张。”金祖良说。

“作为一个县级市,龙泉能够完整且完美传承青瓷、宝剑两项名扬天下的非遗文化,并逐步形成新时代巩固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小康进程的两个产业,这是十分值得骄傲的。”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副院长叶伟军分享说,但与此同时,龙泉宝剑、青瓷的专营店、形象店未覆盖全国,龙泉剑瓷产业营销端创新能力和拥抱互联网能力不够,也是当前的两大遗憾。

如何弥补遗憾?叶伟军认为,一是要做商业规划,二是加强部门协同、跨界合作,三是要探索新业态构建新动能,四是弘扬乡贤文化打造剑瓷经济。

“在这个‘资源互通、信息互送、经验互享’的交流平台上,一是具备了‘跳出龙泉看龙泉’的眼界和胸怀,二是打开了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和方向,三是找到了IP打造的方法和载体。”《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在会议最后总结说,相信通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和发散,定能探索出打造县域赛事品牌、推动赛事经济、促进文旅体融合的“发展秘笈”。

图:嘉宾合影留念

发布于 2025-07-02 16:12
收藏
1
上一篇:无兄弟不江湖——铁血武林玩家专访,揭秘盗圣徐千仞的江湖传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