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版“攻城大师”展现“谜之走位”,2毫米卡片翻转战场,逆转比赛胜局

机器人版“攻城大师”比赛中的这一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在比赛中,机器人的“谜之走位”帮助其以2毫米的优势逆转比赛结果,这体现了机器人在精准控制和高难度操作方面的卓越能力。
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技术实力":机器人能够在比赛中完成如此精准的操作,说明其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这包括传感器、算法、机械结构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2. "团队协作":在比赛中,机器人需要与人类操作员密切配合。这一事件表明,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3. "心理素质":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机器人需要保持冷静,克服心理压力。这一事件展示了机器人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4. "创新精神":机器人版“攻城大师”比赛中,参赛队伍不断尝试新的策略和操作方式,体现了创新精神。
5. "公平竞争":比赛中的机器人实力相当,竞争激烈。这一事件证明了机器人版“攻城大师”比赛的公平性和激烈程度。
总之,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机器人版“攻城大师”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类似的高水平比赛和精彩瞬间。

相关阅读延伸:机器人版“攻城大师”上演“谜之走位”,2毫米卡片逆转比赛结果

攻城大师比赛现场。记者康鹏 摄

攻城大师比赛现场。记者康鹏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6日讯(见习记者 胡静娴 记者康鹏)“如果瓶底能插入卡片,就算你们得分。”26日,在“世界机器人大赛——RoboCom青少年挑战赛”上,“攻城大师”项目裁判拿一张约2毫米的卡片顺利插入保龄球底,宣布击球有效。凭借这个得分,原本输了比赛的蓝方战队逆转对手问鼎冠军。

“攻城大师”分三阶段,双方像打保龄球一样,用两台机器人发射小球,远程攻打对方场中的球瓶,只要瓶底离开地面,哪怕一点点,也算攻击有效。不同球瓶对应不同分数,有的是国王、王后,有的是将军士兵,得分高者获胜。

比赛十分热烈,场中呼声不断,双方各有攻守,几乎击倒了场上所有球瓶。前两阶段累计,蓝方联盟还落后10分。场上仅剩几支“站立”的球瓶成比赛关键。裁判用肉眼无法判断瓶底是否离开地面,于是拿出一张卡片,试探性插入瓶底,发现瓶底与地面存在缝隙,于是宣布击球有效,而蓝方也凭借这2毫米,以20分的微弱优势逆转对手,拿下小学组冠军。

“我们在比赛时候,攻击机器人传送链条坏了,不能发球,把我们急坏了。”12岁的“雷神之锤”队员刘添城说,当时索性改变战略,让坏掉的机器人挡在球瓶前,另一个机器人投入进攻。得知最后取得冠军,队员郑伟星激动地哭了:“场上的局势一直是对方领先,这次逆转太意外了。”

而在高中组的决赛中,蓝方联盟以190:170的优势获胜。蓝方联盟之一的“狂拽酷炫菜鸡队”来自广州执信中学,第一次参加机器人比赛就拿了冠军,队长潘品睿介绍,这次主要胜在自动控制阶段,机器小车在自动巡线模式下,撞倒了场中的“侦察兵”,一举拿下60分,而对手未能得分。就是这60分,最终影响了比赛胜负。

“攻城大师并不是一通乱射,要有战术和策略。这次我们采取了‘谜之走位’,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这一想法的灵感来自于足球和梅西。”潘品睿说。

【编辑:陈智】

发布于 2025-05-14 02:12
收藏
1
上一篇:13世纪地表最强铁骑,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的无敌之谜 下一篇:三体为何让网友望而却步?揭秘硬科幻的入门门槛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