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内江圣水寺,千年古刹的神秘魅力

内江圣水寺位于中国四川省内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据传,圣水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圣水寺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是观音菩萨像。寺庙内还有一座圣水池,传说水池中的水具有神奇的疗效,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求取圣水。
圣水寺不仅是内江市的佛教圣地,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举办多次佛教活动和庙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以下是圣水寺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历史悠久:圣水寺始建于唐代,已有千年历史,见证了内江地区的历史变迁。
2. 建筑风格: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汉传佛教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 圣水池:圣水池是圣水寺的一大特色,传说水池中的水具有神奇的疗效,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求取圣水。
4. 观音菩萨像:圣水寺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观音菩萨像最为著名,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拜。
5. 佛教活动:圣水寺每年都会举办多次佛教活动和庙会,如观音菩萨圣诞、元宵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总之,内江圣水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

相关阅读延伸:内江圣水寺

四川内江圣水寺

 地理位置

  圣水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西3公里处

  寺院简介

  圣水寺坐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 .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更名为“圣水寺”。内江圣水寺坐落于四川内江市中区西北部壕子口,沱江右岸,距市区约2公里。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因该寺后山有泉水溢出,终年不竭,被视为“灵泉”、“圣水”,故名。宋初扩建后更名为“兴慈禅院”,又名“圣水兴慈寺”,宋末复名“圣水寺”。

四川内江圣水寺

寺院历史

  圣水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西3公里处,沱江之滨,是川中颇有名气的寺庙,称“中川第一禅林”。该寺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及清康熙年间(1662—1722)均曾培修,宋时名兴慈院、圣水兴慈寺,后又复原名。因后山有泉水流出,被视为“灵泉”,故名圣水寺;寺庙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原有房屋170余间。东面以内至外主体建筑有园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称大寺;西面主体建筑为大悲殿,称古寺。寺左侧有摩岩刻千手观音坐像一躯,为宋代所刻,高8米,宽8米。胸前束带,着双领下垂衣,头戴宝冠,面部因而丰满,双耳下垂,除正中两手捧置胸前外,其他各手则持经幢、宝塔等法器。现存明、清建筑五重大殿及一些附属建筑。如今是内江市佛教协会驻地。

  四川内江圣水寺

  寺院格局

  圣水寺自唐宋以来历代均有修缮。明末清初毁于兵燹,清康熙、雍正年间有一次大规模复建和扩修。寺庙占地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大小庙房170余间,极盛时常住僧众达300余人,号称“中川第一禅林”。现存主体建筑按东、西、中分布。东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和圆觉楼。西为古大悲殿,中为说法堂。寺后山岩存唐宋以来摩崖造像67龛450躯。大悲殿有晚唐作品千手观音摩崖造像,高宽各8米,雕工精湛。

四川内江圣水寺

发布于 2025-05-14 00:13
收藏
1
上一篇:寒风凛冽,重庆东泉温泉盛宴邀您共享冬日欢乐时光 下一篇:网龙魔域2024年度盛事启幕,血族新纪元震撼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