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能弹出“骨爪”的金刚狼蛙
在非洲中部的雨林和沼泽地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青蛙——毛蛙。当受到威胁,它能将脚趾骨折断,让锋利的骨刺从皮肤中穿透出来,形成一副天然的“爪子”!这就让毛蛙在面对捕食者时有着意想不到的反击能力;正如君麻吕的“唐松之舞”(全身长出大量骨刺)一样令人防不胜防。神奇的是,这一过程并非永久性损伤,毛蛙的伤口竟然能够很快愈合!此外,雄性毛蛙在繁殖季节还会在侧腹和腿上长出类似鬃毛的皮肤结构;而这些“毛发”实际上是丰富的血管组织,有助于它们在水下呼吸。然而,因外形奇特沦为宠物贸易受害者,濒危红色名录在列。02 肋骨化身为毒刺的防御大师
如果说毛蛙的骨爪令人惊讶,那么西班牙肋突蝾螈的防御机制则更加极端。这种生活在西班牙和摩洛哥地区的蝾螈,能将肋骨向前旋转,刺穿自己的身体皮肤,形成一排防御性的骨刺!最神奇的是,科学家发现这些蝾螈皮肤上并没有永久性的开口;每次使用这种防御机制时,它们都是重新刺穿自己的皮肤!而这些骨刺上还会覆盖一层有毒的皮肤分泌物,使攻击者尝到苦头。与君麻麻吕的椿之舞何等相似——都是将体内骨骼化为环绕自身的利器!03 恐龙世界的“骨刃”大师
——甲龙白垩纪晚期北美大陆上漫步的一种全身披甲的恐龙。长达7米,被称为“恐龙中的坦克”;(中国缙云甲龙尾锤化石,由浙江自然博物馆、缙云县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联合抢救性挖掘所获)
最具标志性的武器是尾部骨锤,由几块甲板与最末几节尾椎骨愈合形成。甲龙的尾锤重达45千克,打击速度可达77公里/小时,足以对中小型食肉恐龙造成严重内伤。它们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全身覆盖着厚厚的骨片,形成了完整的防护体系。当受到攻击时,甲龙会挥舞尾巴,用尾锤猛击敌人。——剑龙尾巴末端长有四根锋利的尖刺,每支可达60-90厘米长。剑龙的尾巴相对灵活,能够有效挥动这些尖刺对抗捕食者。研究人员曾在一些尖刺化石上发现与外伤有关的伤痕,证实了这些骨刺在战斗中的实际用途。(注: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剑龙骨架化石之一,现位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结节龙虽然与甲龙同属甲龙类,则采取了不同的防御策略。结节龙类没有尾锤,但肩部和脖子处有向外凸出的骨棘,背上布满小而密的骨甲。当遇到危险时,它们会蜷缩起来,利用坚硬的骨甲保护自己。(注:史上保存最完好的结节龙化石,现位于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古生物博物馆)
——覆尾龙
白垩纪晚期生活在南半球智利地区的一种小型装甲恐龙,体长约2米。(注:覆尾龙复原图)
最显著的特征是尾巴末端镶嵌着七对大型膜质骨板,形成类似阿兹特克战士使用的“黑曜石锯剑”。(注:黑曜石锯剑)
不同于甲龙的尾锤或剑龙的尾刺,这代表装甲恐龙演化出的第三种尾部武器类型。(注:覆尾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