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快评 | 中小型超市崛起,能否成为传统零售大卖场的“封面天天见”救星?

这是一篇关于“中小型超市是否能解救传统零售大卖场”的商业快评,结合了当前零售环境,并考虑了“封面天天见”这一潜在封面标题所暗示的紧迫性:
---
"商业快评 | 中小型超市是否能解救传统零售大卖场?"
"封面天天见"
近期,传统零售大卖场面临的经营困境似乎日益加剧,关店潮、客流下滑、利润下滑等问题屡见报端。在此背景下,一些观察者和业内人士开始关注中小型超市的潜力,并探讨其是否能够成为解救传统大卖场的“救命稻草”。这一话题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浪尖,或许正应了“封面天天见”的标题——它触及了行业转型和生存的核心焦虑。
"中小型超市的优势与潜力"
中小型超市相较于大型大卖场,确实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
1. "社区粘性与便利性:" 中小超市通常扎根社区,地理位置更贴近居民,购物半径短,能够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便利性服务,更容易与周边居民建立情感连接和信任关系。这种“烟火气”是大型卖场难以完全复制的。 2. "精细化运营与差异化:" 规模相对较小,使得管理更灵活,更容易根据周边社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进行商品结构、服务内容的精细化调整和差异化定位。例如,专注于生鲜、熟食、进口

相关阅读延伸:商业快评 | 中小型超市是否能解救传统零售大卖场? | 封面天天见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继新年首店落子江苏宿迁后,1月14日,大润发Super再开新店。当天上午,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通汇店正式开门迎客。这是大润发Super在四川首家,也是大润发中型超市业态在全国第12家门店。

大润发Super在整个大润发体系俗称——中润发。在大润发官网上,中润发和小润发一起被列入了“新零售创新业务”。

按照定位,中润发的定位是连锁中型生活超市,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主营生鲜、快消、百货商品,为生活区周边3公里内的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按照布局,中润发是大润发的低成本延展,更加聚焦核心类目和商品升级,提升商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及投资成本,目前该模型已基本走通。

现有“中润发”的门店经营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商品数约 15000个。生鲜及日配的业绩佔比约57%,快消品的业 绩佔比约38%,非食品的业绩佔比约5%。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中润发可以根据商圈的不同、顾客定位的差异,打造不同的、适合本商圈顾客的商品入选。

业内人士认为,中超最大的特点在于“精致”的同时,相比便利店等更小的小业态还能兼顾品类的丰富性,是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型”超市。这个业态,主打大店覆盖不到的社区夹缝位置,配合大润发大店一起联动占领二三四线区域市场,或是大店暂时没有办法去的区域。从其他商超竞争对手的布局来看,似乎也都认可中小型业态是未来趋势。除了大润发,盒马鲜生,以及永辉和华润万家等品牌也都在开出中型或小型店。

应该说,这几年,整个线下零售大卖场的业态都遭受了强烈的挑战,除却传统的电商渠道的冲击,生鲜的及时配送到家的迅猛发展也抢占了原有大超市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国内的整体零售市场目前已经是高度竞争的状态,不仅各种模式的线下店日益增多,线上的零售形式也日趋丰富,大卖场们凭借传统渠道优势建立的护城河基本消失殆尽。

在数字经济普及环境下,购买频次更高的小业态配合数字化和移动化的用户交互,的确能够带来更多的商业发展可能性。比如,中、小型门店选址更加灵活,有利于叠加更多可能。比如说使门店发挥前置仓功能,在不需要开仓成本的前提下帮助品牌拓展生鲜到家、社区团购等业务。

对未来的商超来说,已经没有人讨论做不做线上的话题,利用好全场景全渠道,在选品、体验、便利性等角度满足好消费者需求,才是新入场的商超要面对的关键考验。对于“中润发”来说,卖场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利用阿里巴巴强大的技术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创新模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赢取未来的市场机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11-18 03:53
收藏
1
上一篇:孙尚香胜败不在于出装,国服高手的实战解析,探讨孙尚香的优劣之道 下一篇:新华网财经观察,线下“硬折扣”超市热潮兴起,市场活力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