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报道】本周是伊丽莎白·科克伦·希曼(Elizabeth Cochrane Seaman,1864年5月5日—1922年1月27日)逝世100周年,她以笔名内莉·布莱(Nellie Bly)广为人知。身为早期的调查记者,她开创了隐秘采访(也称记者暗访)的先河。
内莉·布莱是个传奇女子,来过纽约市工作。据维基报道,为了采访罗斯福岛(Roosevelt Island,美国殖民时期被称作布莱克韦尔岛Blackwell’s Island)上的女精神病院,她隐藏记者身份,让自己接受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在极其艰苦和可怕的环境下采访,最终完成了标志性报道《疯人院十日》。后来,她又模仿凡尔纳著作《环游世界八十天》,离开纽约展开全程24899英里的环游,历经72天6小时后11分14秒才回到纽约。
根据纽约邮报报道,对于21世纪罗斯福岛的一些幸运居民来说,每天都能感受到布莱的存在。
“这栋楼有着神奇的氛围,走进大堂的那一刻,你就会爱上它。”现年44岁的财务顾问乔安娜·萨沃鲁克(Joanna Sawruk)说,她住在罗岛著名的豪华公寓八角大楼(Octagon),这栋楼就建在疯人院的旧址上,因中庭呈八角形得名。
1887年10月9日,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的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名下报刊《纽约世界》(New York World)刊出了布莱的《疯人院十日》。
为了这篇独家新闻,当时23岁的布莱卧底潜入女精神病院。
她报告了该机构内部的恶劣条件,有多达1,700名可怜的女性被锁在这里。她和其他人遭到殴打,被冰冻的水浇在头上,被绑在木凳上八小时。当她入睡时,妇女们尖叫着救命的声音在她的耳朵里回荡。
罗岛疯人院是全美第一个由市政府运营的疯人院。“这儿的疯人院是人类捕鼠器。进去很容易,但是一旦进去就不可能走了,”布莱说。
布莱将她的报道写成书,畅销一时,并引发了意义深远的改革,令美国精神病院朝着有利于患者护理的方向发展,从此消除了恐怖。她的报道还被搬上了大银幕。
古老疯人院的外观呈蓝灰色几何形状,风格为哥特式复兴,由纽约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大·杰克逊·戴维斯(Alexander Jackson Davis)于1834年建造,并于1893年改建为医院。
1955年医院被关闭,这栋建筑也成了废墟。几十年过去,2006年它迎来二次规划,打造出500个出租单元上市。如今,它的租金从一卧公寓的2,326美元到三卧的6,934美元不等。
这座13层高的建筑现在拥有落地玻璃窗,可饱览东河和曼哈顿的美景,设有屋顶平台,步入式衣帽间,健身房,俱乐部室,甚至还有温水游泳池。外部只有一小块历史性地标牌,向外界表明该建筑有过令人恐惧的历史。
对于历史迷们来说,住在这里再好不过。
尽管罗斯福岛绿林环绕,但在大流行中,它的房地产并没有比曼哈顿好得多。
根据PropertyShark的数据,罗斯福岛的房地产交易量在2020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每平方英尺的价格也下跌了同样幅度,达到每平方英尺556美元。该季度中只有三笔大的交易,中位数销售价格则增加了28%。
目前,罗斯福岛上的许多租赁大楼都提供慷慨的优惠,八角大楼也不例外。一月底签署租约时,它将提供三个月的免费租金。
编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