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赤松德赞赞普想建寺,莲花生大师抓起一把沙子撒向空中,瞬间显现出整座寺庙的幻影,赤松德赞赞普惊呼“桑耶”,这就是"桑耶"(出乎意料)寺名的由来。现在看到的是公元8世纪的原版布局,整个寺庙严格按照坛城的格局建造!
第一站:乌孜大殿(祖拉康)
跨过门有一口唐代铜钟,上面刻着藏文是吐蕃时期的真迹!抬头看三层建筑代表"三界"——底层藏式、中层汉式、顶层印度式,寓意是天地人,也代表佛法僧,这种混搭在全西藏独一份。
底层经堂最震撼的是这尊释迦牟尼像,佛像胸口有个天然"卍"字纹,传说这是当年工匠雕刻时自己显现的。左右两边的菩萨像穿着吐蕃贵族服饰,是有唐朝文成公主带来的工匠雕刻的。转经道墙上的壁画上,有个黑脸护法神叫"孜玛热",是莲花生大师收服的本地山神,后来成了桑耶寺护法神。
中层汉式殿供奉着无量寿佛,这尊佛像是用当年文成公主带来的檀香木雕刻的。莲花座下的龙纹,既有唐朝的飘逸又有吐蕃的粗犷。
顶层印度风格的金刚界坛城,中间那尊密宗双身佛,在佛教里这叫"悲智双运",男身代表慈悲,女身代表智慧。周围那些青面獠牙的护法神,都是当年莲花生大师降服的西藏本土神灵。
第二站:四大洲八小洲
绕到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白塔代表佛陀出生、红塔代表成道、黑塔代表说法、绿塔代表涅槃。四个塔也分别象征着护世四天王,白塔象征东方持国天,红塔象征南方增长天,黑塔象征西方广目天,绿塔象征北方多闻天。结合印度佛教的特点,作者还有一种理解是,佛教在印度发展初期,认为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元素为地、水、火、风,所以这四个塔也代表构成世界万物的四种基本元素。塔身上有一些小孔,吐蕃时期人们把青稞塞进去祈福,现在还能看到残留的谷粒。
东边的江白林(文殊殿)有尊千手观音,第十一只手拿着把藏刀——这是莲花生大师为度化藏族猎人特意显现的化身。西边的强巴林(弥勒殿)供着未来佛,藏族老阿妈们最爱来这转经,因为弥勒佛承诺会在世界黑暗时降临人间。
第三站:护法神殿(白哈尔殿)
这个阴森森的小殿里供着白哈尔神,他骑着一只雪狮,狮子的眼睛是用红宝石镶的!以前西藏地方政府要任命官员,都得先来这问卜。墙角那个铁链锁着的木箱,里面装着历代护法神降神时穿的全套盔甲,据说有千斤重。
最后提醒大家:
1. 转经筒一定顺时针转,遇到刻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别踩踏,转寺也要顺时针方向
2. 佛殿内可以拍照但别开闪光灯,有些密宗佛像禁止拍摄会有提示
3. 遇到喇嘛在辩经别凑太近,他们辩到激烈时可能会拍巴掌
(图片取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