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吉林暖流涌——守护百姓‘生命线’的‘军需官’风采录

这是一个关于在疫情中坚守岗位、保障民生的人物故事标题。它突出了地点(吉林)、人物角色(“军需官”)、行动(保障生活补给线)以及事件背景(疫中)。
这个标题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特别是“军需官”这个称谓,虽然人物并非真正军队人员,但用来形容其在社区或特定区域内,像军队后勤保障一样,为居民解决生活必需品供应问题,既形象又体现了其重要性和奉献精神。“守住……补给线”则强调了其在关键时刻的关键作用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了解故事内容。
如果您需要围绕这个标题写一个短故事或者需要更多相关信息,请告诉我。

相关阅读延伸:疫中吉林暖时刻丨当好“军需官”他守住辖区百姓的生活补给线

“民以食为天,我必须当好这个‘军需官’,守住辖区百姓的生活补给线!”接到疫情防控保障任务时,中韩示范区商务局李广文暗自加油鼓劲儿。

提级管控以来,百姓吃饭问题是基本民生大事,关系着抗疫成败和社会稳定。“我们接的是大活儿,任务光荣而艰巨!”李广文第一时间和志愿者组成排查队,对居民小区开展踏查。最后,他在心中刻下了这样一串数字:2个社区、141栋楼、609个单元、5526户、13740名群众。

党员就要冲锋,干部就要带头。李广文积极建立生活物资需求微信群组,采取电话问询、微信留言等方式,逐户逐人进行需求登记,专人梳理《群众物资保障需求登记表》,全面摸清需求底数,找准服务方向。

“不让一名群众买不到菜!不让一户物资迟到!”李广文坚持带头配送物资,自制防疫宣传单同步送到群众手中,鼓舞大家配合政府同心抗疫。有一天深夜,当李广文把最后一兜菜送到一位70多岁的退役老兵家时,高强度的体力消耗,面罩上的雾气已无法看清老兵的模样,但老兵那句发自肺腑的“感谢党”却湿润了李广文的眼眶,让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

“我们敲门送货传递关切,敲开的也是群众的心,要让群众实实在在地安心。”高效的物资配送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称赞。李广文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一个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郭雍皓

图片由中韩示范区提供

发布于 2025-11-12 04:13
收藏
1
上一篇:1949年国民党军需官山洞藏金千两,隐匿重庆自首现疑云 下一篇:600余台设备、5万件物资!防汛“军需官”全力备战,保障防汛粮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