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隔离监禁”可能只是把你单独关在一起这么简单。但这种看似简单的刑法却被很多人称为“监狱界的地狱模式”。
在隔离监狱里,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伴随你的都是狭小空间和四面冰冷的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他们的共同感受。其可怕之处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7.隔离监禁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人权激进主义分子胡安·门德兹律师(Juan E. Mendez)曾表示,15天以上的隔离监禁就能带来不可逆转的心理创伤。囚犯通常被忽视,加上极端的孤独常常使他们感到沮丧或不安,他们之中许多人成为了偏执狂或开始出现幻觉。
美国“隔离程度最高的囚犯”托马斯(Thomas)说过这么一段话:
“几乎所有时间里,狱警拒绝和我交流。通风管里传来一些辱骂声和脏话,我觉得是狱警在骂我。直至今日,我不确认狱警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还是说我开始失常、这些只是幻觉?”
6.囚犯无法入睡
天花板上的日光灯一直亮着是每个隔离监禁犯的噩梦,门和闹钟不断发出吵杂声让这种情况变本加厉。正常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八小时,而这对监禁犯来说遥不可及。
德克萨斯州一名监禁犯犯亚力克斯(Alex)表示他每晚的睡眠时间只有短短四小时。持续的噪音使他极难入睡。发出吵闹声的不仅是灯和门,还有其他犯人。
“夜里总是充斥着不断的砰砰声、叮当响、愤怒和生气。”他把那些声音描述为“被谋杀的尖叫声紧紧包裹着的拳击赛场”。
5.很多囚犯自残
隔离之下的犯人更容易展示出暴力冲动、沮丧和自残行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施了一项研究,他们在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检查了244,699名犯人,发现被隔离监禁的犯人自残几率比普通犯人高约7倍。
其中一个最令人不安的故事发生在鲍尔斯( Powers)身上,他目击了雅利安兄弟会成员杀死了一个犯人,随后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鲍尔斯尝试逃离监狱,但最终还是被逮住并进行隔离监禁。
鲍尔斯用尽一切他能使用的工具多次自残。把订书钉钉进额头、切除跟腱、切开阴囊取出睾丸、吞下牙刷后再切开腹部取回牙刷。尽管他不能使用任何利器,他仍能用牙齿咬断一只手指。
无需多言的是,隔离监禁的“寒蝉效应”足以迫使任何人进行自残。鲍尔斯现在还活着,他离开了隔离监禁;幸存下来的人寥寥无几,而他是其中之一。
4.犯人倾向于自杀
隔离监禁所带来的严酷心理折磨把很多囚犯逼的选择自杀。精神疾病、抑郁和极度孤立正是导致囚犯高自杀率的原因。孤单通常会引发抑郁,而无人交谈、无法抒发情绪则使情况恶化。
隔离下的囚犯自杀率比普通囚犯高五倍。有组数字颇为恐怖:虽然被隔离犯仅为所有囚犯总数的5%,但70%的监狱自杀都发生于隔离囚犯身上。
3.囚犯的基本需求被剥夺
无法入睡、劣质食物、无法与人交流、无人倾听,这些只是美国80,000名隔离监禁囚犯凄凉阴暗的日常生活缩影罢了。在这些监狱里,囚犯的基本人权和需求不断被侵犯,他们通常被当成奴隶。
囚犯处于极度痛苦甚至垂死的状态,很多狱警则是一副“看热闹”态度。
2.隔离监禁并不能降低犯罪率
我们愿意相信从隔离监禁出来的人会吸取教训。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实际上更可能进行暴力犯罪。
长时间的隔离导致愤怒和暴力冲动积压于心。因此累犯率比其他普通犯人更高,这不足为奇。
丹尼尔·米尔斯(Daniel Mears)和威廉·贝尔斯(William Bales)于1996年至2001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说明了被隔离监禁的囚犯的累犯率更高。隔离监禁只会给国家带来巨额耗费、给囚犯造成持久心理创伤,别无其他。
一般来说,被隔离监禁的囚犯不知以后是否还能正常生活。他们不得不接受低人一等的对待,吃东西随时可能吃死、狭小空间让自己随时可能自杀。
看到这里,隔离监禁的惨无人道相信已经让你心生恐惧。很多人觉得这种残酷刑法根本不是为了改造犯人,而仅仅是为了泄愤。
这种情况最先被西方一些人权斗士所注意,他们反应迅速,马上在线上线下组织了抗议。
2016年6月,卫报网站推出了一个特别的VR体验《6×9:单独监禁牢房的虚拟体验》。虚拟牢房的布置取材于7位被“单独监禁”犯人的证词、犯罪心理学家的表述以及真实隔离牢房的场景。而这个游戏就是通过VR形式让人亲身体验隔离监禁的残酷。
在这个游戏里,体验者不仅能听到犯人们真实的声音,还能听见来自真实犯人的尖叫、呻吟、拍打墙壁。但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
游戏画面
在一段时间后,白色墙壁上的裂痕变成诡异的图案;鬼魂闪现,如同灵魂出窍;墙上的涂鸦出现又消失,拼写出“幻觉”、“焦虑”、“偏执”、“自我伤害”、“身份丧失”等单词。这些幻觉都是有真实记录的,来自于被长期隔离监禁过的犯人的亲述。
就是这样一个听上去就让人心颤的游戏,却是真实的犯人世界。很多玩过游戏的人表示只在里面待几分钟就受不了想逃离,更严重者则产生了恶心、想哭等反应。
基本上,关于隔离监禁的可怕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判断,建议你别试着下载那款游戏体验,毕竟专门用来折磨暴力罪犯的刑法,用脚后跟想也不会愉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