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音韵,震撼的音符
爱音乐的你怎可错过
九月,龚琳娜、叶子豪与您相约
激活音乐基因,让乐音与心音共鸣
专属粉丝的免费福利
不容错过!
音乐盛宴
活动规则
截至9月3日中午12:00
本篇推文评论区留言点赞数前五名
(20字以上即可)
每人送出两张演出票
(龚琳娜、叶子豪演出票随机派送)
规则详情
参与方式
阅读本推文并在文末表达您真实想法的留言(20字以上)
活动截止时间
2021年9月3日中午12:00
如何领票
演出当天现场领票。(点赞前五名粉丝,团团会在后台与您联系)
活动说明
获奖者必须是“青春深圳”的粉丝
本次赠票福利活动旨在回馈粉丝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如遇点赞数相同者,则以留言时间早晚顺序为准。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青春深圳所有
| 演出时间 |
2021年9月25日 20:00
| 演出地点 |
深圳保利剧院
| 演出票价(元) |
团团免费送
| 演出时间 |
2021年9月4日 19:30
| 演出地点 |
深圳音乐厅小剧场
| 演出票价(元) |
团团免费送
| 适宜人群 |
6周岁(含)或身高1.2米以上
演出介绍
龚玲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音乐会·流动的时光
龚玲娜,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龚琳娜的嗓音融合了中国戏曲和民歌传统中极为鲜明的声乐技法,其演唱常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 展现了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有一种打通古今的力量。一直以来,龚琳娜致力于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她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之下,龚琳娜已成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领路人,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坛广受好评。此外,龚琳娜还致力于为中国声乐艺术建立现代化与学术性并存的声乐教学体系, 助力更多中国歌手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钟情古诗词歌曲十多年,让音乐与心音共鸣
这是一场由歌唱家龚琳娜领衔、作曲家老锣原创,中西合璧的龚锣新艺术乐团演奏的古诗词音乐会。这些古诗词音乐作品,无一不是名篇佳作,不仅在内容与节气相契合;在歌曲旋律上,风格更是丰富多变。每一首都自成一格,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衬托,诉说沉静流动的春夏秋冬,记录时光的流逝。
希望从此以后的每一个节气,你我都能用音符诠释古老的诗篇,记录时光的流逝。
舞台上共呈现了十余首节气诗词音乐作品,以春、夏、秋、冬作为四个音乐篇章。龚琳娜的音乐会区别于普通的音乐会,不仅听到这些崭新的中国新艺术歌曲,更重要的是为观众献上一节音乐课,这节音乐课是关于节气和诗词的,更关于中国文化的气和韵。整场音乐会在台上台下、一来一往的互动过程中,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剧场体验。
龚琳娜老师还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一起唱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音乐会,她希望和合唱团一起把古诗词的美唱出来,不光如此,现场龚老师还会叫所有观众们跟着她一起哼哈练气,而且唱出古诗词的韵味之美。
叶子豪钢琴独奏音乐会·印象·李斯特
叶子豪1993年出生于福建浦城,成长于“钢琴之岛”鼓浪屿。2003年考入厦门市音乐学校,师从厦门市音乐学校钢琴学科主任林晓燕老师,在福建省及国内众多钢琴比赛中不断斩获殊荣。现担任德国国际音乐家协会(Internationaler Musikerverband in Deutschland) 副会长。以独奏家的身份在众多国际著名的音乐节上演出。应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的参与“金钟回响巡回音乐会”,在全国十大城市进行巡演。叶子豪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德奥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的传统,师从德国著名钢琴大师Nina Tichman(并收为关门弟子)以及俄罗斯传奇钢琴大师巴什基洛夫的嫡传弟子Claudio Martinez Meher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掌握德俄两大钢琴学派演奏风格和技法精髓的青年钢琴家。
纪念李斯特
这是一场由旅德青年钢琴家、钢琴演奏博士“金钟奖”获得者、里赫特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德国GROTRIAN高天钢琴签约的艺术家、硕士生导师叶子豪为纪念李斯特诞辰210周年所举办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
演出好看
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哦
入场须知
为配合我市疫情防控要求,观众进场必须科学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测量,并持“健康码”或“行程码”(“行程码”显示近14天内未曾抵达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在场馆安检处,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保持1米社交距离有序入场。
若出现以下情况,场馆有权按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拒绝市民入馆:
① “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
② “行程码”显示近14天内曾抵达疫情高中风险地区;
③ 体温检测异常(体温≥37.3℃);
④ 未正确佩戴或者拒绝佩戴口罩;
⑤ 出现其他未遵循有关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
演出前30分钟开始检票,请务必携带本人身份证提前入场。
如无法出示有效证件,将被拒绝入场。同时,请严格按门票指定座位就座,切勿随意更换座位。
编辑:罗若蓝
核校:郭小花
推荐阅
读
再见东门,再见老深圳。
寻找优秀的你!“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今日启动
住建部谈年轻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
“双减”以后,新学期有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