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周朝统治轰然倒塌,东澜大陆大小诸侯连年征战,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如此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太祖穆武于晋地崛起创立大赵,一统中原。后传位于长子穆宁,在其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周边国家纷纷遣使示好。十二年前的除夕夜,本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宫遭刺客潜入,帝后被刺不治而亡,只留下他们七岁的孩子,驾崩前,先皇命其五弟监国,必要时可取而代之。帝后双双归西的消息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噩耗,朝廷内人心惶惶暗流涌动,毕竟天下安定不久,连平日里俯首称臣的邻国也蠢蠢欲动,大有想把赵国一一瓜分的意思。在这风雨飘摇时,五弟摄政王凭借皇兄的遗诏以及他在军中的威望,杀伐果断力排众议,将兄嫂唯一儿子立为晋王,终是堪堪稳住局面。
赵国大部分高层将领都在太祖时期,与先帝并肩征战过,其中便包括五弟,除了一母同胞之外的身份,他机智过人,勇猛能干,深受先帝宠信,他能稳坐摄政王之位,离不开当年众多武将的支持。大赵与他国不同,太祖生于长于崛起于晋地,先帝继位前被封晋王,如此有了不成为的规定,晋王即太子,是为下一代皇位继承人。
先帝驾崩后几年,由于在文臣方面缺少支持者,而最大的文臣集团是由左相把控,恰恰又是死对头,所以前期别说治理国家,连稳定朝局都颇费功夫,这几年左相年岁已高加上右相的崛起,情况才稍微好转起来。
近半个世纪,因跟随太祖起兵以及天下逐渐安定,赵国涌现出了诸多家族,其中以七家最盛。
穆家,因穆武建立大赵成为皇族。
上官家族,与太祖之父那辈便私交甚好,一直支持着太祖创业,奈何上官家男丁极为兴盛,两代都没有生个女娃,老天连结亲机会都不给。
李家,前朝时就有不少人为官,后来为躲避战乱避入山中,在大赵建立治理过程中,少不了他们的踪影。
马家,跟随太祖征战四方,现镇守西北防备匈奴,当代家主马崭虎,其女马茹倾为右相之妻。
谢家,江南百分之八十的水路货运掌握在他们手中,谢仲河为人阴狠无比,谋害其亲哥成为家族掌舵人。
孙家,传世大儒孙邕后裔,家族本来世代学文授文,很少入朝为官,但现在和李相走得很近。
还有此次造反的段家,原本是各大家族中最不起眼的存在,二十年前娶得李家嫡女,凭借战功和老丈人的扶持,官至大都督。
继承皇兄遗志的摄政王,一直谋划打压几大家族,巩固中央权利,以便有效的施行各项政令,段家不想被削弱且自觉时机成熟,故趁乱造反。
段家军本就是虎狼之师,加上身处边境战乱地方,其战斗力不言而喻。古阳城作为赵国都城的第一道防线,它的失陷意味着武宁城门户已开半,新阴城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匈奴入侵,段家造反背后亦没有如此简单,一旦把控不好,赵国很有可能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