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又输了,但这次输得让人心里发堵。
杜兰特37分,空砍。
不是他不够强,是没人接得住他的球。
最后一攻,他持球单打,三分线外一步干拔,球没进,全场安静得像殡仪馆。
这不是一个人的错,是整个体系在崩。
你见过一个队,关键时刻进攻效率排联盟倒数第五的吗?
上赛季还能打112.4,今年直接掉到98.3——这不是状态下滑,是战术瘫痪。
申京膝盖扭伤,缺席下一场。
这消息一出,火箭球迷连骂都懒得骂了。
内线没人了,外线还指望谁?
格林能防能投,但身高不够,篮板抢不过人;史密斯冲得猛,可一进禁区就被撞飞。
现在连唯一能撑起内线的申京也倒了,这赛季的季后赛梦,怕是得先烧成灰。
更扎心的是,杜兰特没发脾气,没甩门,没上社交媒体抱怨。
他主动组织了录像分析会。
这话听着像官话,但你想想,一个拿过FMVP、拿过得分王、在太阳都当过老大、现在来火箭当“救火队长”的人,愿意低头坐下来,和一群20岁出头的毛头小子,一帧一帧看失误镜头——这本身就说明,他知道自己不是来当吉祥物的。
可问题来了:你一个人扛着全队,别人却连跑位都跑不明白。
最后一攻,他想单打,队友全站外线,没人掩护,没人拉开,连个假挡都没有。
这不是战术设计的问题,是信任问题。
年轻球员怕犯错,怕被骂,怕被换下,结果越怕越不敢动,越不动越没机会。
杜兰特再强,也不能一个人打五个位置。
管理层也不是躺着等奇迹。
正在找助教,想换体系;也在打听施罗德、克拉克森,想补控卫。
可你真以为换个人就能救火?
换一个能传能投的控卫,能解决关键时刻没人跑位的问题吗?
能解决年轻球员一到决胜时刻就手软的问题吗?
说白了,火箭现在缺的不是球员,是“主心骨”。
杜兰特是顶级得分手,但他不是教练,不是心理导师,更不是能带一群小孩从零开始建体系的“教父”。
他能做的,是把球扔进篮筐,然后在更衣室里说:“我们再来一遍。
”
可篮球不是单机游戏,一个人刷分刷不出冠军。
这支球队,现在像一辆没油的跑车,引擎是法拉利的,但方向盘是乐高拼的。
你再踩油门,它也跑不起来。
别再指望奇迹了。
别再把希望全压在杜兰特身上。
他不是救世主,他是被扔进狼群的狮子——孤身一人,吼得再响,也救不了整个兽群。
真正该动的,是教练组。
是管理层。
是那些坐在板凳上,连跑位都不愿意动的年轻球员。
否则,下一场,还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