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星球尽毁,科学家揭示建造“死星”技术并非遥不可及!

这则新闻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在现实世界中,建造一个能够一击毁灭一个星球的人工装置(通常被称为“死星”)是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1. "巨大的能量需求":毁灭一个星球需要释放难以想象的能量。天文学上的能量单位是“焦耳”,而一个星球的毁灭所需能量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前能够产生或控制的范围。例如,要使地球停止自转或改变其轨道,就需要巨大的能量输入。
2. "技术挑战":建造一个能够精确打击并摧毁一个星球的人工装置,需要克服无数技术难题。这包括材料科学、推进系统、能源供应、导航和目标跟踪等方面。
3. "伦理和法律问题":即使技术上可行,建造和部署这样的武器也会引发严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这种行为可能会违反国际法和人类共同的安全原则。
4. "宇宙环境的限制":宇宙环境对任何人工装置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包括极端温度、辐射和微陨石撞击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装置的完整性和功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5. "不可预测的后果":即使能够成功摧毁一个星球,其后果也是不可预测的。这可能会对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影响到地球自身的安全。
因此,虽然“死星”在科幻作品中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但在现实世界中,建造这样一个装置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

相关阅读延伸:一击毁灭一个星球,科学家称建造“死星”并非难事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工程师揭秘了如何建造一个死星武器,一颗小行星将能够提供建造死星的全部材料,我们可以从小行星上获得金属物质、有机化合物和水。因此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23年登陆小行星,虽然我们还无法将其改造成死星,但是登陆小行星将是我们迈向深空的第一步。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首席工程师布莱恩认为,建造一个死星并非难事,宇宙中的天体就是材料,我们要学的就是如何改造它们。目前NASA的注意力仍然在如何让小行星重定向的问题上,因为这个技术能够拯救人类。

2020年代,我们将派遣机器人登陆小行星,并把小行星拖回地球,让它成为月球的卫星。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是我们的方向,然后NASA会派遣宇航员登陆小行星,研究小行星的基本物质构成。这些技术将被用于登陆火星,目前距离登陆小行星只有8年左右的时间,目前NASA正在研制离子推进器,以此作为小行星重定向任务的主要动力。

什么是“死星”?

死星(Death Star)是科幻银河帝国建造的强大可怕的超级武器的代号。又称为DS-1平台(DS-1 platform)。这座巨大的空间站上装有能够摧毁一颗行星的激光炮。

死星直径120公里。其大部分内部空间被用于维持其大型超级激光炮和发电机所必需的系统。死星中心是一个超级激光超大型超物质反应室。在反应室内进行着惊人范围的聚变反应,恒星燃料瓶排列在其边缘为聚变反应助燃。

帮助死星在实空间推进的是强大的离子引擎网,它们将反应堆动力转化为所需的推力。为使死星成为真正的威慑,它必须可以移动。123个超空间驱动场发生器连接成单一的导航矩阵,令死星以超光速穿越银河。这座太空站运用的惊人能量加上其自身巨大的质量使死星的磁场和人造重力场等于比它大数倍的轨道天体。

死星的超级激光炮直接从超物质反应室汲取动力。其多面放大水晶将八条单独分支激光束的破坏力组合成一道强度堪比恒星核心的能量束。虽然这道能量束的能量输出能缩小到摧毁主力舰这样的小目标,但超级激光炮的两次开火都是以完全火力摧毁行星。

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发布于 2025-10-31 15:11
收藏
1
上一篇:2018年勒索病毒威胁态势深度解析,全报告解读 下一篇:百万陨石撞击地球评测,毁灭星球时刻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