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孙的动画形象
《大闹天宫》人物造型及场景设定图
欣赏完上面的图片与影片,其中的几个动画角色,是否勾起你儿时的回忆?没错,对于中国的很多70后、80后、90后来说,动画片《大闹天宫》、漫天飞舞的美猴王,可谓是童年的象征、独家的记忆……
《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确是一部足以让全世界着迷的中国美术片,在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的条件下,中国动画人花了四年心血,创作完成了这部由近七万幅画稿,熔铸而成的鸿篇巨制。
至今这部杰作,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美术片出口的最高记录。美猴王已成为世界亿万人民喜爱的艺术典型,为祖国和人民赢得巨大荣誉!
这部动画片的诞生,也使得孙有了模板式的形象。此后50多年里,不论孙猴子,还是《西游记》的影视动画形象,再怎么变,都逃不开这部经典作品的身影。就好似,孙当年给唐僧画的那个圈,要是走了出去,便不复为孙大圣了……
《大闹天宫》美猴王手稿
全世界都知道《大闹天宫》,然而,少有人知道,这美猴王的桃心脸、细眉细眼的玉皇大帝,与“萌萌哒”的土地爷,都是出自一位被遗忘的大师之手。
齐天大圣孙手稿
他就是:日本国宝级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偶像,陈丹青先生眼中的“真正的元老”、“教父级人物”、“毕加索加城隍庙”。擅长漫画、装饰艺术、设计……中国“跨界”的艺术大师——张光宇。
张光宇工作照,潘德润摄影,1957年
中国讽刺漫画的带头人,画面太露骨曾遭禁展!
张光宇,自幼酷爱美术,14岁时就到上海学画布景。1918年即在沪《世界画报》上发表钢笔画。1920年我国第一份漫画刊物《上海泼克》,因主笔沈泊尘病逝而被迫停刊后,中国漫画一度身陷困境,萎靡不振,不仅人才严重匮乏,而且再也没有一本像样的专业的漫画杂志了。
《上海漫画》
张光宇有感于此,组织叶浅予、王敦庆等人创办了《上海漫画》小报,不想却因销路欠佳而中止,但《上海漫画》的诞生,为中国的漫画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来他又和丁悚、叶浅予、黄文农、王敦庆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漫画团体——漫画会。
宋子文招财进宝,孔祥熙加官进爵
进军-把法西斯死路当作前途
《三个渔翁》暗指英、日、美三个强盗。他们正磨刀霍霍,正搬运着一条大鱼。鱼代表了“中国权利”。画面构思精巧,一针见血,有力地讽刺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无情掠夺和残酷蹂躏。
这期间,张光宇不仅热心漫画事业,注重培养人才,叶浅予、华君武、张仃、胡考等都深受其影响。为中国漫画界殚精竭力的他,其实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漫画大家,其讽刺漫画曾轰动一时。1936年独立出版社曾出版一套“漫画丛书”,第一种即为《光宇讽刺集》。
《光宇讽刺集》
《捉迷藏》画面中的蟒蛇代表着暗藏的威胁,而“卫国有方”的当局、“循循善诱”的教师和“国家栋梁”的学生,浑然不知灾难将至,只顾嬉戏。该画叙说了当时政党对国家危难的麻木不仁,也反映出当局对教师和学生的愚弄欺骗。
《吞款图》,配文是“大鱼啖小鱼,小鱼吞银饼”,四条鱼从大到小围成一个圆圈,画面圆满平衡,即便是讽刺也没有忽略审美原则和游戏情趣。
1944年,其创作的《窈窕淑兵》,讽刺了国民党官僚贪污军饷之丑行,在全国漫画联展中获得了好评。
张光宇讽刺画《窈窕淑兵》,揭露了国民党官僚贪污军饷的丑行。
1945年,还在逃难的途中的他,在短短60天颠沛流离中,便连编带画地创作了一套讽刺彩色连环漫画,名叫《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三藏师徒四人,立志要往西天探取天书,一路上餐风饮露,书行夜宿,也不见苦,加上手脚灵敏,多才多智,八戒虽然有些惰性,可是大摇大摆,一切都很乐观,沙和尚年壮力强,诚实可靠,担着行李跟在师傅坐骑后面,他们一路行来,一路说笑,甚是快乐。”
漫画中的玉皇大帝的天宫里充满了贪污贿赂;唐三藏一路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玉皇大帝的皇亲国戚;妖孽为非作歹被孙猴子擒了,还总有宫里神仙来说情……
“行了数日,不觉已远离国境,他们在一个树阴下休息坐地,看看又不知来到何处,三藏使打发去前面探听一下,忽然清风一阵,树上飘下一片花花绿绿的叶子。”
“急忙拾起那片叶子,说声:‘奇怪!怎么会是一张长方的叶子呢?’大家聚拢来观看,叶子上面还有一个人像。”
“大家抬头再一看,树上都生长着这样长方方的叶子,八戒便去抱着树干用力一摇,那树叶子淅淅索索落下来,堆了一地。”
张光宇的《西游漫记》表面上市故事新编,实际上却在暗中尖锐地讽刺了1945年的国民党政府,将当时物价没谱,国民党政府经济崩溃,特务横行,美国生活方式的醉生梦死的现象揭露无疑。
这套漫画极具战斗性,但张光宇的艺术之心却没有被满腔的愤怒捣毁,每张画都精雕细刻,这部作品一经发表便引发了热议,但也因此一度遭到禁止展出的待遇。
《西游漫记》插画
《西游漫记》插画
对于自己因讽刺画所面对的这般窘迫境遇,张光宇曾写道:“讽刺画是一幕严重的喜剧,讽刺画家是一个悲壮的小丑,严重悲壮是我们的立论,演喜剧做小丑是我们的立身。”
短短一语,却道出了讽刺画家们的心声,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一批又一批像张光宇这样的画家,才甘心情愿地站上了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了喜剧中的小丑,为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和民族富强挥舞着自己悲壮的画笔!
《西游漫记》插画
《西游漫记》插画
一个美猴王,几代人的童年的回忆!
1960年,已年过六旬的张光宇加入了《大闹天宫》动画团队,为《大闹天宫》做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
整整几年里,大家一起分析讲座文学本,同年年底出外采景。大冬天北上遍访故宫、颐和园、西山碧云寺、大慧寺……如饥似渴地收集佛像、壁画影像,了解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各方面的艺术,为创作积累素材。
就这样,1960年到1964年,《大闹天宫》绘制了近7万幅画稿。在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画笔地情况下,光10分钟的动画,就要绘制7000张到1万张原画。整个绘制阶段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大闹天宫》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张光宇
张光宇先生的《大闹天宫》美术设计,主要由孙、龙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土地、二郎神、哪吒、托塔李天王、四大天王等主要形象和部分环境布景组成,孙的勇敢矫健、龙王的老奸巨猾、哪吒的狂傲、玉皇大帝的狡诈、巨灵神的愚笨、太上老君的阴险,还有土地老儿的可爱……在张光宇的笔下栩栩如生。
愚笨的巨灵神
狂傲的哪吒
阴险的太上老君
狡诈的玉皇大帝
张光宇创造的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形象都符合人们内心的期望,每个形象无论善恶都没有雷同和概念化,却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
《大闹天宫》动画片设计草图
特别是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在张老的原稿修改下,最终版的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孙,生龙活虎地跃上银幕时,所有人都惊叹了。
左侧三种造型为张光宇先生所设计,右侧为严定宪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改的定稿图。
影片里精致、考究的角色造型;和谐的、独具中国水彩画特色的色彩运用;气势磅礴、恰到好处的京剧背景配乐以及生动的剧本情节与台词,让人看了不禁为制作团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了!这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每个环节都独具用心的动画片,丝毫都不逊色于迪斯尼大片!
就这样,这只拥有爱心脸、身穿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围巾的齐天大圣,如同米老鼠、唐老鸭形象代表美国文化一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使者,家喻户晓。
在那时,日本几个重要的大漫画家,手冢治虫,宫崎骏,他们都受到了张光宇的影响,而张光宇也成为了真正地被西方的美术界所传颂的中国经典的美术形象创造者——“美猴王之父”。
国徽、邮票、家具设计师,竟也是个超前卫艺术摄影师!
毛主席站在其学生张仃设计的国徽前
1949年,中央美院国徽设计小组讨论时,梁思成提议以“璧”作为国徽的基本形象。但张光宇不同意,他主张以天安门为主体构思。这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并最终获得采纳。
那时,他参与的设计不计其数。人民大会堂的满天星、邮票、《人民日报》改版.......甚至连每年节庆的游行队伍都要他设计。
张光宇徽章设计:“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徽章、国庆纪念徽章(金)、“中央美术学院”徽章、 敦煌文物展览纪念徽章、国庆纪念徽章(红)、敦煌文物展览纪念徽章等
张光宇邮票设计:纪6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8枚
建国十周年邮票设计
除此之外,张老也很迷恋家具设计,更成为了中国家具设计得领先者。文化老人黄苗子是这样评价他的:“设计一件家具,张光宇都有他自己美的标准”。的确,他在60多年前所设计的家具就已现代感十足,被称为“中国包豪斯”。
张光宇的家居设计图
张光宇的家居设计图
鲜为人知的是,张光宇还是个超前卫的艺术摄影师!现在的人没事都爱来张自拍。但是,艺术家的自拍可就是艺术了。下面的这组著名自拍来自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我们再来看看张光宇1932年玩的自拍——
有没有觉得很像?张光宇的自拍,可比波普艺术家足足要早了30多年呀!
张光宇用当时最现代的工具轻松到达了现代性的核心:瞬间、稍纵即逝、暂时和偶然。一个从未进过美术学校,也没喝过洋墨水的人,竟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太前卫了,也太可怕了!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被时间忘记的造梦者!
与美猴王形象的深入人心相反,它的美术设计者张光宇先生,却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
1964年逝世,终年64岁,置于这位“美猴王之父”身上——中国讽刺漫画的带头人,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一代宗师的这些光环,也被时间所埋没。
张光宇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的壁画稿《北京之春》
张光宇所画的《金瓶梅》连环画
张光宇既不是画肆的画师,也不是院校教授,从一个传统文人立场看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角色。然而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看,他却是一道中国艺术史上不容错过、也不能忘记的景观。
张光宇对多种艺术融合的探索,如同那个开放的时代,庞大、繁杂,丰富多彩,他大胆地仅凭直觉和无限的才能,走出了中国现代艺术之路。
脚踏板凳手爬墙,两眼睁睁望情郎;昨日为郎挨个打,情愿挨打不丢郎。
他的很多插画既借用了中国传统版画手法,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的构图设计元素。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很自由地选用西方艺术里的资源。这也为当下中西融合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中国首届动漫艺术展上展示的张光宇手稿
陈丹青曾说,“‘毕加索加城隍庙’——抑或‘城隍庙加毕加索’——是高度概括光宇先生的传神之语,此语指向明清民间美术与欧洲现代主义资源,二者相加,民国新上海的文化,灿然可见。”作为几代人的造梦师,张光宇给人们留下了能漫天飞舞、敢斗智斗勇的美猴王,也为中国漫画界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这个“大师”泛滥时代,历史上真正的大师常常没有能被呈现出来。这位在中国开创了现代主义美术先河的标志性人物,被人长久记忆,又被人轻轻遗忘。也许,只有让时间去证明他的伟大。因为真正的艺术家,在时间里,是不朽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斯之谓与?
中国一代美术宗师——张光宇
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