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耀边疆 逊克,红韵铺就振兴辉煌路

以下是一些关于“党旗耀边疆 | 逊克:红韵铺满振兴路”的可能的解读和相关信息:
"标题解读:"
"党旗耀边疆:" 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边疆地区的重要作用,以及党旗的指引和激励作用。 "逊克:" 指的是黑龙江省的逊克县,一个位于边境地区的县。 "红韵铺满振兴路:" 指的是在党的领导下,逊克县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红色文化或红色精神在振兴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能的内涵:"
这个标题可能是一篇报道、文章或宣传材料的标题,旨在展现逊克县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努力发展,实现振兴的历程和成果。文章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党建引领:" 介绍逊克县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 "经济发展:" 展示逊克县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领域的發展成果,特别是如何利用边境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文化建设:" 介绍逊克县如何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以及如何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民生改善:" 展现逊克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未来展望:"

相关阅读延伸:党旗耀边疆 | 逊克:红韵铺满振兴路

来源:【党的生活】

当晨光漫过黑龙江畔的小城逊克,一抹醒目的红随光影跃动——那是新兴村民族团结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矿山里“降本增效党员突击队”的旗帜,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的袖章,是现代农机合作社党员机车队队员们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红韵沿着界江的脉络流淌,随着时代的节奏涌动,最终在这片北疆黑土地上写下生动的诗行,讲述着这座边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故事。

鄂乡唱起新民谣

走进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新兴村莫文革老人家里,墙上那幅他年轻时端着猎枪的老照片,已将过去那段以打猎为生的时光永久定格。“这把猎枪前些年就进了博物馆了!”老人捋着胡子,脸上满是笑容,“如今我们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做起了旅游。虽说我再不上山打猎了,可日子过得比从前还要好呢!”

“穿着兽皮吃兽肉,背着猎枪满山走……”民谣中所唱的,曾是新兴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野生动物的减少、生态环境的危机摆在眼前,禁猎成为新兴村的必答题。未来,该去向何方?新兴村站在了十字路口。

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新兴村举办“古伦木沓节” 程有林/摄

2020年的一次新兴村村民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邵云龙的话掷地有声:“咱们要用文化‘火种’去点燃旅游‘干柴’,照亮新生活!”话音刚落,村民的质疑声便传来:“咱们哪会搞旅游?”

新兴村党支部没有退缩,紧紧抓住当时逊克县鼓励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这个有利契机,坚持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积极跑项目、争资金,让沥青路通到了村口;紧接着,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广场、自驾营地也拔地而起。基础打起来了,村党支部便发动党员带动村民一起投身旅游业,把自家庭院都收拾出来打造特色民宿。一句“咱们一起试,亏了算组织的”好比定心丸,鼓足了村民的干劲,大家齐心协力,村子逐渐有了“景区样”。

干事创业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新兴村党支部敢于“乘风破浪”:牵头成立“岭上新兴民族歌舞队”,村民纷纷加入,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举办“古伦木沓节”,热闹的节日气氛吸引来八方来客;开设手工艺培训班,让桦树皮在村民的手中重生为文创产品;出面引来青年人才,教村民如何开民宿、干电商;争取来库尔滨河漂流项目,让村子有了旅游“拳头”产品……村民们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无不为村党支部点赞。

“兴安风送暖,吹醒木刻房,萨满鼓咚咚,敲开致富窗……”如今一曲新民谣成了村民的最爱。截至目前,新兴村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44万元。民族团结广场上,欢快的萨满鼓敲响了迎宾曲,口弦琴吹响幸福的旋律,传统的鄂伦春族舞蹈演绎着历史最精美的记忆……新兴村人正把“猎火”变成致富的“星火”,把古老的山歌唱成幸福生活的欢歌。

矿山深处党旗扬

2025年开春,一场“品位危机”向黑河洛克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袭来——矿石金、银品位同比下降,如果还按传统工艺生产,公司将面临巨大损失。“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公司党支部书记侯金成的话语掷地有声。就在当天,一支“降本增效党员突击队”紧急成立,19名党员技术骨干主动请缨,分头扎进矿山的各个角落。

随身带着仪器、手中拿着笔记本,19名党员技术骨干经历了8次方案推翻重来、20余次测试失败后,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将胶结充填改为废石充填,从而稳稳守住了企业“基本盘”。公司安环部副经理王文成感慨地说:“汇聚党建力量,方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从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非公有制企业,公司坚持以党建为“根”与“魂”,在生产攻坚、智能转型、民生服务的赛道上持续奔跑,让“党建红铸就矿山金”。

2023年盛夏,公司井下智能运输系统调试陷入僵局——无人矿车在深井中时常信号中断,无法精准调度。面对棘手难题,公司党员攻关小组主动“揭榜挂帅”,4名组员背起设备,沿着5公里长的井下运输轨道,逐段艰难地测试信号强度,最终以在巷道转弯处加装信号中继器的方式,彻底解决了问题。当无人矿车按照预设路线平稳行驶时,组员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却满是笑容。

2023年,公司升级推进“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建设,公司党支部专门成立了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四化”建设领导小组,设备采购、系统调试等12项任务分解到岗、责任到人。党员们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不眠不休,让公司实现了智能调度,无人采矿机、智能选矿设备等可在千米深井中自主作业的目标。“以前下井要在潮湿粉尘里摸爬滚打;现在坐在中控室点鼠标就能完成操作,安全又轻松!”有着15年井下工作经验的矿工高彦臣难掩激动。

党建引领的温度,不仅在生产车间里,更延伸到了周边乡村的田间地头。“感谢洛克公司的帮助,我儿子终于能安心上大学了!”2024年8月,新兴鄂伦春族乡的困难群众于栋握着公司党员志愿者的手,眼眶泛红。自2018年起,公司党支部就将“金秋助学”列为重点项目,每年暑期组织党员志愿者逐户摸排困难家庭情况,建立精准助学台账,截至目前已帮助35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从生产攻坚的“红色突击队”,到智能转型的“红色领航员”,再到民生服务的“红色志愿者”,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党建不仅是非公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更是连接企业与社会的“连心桥”。

逊克县农业农村局党员技术服务队专家正在为养殖户讲解小龙虾养殖技术 吕 游/摄

田野奏响助农曲

初春的逊克县,界江沿岸的冻土还没完全化开,试验塘口的水面上还飘着零星碎冰,党员技术专家鲁宏申蹲在塘边,用手指戳了戳冰冷的池水,继续抓紧试验:“群众正等着新项目,咱们必须把‘硬骨头’啃下来!”

春去秋来,当第一批肥美的小龙虾从试验塘里捞上来时,围观的村民都激动地拍起巴掌。寒地小龙虾养殖这个在北疆从来没人试过的养殖项目,在逊克县农业农村局党委派出的党员攻关小组的努力下,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此逊克县农民又多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

“兴边富民”始终是逊克县农业农村局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目标。该局党委立足“寒地黑土”生态优势,聚焦安格斯牛、朗德鹅、寒地小龙虾三大特色养殖产业精准发力,采取“党委牵头破难题、党员示范闯新路、党建联盟聚合力”的方式,让特色养殖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稳定器”

养殖业有着技术、资金等众多门槛。面对群众“想养不敢养”的顾虑,该局党委牵头制定了《逊克县畜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一揽子方案,累计投入补贴资金410余万元,党员业务骨干组成“政策宣讲专班”走进各家各户,在“唠家常”中把帮扶政策讲解得一清二楚,用自己的耐心换来群众的安心。

养殖过程中也缺不了技术帮扶,该局党委将全局有高级职称的党员兽医都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党员技术服务队”。从此,田野乡间多了一群“穿白大褂的人”,他们对每个村的养殖业情况都了如指掌,时常为养殖户进行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紧急救助。养殖户们感叹道:“这些专家就是俺们身边‘挪不走’的技术靠山啊。”

最为人称道的是,该局党委还跳出“单打独斗”思维,积极构建起“党建联盟”,整合各方资源赋能养殖产业发展:牵头建立了特色畜牧产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串联起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党组织,形成“种鹅孵化—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推广安格斯牛“寄母还犊”模式,发动党员养殖大户带头示范,统一疫病防治、技术指导,全县安格斯牛存栏量迅速增长至2203头,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的“双赢”……

如今,在逊克县的乡野间,党组织的服务链条与畜牧产业的发展链条紧密契合,“兴边富民”的“硕果”飘香金秋。

(作者:孙 驰)

制作/于鑫 编辑/杨星野 复审/杨雪 终审/薛万博

来源/《党的生活》

本文来自【党的生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10-26 05:12
收藏
1
上一篇:童年经典IP游戏预约突破3500万,反复测试却遭玩家集体吐槽 下一篇:张镜喜提北大录取通知书!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