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的噩耗传到北京时,皇宫里的烛火一夜未熄。2岁的太子朱见深还在襁褓中啃手指,朝堂上却已乱成一锅粥——主少国疑,太上皇朱祁镇被也先攥在手里,瓦剌骑兵正沿着紫荆关往京城扑,亡国的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
关键时刻,于谦捧着奏疏闯进孙太后的寝宫:“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郕王朱祁钰贤明,当立为新君以安人心!” 孙太后盯着怀里的皇孙,一夜白头。她清楚,也先随时会拿英宗当“挡箭牌”逼宫,若不另立皇帝,明朝就是砧板上的肉。九月初六,朱祁钰登基为景泰帝,于谦被火速提拔为兵部尚书,接过了守护京师的烂摊子。
可于谦一盘点家底,差点没背过气去。宣府、辽东的勤王兵还在赶路,北京城里拼凑出的十万兵,堪称“老弱病残集中营”——要么是没摸过刀的新兵蛋子,要么是走路都打晃的老兵油子,真正能打的精兵早被王振带去土木堡喂了马。更糟的是,北京城九座外城门绵延数十里,十万兵力撒下去,平均每个门才一万多人,遇上也先的主力骑兵,简直是螳臂当车。
十月十一日,也先带着十万大军抵近城郊,还把英宗押到德胜门外叫阵,气焰嚣张得能掀翻城墙。紧急军议上,刚被于谦举荐复职的右都督石亨开口了:“不如关紧九门,坚壁清野耗死他们!” 话音刚落就被于谦怼了回去:“闭门死守就是示弱!也先刚赢了土木堡,咱越怕他越凶!”
谁也没料到,于谦接下来的部署疯得让人咋舌。他直接点了二十二万大军(含陆续赶到的援军),全部拉出城外列阵,九个城门各派大将镇守:陶瑾守安定门,刘安守东直门,朱瑛守朝阳门……最后把最凶险的德胜门留给了自己,身边只带石亨和猛将范广。部署完毕,他下了道狠令:“把九门全关上!将先退者斩将,兵先退者斩兵!锦衣卫沿街巡查,敢有退缩者立斩!” 这是要断了所有人的退路,跟瓦剌拼个鱼死网破。
也先果然先啃硬骨头,十万主力直奔德胜门。于谦早就在民房里埋好了神机营的火炮火铳,只派少量骑兵假装败退诱敌。等瓦剌骑兵涌进伏击圈,他大手一挥,火炮齐鸣,火铳连发,瓦剌人瞬间被轰得人仰马翻。也先气急败坏转攻西直门,又被守将孙镗死死缠住,刚要得手,石亨带着援兵从侧后方冲杀过来,三路明军把瓦剌军包了饺子。
接下来的五天成了瓦剌的噩梦:攻彰义门,被明军的神铳射得抬不起头,连京城百姓都搬着砖头往下砸;打居庸关,守将罗通直接汲水灌城,把城墙冻成冰滑梯,瓦剌人爬都爬不上来。紫荆关的死守为北京争取了五天备战时间,各地勤王兵还在源源不断赶来,也先看着死伤惨重的部下,终于意识到碰上个硬茬。
十月十六日,也先带着残兵连夜北逃,沿途还被明军追着打。这场看似必输的保卫战,终究被于谦用“背水一战”的狠劲打赢了。城楼上的于谦望着远去的敌骑,甲胄上的血渍还没干,可他知道,这只是保住了明朝的半条命。
后来有人问于谦,当时怕不怕?他只说了句:“京城是天下根本,根本动摇了,天下就完了。” 正是这份孤勇,让濒临崩塌的大明,在九门之下硬生生站住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