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忘魔咒”!揭秘恐怖片续集票房惨淡,热门作品不到十年就无人记忆

这是一个基于你想法的恐怖片续集概念:
"电影名称:" 速忘魔咒 (The Forgetful Curse / Oblivion's Spell)
"类型:" 恐怖 / 悬疑 / 心理
"背景设定:" 这是“速忘魔咒”系列的第二部(或独立续集,但延续核心概念)。大约在第一部电影结束后不到十年,人类社会似乎逐渐从最初的恐慌中恢复过来。人们开始认为那个导致人们快速遗忘特定事件或物品的神秘诅咒已经被克服,或者其影响正在减弱。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但一种难以察觉的阴影正在蔓延。
"核心概念:" 这个诅咒并非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隐蔽、更狡猾的方式卷土重来。它不再是大范围的、突发的遗忘,而是变得"渐进式"和"选择性"。某些人、某些记忆、某些知识开始像沙漏中的沙子一样,从人们的意识中悄然流逝。起初只是不起眼的细节丢失,比如忘记某个朋友的生日、忘记一个重要的文件放在哪里、忘记如何操作某个曾经熟练掌握的技能。但渐渐地,这些“小遗忘”累积成“大空白”,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怀疑发生过的事情。
"剧情梗概:"
1. "开端:" 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一位心理学家、一位历史学家,或者是一位经历过第一部诅咒并侥幸“幸存”下来的人

相关阅读延伸:恐怖片续集 “速忘魔咒”!热门作品不到十年就无人记

别再提怪物、砍杀者或连环杀手了——恐怖片里最可怕的是票房失利。一个出色的恐怖反派或许能永远“存活”,但前提是他所在的电影持续赚钱。一旦票房开始下滑,杰森·沃赫斯就得下地狱,弗莱迪·克鲁格也只能在最后一场噩梦中徘徊。说起来也怪,票房就像是所有电影怪物的力量源泉——没了票房,它们剩下的不过是几把带血的弯刀和一些狰狞的回忆罢了。

就拿下面这十部电影来说吧。这些被遗忘的恐怖片,耗尽了核心反派的“生命力”,导致整个系列停更数年甚至数十年,至少也让它们退出院线,沦落到“直接发行录像带”的境地。

如今,这十部电影,有时甚至是它们所属的整个系列几乎已被彻底遗忘。其中有几部甚至不算老——榜单里最新的一部可是在这个十年内上映的!这才叫真·被遗忘。跟你说,2020年上映的那些倒霉电影,可被疫情坑惨了。

可能你在这份影单里找不到《猛鬼街》或《十三号星期五》系列的电影——毕竟那些系列的“终结”都是暂时的,很快就通过重启、续集、跨界联动、游戏等形式复活了。而且说到底,那些系列里的烂片“烂得足够出圈”,至少能给死忠粉留下点印象。但下面这些电影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们比“烂片”更糟糕、更可怕——它们毫无存在感。

《糖果人2:腥风血雨》<1995>

第一部《糖果人》虽不算票房大片,但表现稳健,足以支撑续集的诞生。即便有“Farewell to the Flesh”这个辨识度十足的副标题,且由未来奥斯卡得主比尔·康顿执导,这部续集仍口碑糟糕,票房仅为三年前首部院线票房的一半左右。

此后,《糖果人》系列的下一部作品直接转为录像带发行,整个系列陷入沉寂,直到几年前才由尼亚·达科斯塔重启。

《下一个就是你:终结版》<2000>

我不确定有多少人还记得原版《下一个就是你》,更别说这部两年后上映的低成本续集了。两部电影都是“蹭《惊声尖叫》热度”的典型恐怖片——与《惊声尖叫》玩转恐怖片套路不同,《下一个就是你》系列的杀手杀人方式,都源自著名民间传说,比如“《爱情过山车》这首歌里藏着真实谋杀案的尖叫声,且被意外录了下来”。

续集沿用了类似设定,只不过这次故事围绕一名大学生展开:她正在拍摄一部关于都市传说的电影,而剧组人员却开始逐一遇害。这些电影虽算不上当时最烂的《惊声尖叫》仿制品,但也实在平庸,因此除了最死忠的砍杀片粉丝,几乎没人记得它们。

《狂蟒之灾2》<2004>

我必须说,我超爱那种“在原作片名后加个‘s’构成续集名”的操作——就像詹姆斯·卡梅隆的《异形2》,以及前面提到的《下一个就是你2:终结版》。《狂蟒之灾2:搜寻血兰》也不例外,它承接了邪典恐怖经典《狂蟒之灾》的故事。

与首部“电影剧组拍纪录片”的设定不同,续集聚焦一支研究团队,他们寻找一种“能提取救命药物关键成分”的花朵。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一群巨蟒——在巨蟒眼里,人类才是“美味午餐的关键食材”。

《狂蟒之灾2》的院线票房出人意料地不错,斩获超<7000>万美元,但看过的人对它几乎没什么深刻印象。

《隔山有眼2》<2007>

韦斯·克雷文的原版《隔山有眼》被广泛认为是他早期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他还在<1985>年亲自执导了续集。到了<2005>年,随着《德州电锯杀人狂》和《活死人黎明》的翻拍版票房大热,经典恐怖片翻拍潮兴起,亚历山大·阿嘉也翻拍了《隔山有眼》,且反响不俗,于是便有了这部《隔山有眼2》。

有趣的是,克雷文本人担任了这部续集的制片人和联合编剧,但或许“沙漠变异人题材”实在缺乏新意——看过一部就等于看过所有,《隔山有眼2》的票房仅为前作的一半。要是当初敢把片名改成《Those Hills Have Eyes Too》,说不定它能成为<2007>年的票房黑马呢。

《死人岛》<2009>

全世界每个恐怖片爱好者都知道乔治·A·罗梅罗的原版僵尸三部曲,但知道他职业生涯末期拍摄的“死亡系列”电影的粉丝,恐怕就不多了——说实话,我也不确定具体有多少。

该系列的第一部《活死人之地》,仅凭“罗梅罗多年来首部僵尸片”的噱头,就获得了不少关注。但这部电影无论是影评人还是粉丝评价都一般,后续两部续集更是“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

第二部《死亡纪录片》是罗梅罗对“伪纪录片恐怖亚类型”的尝试;而接下来的《死人岛》,连个简单的宣传卖点都没有,讽刺的是,这是罗梅罗去世前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讲述一群国民警卫队士兵在僵尸末日中寻找避难所,最终在一座岛上找到——但岛上有两个敌对家族正在争斗。换句话说,他们刚逃离一场冲突,又陷入了另一场冲突。

对于一部寓言式恐怖片来说,这个设定不算差,但作为系列第六部作品,它既不够大胆,也缺乏新意。

《太平间闹鬼事件2:佐治亚鬼屋事件》<2013>

很少有正经电影的片名,会像《太平间闹鬼事件2:佐治亚鬼屋事件》这样,听起来像《周六夜现场》小品里的搞笑预告片标题。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有人先拍了一部“据称改编自康涅狄格州索辛顿镇真实事件”的电影,接着又拍了一部“完全无关、背景设定在佐治亚州乡村”的续集。

你敢信吗?一部叫《太平间闹鬼事件》的电影,居然把故事放在佐治亚州,观众当然提不起兴趣——我知道,这确实很离谱。

《最后一次驱魔2》<2013>

在我看来,一部名叫《最后一次驱魔2》的电影,从定名那一刻起就注定失败。“最后一次驱魔”怎么会有第二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更离谱的是,“伪纪录片恐怖片”怎么拍传统续集?但CBS影业还真就这么做了。

冷知识:未来《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参与了《最后一次驱魔2》的剧本创作。但即便有他的名字,也没能让这部电影被人记住。

《布莱尔女巫》<2016>

《女巫布莱尔》能火,是因为它让观众相信“故事是真实的”——至少能让观众暂时放下怀疑,假装看到的是真实事件。而给“真实事件”拍续集,甚至三部曲,难度极大。

第二部《布莱尔女巫》完全没尝试复刻“伪纪录片”的噱头;到了第三部,宣传噱头变成了“全程秘密拍摄,最初以《神秘森林》为名宣传”。直到首批观众在影院看完《神秘森林》,才发现这部电影其实是《布莱尔女巫》的“隐蔽续集”。

靠骗观众来看电影,结果可想而知——根本不会有好口碑!

《午夜凶铃3》<2017>

《午夜凶铃》的粉丝几乎都不记得《午夜凶铃2》主演!)了,更别说第三部《午夜凶铃》。这部电影比《午夜凶铃2》晚了<12>年上映,与前作的唯一关联,只有那个“如今早已过时的录像带”设定。

《午夜凶铃3:贞子重启版》的票房表现还算尚可,但口碑极差——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仅为<8>%。这似乎给整个系列下了“永久诅咒”,至今都没有第四部作品问世。

《魔女游戏:遗产》<2020>

《魔女游戏》是20世纪90年代的邪典热门作品。而它的“传承续集”《魔女游戏:遗产》,倒霉地赶上了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上映,因此毫无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主演凯莉·斯帕尼后来出演了《普瑞希拉》、《内战》和《异形:罗穆卢斯》等作品,或许这部《魔女游戏:遗产》也该迎来属于自己的“邪典时刻”了。

发布于 2025-10-24 07:12
收藏
1
上一篇:《羊蹄山战鬼》PS5 销量超越《刺客教条:暗影者》 下一篇:探索人性深渊,8部意大利禁忌电影,挑战伦理边界,揭示复杂光谱下的银幕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