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数青年工作室】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在这一全球共同关注冰川命运的特殊年份,一场名为“冰川印记,守护未来”的年度科普盛宴在北京拉开序幕。10月18日,随着该系列活动的成果总结暨冰川嘉年华活动在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以下简称“冰川馆”)成功落下帷幕,这场为期近一年的系列科普盛宴正式画上圆满句号。本次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集大成者,不仅系统展示了年度卓越成果,更以一场跨界融合的科学文化节日,将冰川保护的热潮推向新高,为首都市民带来一场难忘的科学启蒙。
年度深耕: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科普足迹覆盖超50万人次
回顾2025年,冰川馆紧抓“国际冰川保护年”与“北京博物馆季”机遇,成功策划并执行了“冰川印记,守护未来”年度科普项目。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轨模式,项目实现了科普资源的高效转化与深度下沉。据统计,全年通过社区临展、校园讲座、科普大篷车、小志愿者培养等多元化形式,线上线下累计覆盖人次已突破50万,成功将专业的冰川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实践,社会反响热烈。
嘉年华盛况: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跨界盛宴
本次嘉年华活动是年度成果的立体化呈现与高潮。开幕式上,石景山区文旅部门领导、特邀科学传播专家、合作单位代表及优秀小志愿者齐聚一堂。石景山区文旅部门昭日格图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冰川馆的科普工作“为专业场馆的科普转型提供了卓越范本”;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作为系列活动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表示冰川馆的工作“完美地实现了一次从‘专业场域’到‘公共空间’的跨越。”;小志愿者代表的真挚发言,则生动展现了科普工作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精心策划的“冰河世纪市集”成为最大亮点。市集巧妙融合了“科学长廊”、“北京自然历史联盟”与“石景山文脉巷”三大板块,汇集了十余家等顶流文创单位。实现了远古冰川科学与人文历史的跨时空对话,为市民呈现了一个“可触摸、可感知、可对话”的跨界文旅生态。
同时,一系列沉浸式科学互动备受亲子家庭追捧。从引人入胜的“元素守护者”科学魔法秀,到亲手制作分层“地球”的“手创盖亚”酸奶实验室,再到冰川馆原创科普剧《第四纪冰川的朋友们》的展演,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战略展望:打造区域文旅融合的“超级连接器”
本次冰川保护年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冰川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典范之作,更凸显了其作为区域文化资源“超级连接器”的巨大潜力。通过有效整合国内顶尖科研资源到区域内法海寺等历史文化地标的优质资源,冰川馆探索出了一条“科普+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石景山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崭新的科学动能。
嘉年华活动虽已落幕,但守护冰川、传播科学的使命永不止步。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致力于搭建更广阔的科学传播平台,让“冰川印记”深植于公众心中,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未来”。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数青年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