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被网友视为五虎上将中能力最为均衡,最智勇双全的猛将,只可惜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当了一辈子的保镖,没有在战场上大放光彩。
赵云的实力真的如网友评价的那么高吗?还是只是部分网友的吹嘘?曹真是曹魏名将,对比之下,赵云如何?演义中赵云击败曹真,正史中两人谁胜谁负?
曹真何人?
《三国志·曹真传》: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
曹真是曹操的族人,当时曹操刚起兵,曹真的父亲因为曹操募兵被州郡杀了,曹真因此被曹操收为义子。曹真因此得以直接进入曹魏的权力中枢,他日常与曹操诸子戏耍学习,甚至被曹操派去和曹丕作伴。
当曹真稍大,便展现出了他的武勇,曾在打猎中被猛虎追赶,曹真没有一味逃命,却回身一箭射死了猛虎。见多了猛将的曹操也感叹,认为他像猛禽般勇猛,遂委任他为虎豹骑统领。
曹真率领虎豹骑时,曾讨伐灵丘贼,一战功成,证明了他统帅军队的实力,因功被封为灵寿亭侯。
但在演义中,曹真没有历史上那么出彩,只是略略提过。
阳平关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阳平关力拒曹魏名将曹真。当时刘备刚死不久,曹魏趁机进攻汉中。那时的曹真还是一军将领,还没到中央统帅的位置,领五路大军中的一路,直杀向阳平关。
诸葛亮坐镇中央,分派马超往西平关抵挡番王轲比能;派魏延南下部署疑兵,忽悠南蛮大王孟获;又派李严劝诫昔日好友孟达按兵不动,静观蜀魏胜负;东吴孙权也趁机出兵,想要分一杯羹,诸葛亮只派了邓芝出使,晓以利害;最后,诸葛亮命赵云往阳平关去抵挡曹魏主力——曹真。
曹真这一路紧赶慢赶,来到阳平关,一看,城门楼上赵字大旗已经竖立,曹真知道赵云援军已经到了。两军你来我往,曹真以众击寡,却始终奈何不得赵云。面对固守关隘的赵云,曹真最终还是黯然退兵了。
这只在演义中存在的一仗,赵云战胜了曹真。
箕谷之战
但在正史中,作为中军统帅,领中护军的赵云可以说是很少直接领兵出阵的。
在早年,赵云刚加入刘备麾下时,赵云还能统帅骑兵,并攻城略地。但到了荆州之后,刘备似乎发现了赵云当“保镖”的天赋,常常命赵云统领中军,甚至派赵云帮他压制他的后宅。至此,赵云沦为“保镖”。
刘备死后,赵云却卸下了中军统领的重任,终于得以统兵。只是,晚年的赵云被新一代的曹魏猛将——曹真击败了。
箕谷之战发生在228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一次战役。当时,诸葛亮宣称会领大军从斜谷道出兵,暗地里却率领大军攻打祁山。曹魏方主将曹真听到消息,赶忙领大军往斜谷道赶来。
曹真领大军来,却只见赵云、邓芝在箕谷虚张声势。曹真也不怂,率大军冲锋陷阵,击败了赵云军。赵云只好收拢残兵,固守营寨,没有大败。
虽然当时曹真军多,而赵云军少,但终归是战败了,赵云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正史中的赵云领军表现远没有演义中亮眼,可能是赵云缺少独立领军的经验,也或许赵云真的没有攻城拔寨的才能。在刘备看来,赵云从来不是阵前将,而是中军镇海石。而对面的曹真却是能将,后来还官至大司马。赵云输给曹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