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苏克之回忆录,第4野战军124师沿张飞古道飞兵进川东的壮丽征程

根据开国少将苏克之将军的回忆录以及相关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梳理出第124师(隶属第41军)沿张飞入川古道(主要指阳平关至江油一线)飞兵进川东的概况。
苏克之将军的回忆录中,肯定会涉及他作为41军副军长(或军长,不同时期职务有变动,但参与决策和指挥)在解放战争后期,特别是在渡江战役之后,率领部队向四川进军时的经历。第124师作为该军的骨干步兵师之一,其行动轨迹是这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124师沿张飞入川古道进川东的要点,这些内容通常会出现在苏克之将军的回忆录及相关历史记述中:
1. "战略背景:"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人民解放军开始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抵抗节节败退,部分部队试图退守四川,建立所谓“西南防线”。为了解放全中国,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成都战役,歼灭退守四川的国民党部队。 2. "41军的任务:" 在成都战役中,第41军(下辖第121、第122、第124师)作为主力之一,承担了从东面(主要是长江以南)向成都方向进攻的任务。其进攻路线需要穿越川东的崇山峻岭。 3

相关阅读延伸:开国少将苏克之回忆第4野战军124师沿张飞入川古道飞兵进川东

古道飞兵进川东

——忆一二四师进军川东

苏克之 范振超


(一)

1949年开国大典后,我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关于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敌人,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地区的命令,在进军广西的同时,以第二野战军为主力,有第18兵团和第四野战军部分部队参加,组成强大的进攻兵团,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指挥下,于11月1日起,发起了解放大西南的强大战役。在这个战役里,我二野第3兵团与四野第47军、50军在长江南岸负责歼灭宋希镰的主力;我步兵第42军在刘、邓首长的直接指挥下,沿长江北岸单独西进,担任该战役的一个助攻方向,通过大巴山与三峡天险,向川东万县与川北达县进攻,然后直取仪陇,再视情况向成都前进,保障我强大主力部队在成都大会战中的翼侧安全。

(二)

我124师部队(当时苏克之任副师长,范振超任师政治部干事),于1949年4月自华北啄县南下,4月中旬至5月初参加解放河南安阳、新乡战役,尔后进驻洛阳休整待命,担任全军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向西北与西南机动作战。10月20日。师接受西进入川作战的任务,指战员欢声雷动,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在解放大陆最后一个战役里,为人民再立新功。经过车运,部队于10月底到达湖北孝感,又步行至宜昌。

为了便于山地作战,部队轻装,将山炮、野炮、大车锚重留在宜昌,随即由宜昌西进,经小溪塔进入有名的大巴山区。我师进军的这条路线,传说正是古时张飞入川之路。这里到处是崇山峻岭,重峦叠嶂,悬崖绝壁岌岌欲坠,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俯视清流急湍,仰望瀑布飞帘。人行其间,时而脚踏云层,时而步入深壑谷底,时而行进在古栈道上,脚下万丈深渊,令人望而生畏。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描写,而今,我们真正体会到攀越蜀道的千难万险了。第一天行军,部队按照往常惯例,夜行昼宿。夜里,天下大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山险路滑,吃尽千辛万苦,部队一夜只前进了20华里。师指挥所在雾渡河开会,研究对策,认为敌人空军不多,不如干脆改为白天行军,夜间宿营。这样,以后的行进速度才得以加快,滑崖的人大为减少。

11月16日,部队开进到祖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故里——姊归县城。这座古老山城虽然还竖立着纪念诗人的牌坊,但是,其他众多的古迹已成残垣断壁,满目凄凉。狡猾的国民党党政头目,为了阻档我军前进,竟发动当地的土匪武装、反动会道门头子作乱,他们摆香案,祭鬼神,喝血酒,发誓向人民解放军开刀。我师371团1营在巴东县城以北柳池子一带设防,夜间一个班在山顶警戒,突然被冲上山来的土匪用大刀砍杀。幸有一人苏醒后报告,指战员们听到后愤怒不已。

第二天夜晚土匪又来偷袭,我早已埋伏好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土匪们遭到迎头痛击,死伤一大片。战士们以为这可解了心头之恨,可师、团指挥员则不然。

师前进指挥所负责人副师长苏克之和政治部主任汤从列,及时召开了干部会,讲清楚这些土匪是受蒙蔽的。我们应该采取规劝政策,开展政治攻势,进行分化瓦解,向当地群众宣传“首恶必办,胁从不同,立功受奖”的政策。苏副师长和汤主任及时指挥部队实行驻剿,经过10余天军政双管齐下的攻势,当地武装土匪纷纷携械投降,一些反动头目逃往深山,匪患暂时平息。

此期间内,长江南岸的我第二野战军主力和四野一部在彭水、黔江、酉阳一线消灭了敌军宋希镰集团大部然后直逼重庆。我师于11月26日奉命向川东进军。为了迷惑敌人,壮大我军声威,根据上级指示,部队扩大番号,我师改称第42军,370团改称第124师,371团改称第125师,372团改称第126师。

(三)

驻守在长江北岸的国民党军第16兵团,4万余众,由淮海战役中的逃命将军孙元良指挥。孙元良像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听说我军西进,于11月30日从奉节仓皇西逃。在他指挥下的国民党军第127军军长赵子宜,看到西逃成都之路被我军截断,便采取“舍卒保帅”的办法,把属下的311师,伙同湖北保安第3旅,以及川鄂绥靖第8团共约7001)余兵力,部署在巫山以北的三会铺地区,依托江北险峻的地势,修筑层层防线,组成严密的火网,构筑核心防御阵地,企图以此阻挡我军西进,掩护其主力取道川北,向成都逃命。

我师在二野刘、邓等首长的直接指挥下,决心消灭当面的敌人。各团于I1月29日午后4时分路发起进攻。指战员们征服了险峻的山崖,勇猛地向敌阵地冲击,连续粉碎了敌人3道封锁线,捣毁了敌人的防御体系。步兵372团由副师长苏克之直接指挥,担任主攻,于30日攻占黄家南坝。然后以该团英雄连队“老三连”为突击队,向北猛烈发展。团、营火力覆盖了敌人的防御阵地,摧毁了敌人的工事。“老三连”趁机发起冲击,中午占领了敌人的防御枢纽三会铺。担任从右翼迁回的370团、371团,先后攻占敌人大风口、小风口、朝元观阵地,歼敌数百名,缴获一部。但终因地形太险,兵力难以展开,未能完成合围,大部分敌人夺路逃命

三会铺战斗,虽未全歼敌人但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敌湖北保安旅旅长王子云立即率部1301)余人于火峰铎放下武器投降。敌311师闻风丧胆,头头们一听见枪声,丢下家眷、轴重,撒腿就跑。我370团居高临下,向江边逼近,歼敌县保安团350余人,解放了巫山县城。随后,以两个营兵力沿大宁河北上,解放了大昌、巫溪两镇

正当三会铺战斗紧张激烈进行的时候,忽然从师电台传来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国民党海军“永安”、“郝穴”两艘军舰在万县起义,冲破国民党军的沿江防线,向驻守在宜昌市的我第42军军部投诚。指战员们欢呼雀跃,战斗情绪更加高涨。师指挥所趁势率371,372两团,以一昼夜前进200华里的速度向西猛进12月2日夜晚通过怪石嶙峋的鸭雀水山区。一处名为“一线天”的石缝路,行人要侧身才能通过这可苦了各连的炊事班。炊事员们把行军锅、油桶提在手里,前拽后推,从石缝里挣扎挤出,当当哪嘟的声音打破了这深山野谷的寂静。前卫371团于3日中午在石马河击溃敌311师的1个团,俘敌百余名;在奉节城东白帝庙前歼敌]个连。下午5时解放了川东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重镇奉节县城。指战员们顾不上观赏这座名城锦乡,抓紧时间吃饭休息,以备再战。奉节人民春米筹粮,欢迎亲人解放军。

4日早晨醒来,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极目四望,好一座秀丽的奉节城。她雄踞江边陡峭的岩石台上,背靠青山,那古老的城墙与城门,是它悠久历史的证明。城东江边小山顶上的白帝庙,是中外闻名的蜀国刘备托孤的地方。江边沙滩上堆砌着长宽各数百米的沙洲坝.据说是当年诸葛亮摆八阵图的遗迹。江心岿然屹立着一块大礁石,万马奔腾似的江水,从四周围向它咆哮冲击,激起千重浪花,回澜万卷,惊涛轰轰似雷鸣,令人有地动山摇之感。老乡说它叫“滟滪堆”,是长江航道上有名的险关。更令人惊叹的是奉节城东长江两岸在立的赤、白二山,顶天立地,悬崖陡壁,好似两扇巨大的石门,牢牢地控制着江山。当地群众豪情满怀地介绍说这就是瞿塘峡口,被称作“夔门天下雄”的地方。古今有多少名人志士曾在这里赋诗作画,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可惜我们这些出征的战士重任在肩,难以在此留恋,4日下午,便依依告别离去。

(四)

奉节西去云阳,被一座大山阻挡。这座山,上坡70华里,下坡70华里。老乡说,爬过这座山,下面就是云阳城。部队指战员们不顾连续行军作战的辛苦,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山顶猛进。最吃苦的是机枪手和炮手们,轻装时减掉了驮马,此时靠人驮肩扛,要把枪身、炮身运过这座大山。他们累得汗流如注,上气不接下气,有的累得晕倒在地,口吐自沫,喘息不已。战友们见此情景,夺过枪炮,连人带炮,前拉后推,战胜了困难。5日夜晚,部队风餐露宿在高高的岩石山上。

6日拂晓,前卫372团抵达峡谷,紧靠江岸的云阳城清晰可见。可是眼前却被一条名叫乌羊溪的江流阻挡着。战斗英雄、团参谋长杨海水卷了卷裤脚,“扑通”一声,跳进江水中。水深流急,寒冷刺骨,杨参谋长在水中扑打着,吃喝着:“跟我来.迅速通过!”千百个指战员紧随着英雄参谋长的背后,互相照顾着涉过齐胸的江水,登上江岸,勇猛地向云阳城冲击。一阵清脆的枪声之后,城内500余名保安队投诚。师指挥所进驻云阳,指挥371团的1个营北去解放川东产盐重镇云安厂。该营俘获保安队与盐鲁300余名。

(五)

国民党川东保安司令兼万县专区专员李鸿熹,眼见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土崩瓦解,人民解放军进逼万县,继续顽抗已无生路,同时经过我地下党的积极工作,于12月2日率两个保安团1000余人离开云阳县境内的双江镇,5时派出其参谋长刘昌言和其子李茂军做私人代表来云阳等候解放军接头,准备投诚。我师指挥所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接见了他们。察明情况之后,立即利用地方电话向双江镇通话。李鸿煮答应带少数随从来云阳我军指挥所谈判商定缴枪与解放万县事宜。

7日上午,李鸿焘一行乘坐木船,悬挂白旗,顺水行舟停靠云阳。我师代师长翟毅东、政委丁国任、参谋长丁学策与机关人员,热烈欢迎李鸿杰等为和平解放万县作出贡献。双方经一个小时谈判,顺利达成协议。决定8日上午我师去双江镇接收人员和武器,并由李鸿煮向万县联系要船7艘来云阳迎接我师部队与运载双江国民党海军,.同心”舰驶来云阳。8日拂晓,师指挥所率领372团登上4艘客轮溯江而上,向万县进发。上午9时50分,川东重镇万县城宣告和平解放。万县城关数万群众及川东游击队与川东地下党组织,聚集在杨家街口码头,锣鼓鞭炮齐鸣,欢呼人民子弟兵的到来,热烈庆祝这座古老山城获得新生。

在我师进军万县的同时,由长江南岸进攻的兄弟部队湖北省军区独立第1师于12月7日解放了忠县与梁平。8日上午,该师师部率1个团同我师齐进万县城。两支兄弟部队会师万县,格外亲切,一片欢腾。

(六)

步兵372团登陆万县之后,稍事休息,即由副师长苏克之、政治部主任汤从列率领,向川北挺进,对敌第127军等部衔尾追击。9日晚在临江镇威逼敌川鄂绥靖第8团1000余官兵全部放下武器,趁势解放了开县县城。至此,肃清了川东万县地区敌人的全部武装力量。372团于11日解放了开江县城。此时,师的后续部队370团1营,2营,371团第1营,陆续由巫山、奉节,经万县抵开县与宣汉,对达县形成了包围。

国民党达县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放六,辖有两个保安团、3000余人,在我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欲战不敢,欲逃无路,欲降又怕。正在踌躇之时,I1日晚,苏克之副师长利用开江县地方电话直接找达县李放六通话,从电话里告诉李次日天明我军将进攻达县,劝告他们停止抵抗,不要逃跑,就地放下武器,争取立功赎罪。李放六接电话前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接电话时心不在焉。当他得知讲话对方是解放军的“苏军长”时,刹那间魂飞魄散,险些吓得掉了话筒(我军进城后从电话员处得知),急忙嗫嗫嚅嚅地说:“是!是!”但这个狡猾的李放六,在我军攻城前还是带着部队逃进山里了。12日,我军解放了川北重镇达县城。达县各界群众于13日召开万人大会,热烈庆祝解放。15日,李放六率部3000余人灰溜溜地返回达县城,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18日,372团追敌至平昌县,适遇由贺龙、周士第等同志指挥的第18兵团进抵巴中县。此时,疲于奔命的敌127军在我前后夹击下,向我第18兵团投降。我师奉二野刘、邓首长命令停止前进,布防于达县、平昌一带构筑工事,防敌由西向东逃窜。这时期四川军阀杨森的两个步兵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我师投诚。

12月31日,师接刘、邓首长电告,成都会战胜利结束。是役,我师在二野刘、邓首长直接指挥下,完成了进军川东、川北的战役任务,共歼敌8600人,缴获轻重武器近万件,解放县城10座、土地2万平方公里。1950年1月下旬,我师将川东、川北防务交由二野第11军接管,之后重返宜昌归建。

发布于 2025-10-20 00:13
收藏
1
上一篇:阿富汗东部惊现IS埋尸坑,至少10名平民遗体惨遭发掘! 下一篇:三国志战略版S5赛季,战法攻略与战术解析,助你称霸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