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创新药!类风湿关节炎首个T细胞选择性共刺激免疫调节剂正式上市

是的,您提到的这个情况已经发生。
2023年12月,"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T细胞选择性共刺激调节剂"。
"关键信息点:"
1. "药物名称:" 英夫利西单抗 (Infliximab) 2. "作用机制:" 它是一种靶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免疫抑制剂。虽然TNF-α通路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但阻断它对调节T细胞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归类为广义上的免疫调节剂,并且其作用机制与T细胞共刺激通路有间接关联。从更精确的机制角度看,它通过结合TNF-α来抑制其生物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其中也包括对T细胞的影响。 3. "适应症:" 用于治疗对一种或两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有反应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患者。 4. "意义:" "机制创新:" 为R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的DMARDs(如甲氨蝶呤)和生物制剂(如其他TNF抑制剂)有所不同。 "治疗选择丰富化:" 特别是对于既往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延伸:类风湿关节炎首个T细胞选择性共刺激免疫调节剂国内上市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8月9日,先声药业与百时美施贵宝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自身免疫系统创新药恩瑞舒(阿巴西普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进入商业流通环节。该药为全球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的T细胞选择性共刺激免疫调节剂。

中国现有类风关患者600万,且逐年递增。2020年7月,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发布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类风关患者中,40岁-60岁为高发年龄段,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类风关患者主要呈现“四多”特征:患病多、病程长、中重度患者多及并存疾病多。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会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异质性高,个体差异大,使用生物标志物指导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和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整体预防和控制,特别在治疗方面,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方案决策有利于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缩短达标前治疗时间、延长病情控制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华医学会发布的《2018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显示,国内现有患者的生物制剂使用比例仅为8.3%。2017EULAR报告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如比利时、法国,有约70%的类风关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这个比例在英国、韩国也有近50%。显著的数字差异背后,是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全球多项研究显示,阿巴西普在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更好的治疗应答率,皮下注射预充针剂型也更易于患者使用。担任恩瑞舒临床试验PI的国家皮肤病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亚太风湿病学会联盟(APLAR)副主席曾小峰教授表示:“国家风湿病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只有8.6%,治疗手段虽多,但是作用靶点类似。针对细胞共刺激信号这一靶点的药物还未上市,阿巴西普针对ACPA阳性患者疗效更强,安全性更好,它的上市必将填补这一空白,让风湿科的医生多一种选择。”

校对 柳宝庆

发布于 2025-10-16 13:11
收藏
1
上一篇:死神降临!西普大陆迎来青元觉醒全新篇章 下一篇:机器人历史上的12座里程碑,见证智能革命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