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日报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4月24日,数十组亲子家庭在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中山法治文化公园附近的空气自动监测站,探究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了解“中山蓝”的奥秘。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1年3月份和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3月份,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九;1—3月,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第十四。“中山蓝”的频频露脸成普惠公平的民生福祉。舒爽、清新的空气后有着环保人怎样的努力,“中山蓝”如何监测?此次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便带市民一探究竟。
“作为我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的站点之一,这个监测数据已接入中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实时对外发布。空气中的污染物都逃不开自动监测设备的火眼金睛。”自动监测站内,市民跟随工作人员参观空气自动监测站全貌,了解环境空气采样过程和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监测方法,更是普及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物产生的原因。随后,亲子家庭还积极参与到科普游戏中,通过猜灯谜、垃圾消消乐、 海洋守护者联盟、小小监测员等互动游戏,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在游戏中轻松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环保知识。
据介绍,路边空气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是评价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来源,中山市路边空气自动监测站建于2014年,于2015年底通过验收并发布监测数据,2020年更新升级由党校路边搬至中山法治文化公园附近。本次活动是站点“换装”后第一次亮相。主办方希望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生动传递生态文明思想,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中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