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常德花岩溪,一步一景的绝美风光,本地人私藏的打卡胜地

常德花岩溪被称为“一步一景”,并且这些小众打卡点深受本地人喜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生态价值:"
"原始森林环境:" 花岩溪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这种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是城市难以比拟的,为游客提供了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绝佳场所。 "多样的景观元素:" 花岩溪的景观并非单调一片,而是包含了山峦、溪流、瀑布、古树、奇石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在空间上分布错落有致,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和动态美感。例如: "溪流瀑布:" 花岩溪溪水潺潺,沿途还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瀑布,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观瀑台瀑布,水流声跌宕起伏,极具听觉和视觉享受。 "古树奇石:" 溪边生长着许多参天古树,形态各异,有的如华盖遮天,有的如龙柱擎天。此外,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如“仙人指路”、“青蛙望月”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山峦叠翠:" 花岩溪四周群山环绕,山峦叠

相关阅读延伸:为什么说常德花岩溪“一步一景”?这些小众打卡点,本地人都常去

花岩溪风景区

一、花岩溪风景区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南常德鼎城区,地处雪峰山余脉,距常德市50公里 。

1、基本概况

(1)面积与生态: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山林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达4.8万个/立方厘米,是天然氧吧。

​(2)景区构成:由中心区、五溪湖、龙凤湖、栖凤山和仙池山五大景区组成,目前开发有18个景点。

2、自然景观

(1)五溪湖 :位于景区入口处,因五条溪流入内得名,蓄水面积9000亩,湖中有“五湖列岛”,春夏时节花红水碧,鱼跃鸟飞,是“中国白鹭之乡”,每年3月到10月,白鹭在此栖息。 

​(2)龙凤湖 :位于景区西南隅,积雨面积44平方公里,蓄水面积2625亩,湖水清澈,两岸树木茂密,湖尾有游泳池,湖中有游艇、木船等,可进行水上游乐。 

​(3)原始次森林 :位于龙凤湖南岸渣子溪,面积270公顷,是千年来未遭破坏的森林,各类植物达300多种,参天古木比比皆是,枝劲叶茂,遮天蔽日。 

3、人文景观

(1)黄冲鹭林 :从景区中心往东不到三公里,被誉为“鹭城”,每年春天,数十万只白鹭在此安家,6月下旬会举行中国湖南花岩溪白鹭节,景区设有观鹭台方便游客观赏。 

​(2)仙池山 :位于花岩溪水发源处,山上有仙池,传说王母娘娘曾在此洗浴,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山顶原有仙池古寺,现建有“慈悲殿”。 

​(3)神公寨 :沿五溪湖大坝往东,原名牛马寨,后因传说改为神公寨,这里是竹的海洋,有观景亭、情侣亭、擂茶馆等。

五溪湖风景区

二、五溪湖风景区

位于湖南常德鼎城区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岩溪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本概况 :五溪湖原为1958年拦截罗家溪、花岩溪等五条溪流修建的中型水库,因此得名。湖区积雨面积23.8平方公里,蓄水面积3900亩,水库大坝长360米,高36.3米,上游有麻家溪隧洞与龙凤湖连通。

​2、自然景观:湖中有十来个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岛屿,号称“五溪列岛” 。最大的乌龟岛面积有20亩,岛上优质油茶成林 。春夏时节,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湖中小岛如绿螺错落,水涌青螺,若沉若浮 。这里还是“中国白鹭之乡”,每年3月到10月,成千上万的白鹭、岩鹭在湖间翩翩起舞,观鹭台是理想的观鸟圣地。

​3、人文景观:五溪湖周边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落,民俗馆里有民间工艺品及旅游产品展销和彩蝶奇石展,还能欣赏到花鼓戏、常德丝弦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此外,湖边有千年古樟,相传为宋朝时期若公老祖移栽,树龄超千年,盘根错节,树荫如盖。

​4、游览信息 :景区免费开放,最佳游览方式是泛舟游湖,包船一天大致需要300-400元。从常德市区经207或319国道到花岩溪景区,乘车约一小时即可到达,交通便捷。

五溪列岛

三、五溪湖风景区的五溪列岛

1、总体概况 :这些岛屿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彼此距离有远有近,错落分布在湖面上。五溪湖原为1958年修建的中型水库,湖面呈燕尾形,从拦水堤到水库大堤纵深有十多里,独特的地形使得这些岛屿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更具韵味。

​2、主要岛屿:最大的岛屿是乌龟岛,面积约20亩 。岛上优质油茶成林,叶色深绿油亮,春夏时节,油茶花开,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景色十分迷人 。此外,还有传说中由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带来的松树种培育成林的青松岭。

​3、景观特色 :春末夏初水位上升时,湖中小岛宛如一颗颗绿螺,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湖面上,水涌青螺,若沉若浮,似动似静,在粼粼碧波与朝曦夕照的映衬下,美不胜收。湖中景色早晚不同,四时各异,荡舟湖上,可饱览湖光山色,享受山间平湖的独特风光。

银盘山

四、五溪湖风景区的银盘山

银盘山位于湖南花岩溪景区五溪湖北岸,神公寨东侧,三面环水。

1、自然景观:这里青山相伴,青松常在,山水清幽,景色宜人。登上银盘山,可面对碧绿的湖水,欣赏灿烂的鲜花、奔泻的山泉、飞动的流云,让人流连忘返。

​2、人文景观:山上建有集品茶、餐饮、游艺、住宿于一体的静亭群落,号称银盘山茶庄。亭阁布局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南方园林特色,是文人墨客著书立说、学者考察研讨、武士练功采气、老人休闲疗养、情侣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清代本地秀才莫伟贤曾留下赞诗一首:“发祥自古号银盘,累世宗灵此地安。”

神公寨

五、五溪湖风景区的神公寨

1、名称由来:神公寨原名牛马寨。传说古时一牛一马在山上建寨为王,寨外修炼成精的大乌龟兴风作浪夺位,牛马二王求救于牛魔大王,牛魔大王将乌龟抛入湖中化成“乌龟岩”,牛马二王为感恩将寨名改为神功寨,后人又改称神公寨。

​2、自然景观:神公寨依山傍水,满山修竹,是竹的海洋。除楠竹外,还有罗汉竹、实竹、凤尾竹等,其中方竹枝干细小,看似圆形,摸起来是方的;拐竹竹节曲曲折折,均为竹林奇观。

​3、人文景观:神公寨上建有观景亭、情侣亭,设有擂茶馆,供游客休息、品茶、欣赏风景。山脚下有钓鱼台,湖中有花船游艇,游客可在此享受钓鱼、水上游玩等乐趣。

黄冲鹭林

六、五溪湖风景区黄冲鹭林

1、位置信息:从花岩溪景区中心往东不到三公里,在黄冲、木山岭一带。

​2、白鹭栖息地:这里被誉为“鹭城”,每年春天,数万只白鹭从南方飞来,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10月份又飞往南方越冬。到了繁殖季节,林海树梢白鹭成群,仿佛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场面十分壮观。

​3、白鹭种类与习性:在花岩溪栖息的鹭有多种,如白鹭、牛背鹭、池鹭等,其中白鹭较为常见。这些鹭毛色大多为白色,也有部分颈部有紫色羽毛、背部有棕色羽毛或羽毛呈灰褐色。鹭喜欢群居,常把窝搭在很高的树上,以小鱼为食,它们静处安家、远处觅食。

​4、生态环境优势:黄冲一带是一片杉树林,又紧靠龙凤湖,森林茂密,水域广阔,能为白鹭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栖息场所,是白鹭理想的生存环境。

​5、观鹭体验:景区在离黄冲不远的地方专门修建了观鹭台,方便游客观赏白鹭。游客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时常能看到白鹭在头顶上无声地飞翔,还能听到它们欢快的鸣叫声,仿佛置身于“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画卷中。此外,每年6月下旬,这里还会举办中国湖南花岩溪白鹭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花岩溪风景区的龙凤湖

七、花岩溪风景区的龙凤湖

1、基本概况

(1)位置与形成:位于景区西南隅,原为官冲坪里一小湖,1958年冬修建逆江水库将其包容,后水库改名为龙凤湖。

​(2)水域面积:积雨面积44平方公里,蓄水面积2625亩,水库大坝在浪岭山下,长220米,高38.3米,十分壮观。湖东麻家溪有隧洞长652米,与五溪湖相通。

2、自然景观

(1)湖光山色 :湖水透明清亮,两岸树木茂密,水绕山转,景色扑朔迷离。湖面开阔,四周青山环绕,倒影如画,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2)动植物资源:这里是植物爱好者的乐园,可能发现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等国家保护植物。同时,龙凤湖也是白鹭等鸟类的栖息地,清晨可登上观鹭台,看成千上万的白鹭从栖息地起飞,场面极其震撼。

​(3)特色体验:“龙凤湖行船”是独特体验,乘船通过两湖之间约600多米的人工隧道,光线由明转暗再转明,仿佛穿越时空。此外,湖上常有渔民作业,是拍摄“渔舟唱晚”意境的绝佳地点。

3、人文景观

(1)传说故事:相传一姓谢外地人在此建房安家,其女因在仙池洗浴后变得美丽,被选进宫立为皇妃,谢家成皇亲国戚,人们便把谢家住过的冲叫官冲,旁边的湖取名龙凤湖。

​(2)古风民宅:在龙凤湖附近的村落,保留着一些古朴的农家宅院,青砖黛瓦,很有韵味。村口或屋旁,常能见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是历史的见证者。

原始次森林

八、龙凤湖景点的原始次森林

位于龙凤湖南岸渣子溪,面积达270公顷,是一片千年来未遭破坏的森林。 

1、植物资源丰富:这里是植物的王国,各类植物达300多种。既有松、杉、樟、竹等常见树种,也有银鹊、水杉、银杏、杜仲、厚朴、乌药等30种名贵珍稀植物,还有300多种中药材,森林中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尽显大自然的生机与繁茂。

​2、动物种类繁多:原始次森林也是动物的乐园,有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金钱豹、穿山甲、水獭、红腹锦鸡等常在林中出没,林间还能听到画眉、鹧鸪、斑鸠等各种鸟类的鸣叫,呈现出莺歌燕舞、百鸟争鸣的景象。

​3、自然风貌原始:这片森林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参天古木比比皆是,枝劲叶茂,遮天蔽日,奇美挺秀,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能给人带来寻古探幽的独特体验。

龙凤湖的观舟峰

九、龙凤湖风景区的观舟峰

1、名称由来:位于龙凤湖东北岸,相传明代当地谢家女儿选为皇妃后,回乡省亲时曾登上此山观看湖里划舟戏水,因此得名观舟峰。

​2、自然景观:登上观舟峰可俯瞰众山,山上苍松翠柏繁茂,奇花异草众多,森林葱郁,如澎湃海潮。山下龙凤湖宛如晶莹镜子,平铺于茫茫林海之上,阳光照耀时,湖面碧波荡漾,闪耀五彩光芒,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色十分迷人。

​3、人文景观:观舟峰下有古墓群,众多古代亡人长眠于此,青山碧水相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历史氛围,也体现出这里是一方风水宝地。

4、名称由来:相传明代时,花岩溪当地谢家的女儿被选为皇妃 。后来,她回乡省亲,曾登上龙凤湖东北岸的这座山峰,观看湖里划舟戏水的场景,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便将此山命名为观舟峰 。

古风民宅

十、花岩溪风景区古风民宅

常德花岩溪风景区的古风民宅主要分布在龙凤湖大坝附近及景区内的村落中,具有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1、建筑风格 :民宅多为明清风格的木质青瓦房,一律是桐油木屋,盖小青瓦,古香古色。其结构多为“四封三间一偏房—抹角”木制结构,具有典型的江南山中民居特色。 

​2、内部设施:民宅内部保留了许多传统元素,原木做的柱、梁、瓴子、墙、桌、椅和架子床等,充满古朴质感。每间住宅的堂屋或厨房里,都设有一个火塘,上面悬挂着一口吊锅,火塘里烟火终年不熄,既可供取暖,又可用于烹饪。

​3、周边环境 :民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大山怀抱,沟壑纵横,自然风光优美。部分民宅还靠近溪流,能听到潺潺水声,如世外桃源一般。

​4、民俗文化 :这里民风古朴,山民热情好客,游客到此做客,主人会捧出飘香的擂茶招待,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乡土人情。

5 、代表宅院 :位于花岩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李孝定故居是较为知名的古风民宅之一。此宅始建于光绪初年,占地3778.18平方米,三进一堂,八楼二厅,共105间,36天井,每栋楼房都有雕花栏杆连通,四周砌有青砖围墙,整个院落布局合理,环境幽雅。

龙凤湖麻家溪

十一、龙凤湖风景区麻家溪

1、地理位置:位于龙凤湖的北码头,离集镇2公里,是花岩溪游览的重要节点。

​2、交通连接:湖东麻家溪有一条长652米的隧洞,连通龙凤湖与五溪湖,方便游客在两个湖泊之间游览。

​3、自然景观 :麻家溪依山傍湖,山上树木葱翠,林中鸟声悦耳,溪涧流水淙淙,开不败的鲜花飘香溢彩,景色如诗如画,游客可在此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4、配套设施 :码头附近设有擂茶馆、娱乐宫和商店等设施,游客可以在此品尝擂茶,参加游艺活动,或购买纪念品

仙池古寺

十二、花岩溪风景区仙池古寺

1、地理位置

仙池古寺所在的仙池山位于常德市鼎城南部山区,与安化接壤,属雪峰山余脉,海拔344.5米,是花岩溪群山拱秀的中心山峰,距花岩溪景区中心约两公里。

2、历史渊源

仙池山原有小庙,始建时间无考。元季,谢氏自外地迁来仙池山下,谢女成妃,谢氏将仙池山小庙改成家祠。明季莫季两姓兴起,谢氏渐衰,废其家祠,由三溪(莫家溪、花岩溪、森家溪)人倡修仙池寺,入清以后两度重修,嘉庆二年完善全寺规模。文革期间,古寺被毁,现存古碑一截,碑文标题为《续桃花源记》,残存部分文字记载了仙池山的名称由来及与桃花源的关系。

3、寺庙现状

如今,当地群众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木质结构的“慈悲殿”,正面供着观音大师的金身塑像。寺旁有一棵五百年的桂花树,每年开花时芬芳四溢。

4、仙池古寺传说故事

(1)王母娘娘洗浴传说 :

传说西方王母娘娘到东海蓬莱去,路过仙池山,见山中景色秀丽,便落下休息。她用金钗挖了一个池子进行洗浴,洗罢便在山上的桂花树旁休息。这个池子就是仙池,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据说洗过仙池的水,百病不生,因此每年有很多人来此洗浴,并用水壶把池水带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

​(2)榨笋起源传说 :

相传仙池古寺的榨笋起源于这里。山民们的祖先因为战乱南迁至此,寺庙里的僧人在接济他们之外,还传授了榨笋之法,让食粮不足的移民得以熬过最困难的时期,在这片山林中繁衍生息。

花岩溪风景区仙池山

十三、花岩溪风景区仙池山

1、地理环境

仙池山地处常德市鼎城南部山区,与安化接壤,属雪峰山余脉,海拔344.5米,是花岩溪群山拱秀的中心山峰,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2、自然景观

(1)仙池 :位于山顶,呈长方形,约30平方米大小,水草飘拂,清澈透明,具有“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的特点。 

​(2)植被:山上植被丰富,盘山公路两旁翠竹成片,古木杂出,藤似悬蛇,还有奇花异鸟,纷呈并出。仙池前面有一棵500多年历史的桂花树,每年开花时芬芳四溢。

3、人文景观

(1)仙池古寺:山顶原有仙池古寺,山门上曾悬有楷书金字匾额“仙池古寺”,建筑古朴,香客不断,后在“文革”中被毁。2000年,景区按原貌重修了古寺,并加修了观音堂和知客室。 

​(2)历史传说:相传西方王母娘娘曾路过此地,用金钗挖池洗浴,仙池因此得名,洗过仙池的水会百病不生。还有传说尧舜时代,善卷先生指点失明老人饮用仙池水复明,且仙池水曾在大旱时被用来祈雨成功 。

仙池山仙池

十四、仙池山的仙池

1、基本概况 :仙池呈长方形,长约十多米,宽四五米,面积约30平方米。池水清澈透明,水草飘拂,具有“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的特点。

​2、历史记载 :《武陵县志·地理志·山川志》载:“仙池山县南百二十里,池四时不涸。” 道光中里人修寺时,于土中得残碣,字迹剥落,才可辨认,其文曰:“仙池山沿水溪入三四十里,林尽水源,山顶有池,故名。或谓仙池山即桃花源也。”

​3、传说故事 :相传西方王母娘娘到东海蓬莱去,路过仙池山,见山中景色秀丽,便落下休息,并用金钗挖了一个池子进行洗浴,洗罢便在山上的桂花树旁休息,仙池因此得名。据说洗过仙池的水会百病不生,所以每年有很多人来此洗浴,并用壶把池水带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仙池之名也由此传开。还有传说尧舜时代,善卷先生指点失明老人饮用仙池水复明,且仙池水曾在大旱时被用来祈雨成功,被当地人视为神水。

仙池古仙人桥

十五、仙池山仙人桥

1、自然特征:仙人桥由一巨石横跨溪流两边形成,桥上竹根错节,两边野草披挂,充满自然野趣。桥的具体尺寸暂无权威数据,但从一些描述可知其为天然石桥,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

​2、周边景观:仙人桥旁边有座仙人岩,高约丈余,天晴时站在仙人岩上可看到远处山上的仙池古寺和群山叠翠的美景,与仙池山的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3、游览体验:丰水季节,桥后山上会跌落一道小小瀑布,从桥下穿过,此时桥面湿滑,攀爬需注意安全。游客可以站在桥上,感受大自然的雄壮,也可通过无人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仙人桥的美景。

十六、仙池山连理桂花树

1、基本概况:连理桂花树位于仙池古寺山门处,树龄已有580多年历史。其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亭亭如盖,每年开花时,金黄的桂花挂满枝头,芬芳四溢,香气可弥漫整个仙池山区域。

​2、传说故事: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这棵桂花树的浪漫传说。明朝正德年间,一位自称常德府武陵朱氏的私塾先生与富家小姐相爱并一同返乡成亲,然而小姐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置身荒山野林,唯有一棵参天株树。后来“朱先生”托梦给小姐,告知自己是株树幻化成人,因道行不够被法海打回原形。万念俱灰的小姐来到仙池古寺削发为尼,死后变成了仙池古寺中的一株桂花树,而她的头永远向东南方向张望着“朱先生”受难的地方,这棵桂花树也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意义。

怪石沟

十七、仙池古怪石沟

1、溪水景观:岩缝石隙的山泉以及幽谷下的潜流,汇成一泓碧绿的溪水,清亮的溪水沿沟流淌,时而涓涓细流,发出叮咚的响声,时而从悬崖上奔泻而下,声如洪钟。

​2、怪石景观:怪石沟内怪石嵯峨,野趣横生,为花岩溪又一奇观。这些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大象的鼻子,被称为象鼻岩;有的像巨大的青蛙,即蛤蟆岩;有的像豹子头,名为豹子岩;还有的像一对情侣相偎在一起,叫鸳鸯岩;有的像金鸡傲立,称金鸡岩;有的像犀牛望月,叫犀牛岩等,仿佛一座天然的奇石公园。

​3、整体氛围:怪石沟四周植被丰富,环境清幽,漫步其中,既能欣赏到奇特的石头景观和清澈的溪水,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核桃沟

十八、花岩溪风景区核桃沟

1、名称由来 :核桃沟长约七八里,因满沟生长着野生核桃树而得名。

​2、自然景观:沟内景色秀丽,竹翠松青,径幽香远,溪流潺潺,雀鸟戏枝。进沟不远处,有一道十多米高的瀑布,瀑布直泻而下,水花四溅,在阳光照耀下会现出七彩虹。沟的源头处有一道千余米长的石壁,突兀于山腰,如卧龙盘踞,被称为白龙壁,据说在太阳照射后的月夜,白龙壁会有银光闪耀,神秘莫测。

​3、传说故事:相传孙大闹天宫时,在蟠桃园抢夺仙女篮子里的核桃,因核桃壳坚硬啃不动而随手丢弃,这些核桃落到九龙山,便长成了满沟的核桃树。

十九、花岩溪风景区跃进湖

1、基本概况:位于五溪湖东北处,与五溪湖首尾相连,同居枉水西源干流。积水面积12.5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700万立方米,蓄水面积4590亩。水库大坝在栀子岗处,长263米,坝高25米。

​2、自然景观:湖水清澈,傍晚时分,在好天气的情况下,湖面波光粼粼,碧蓝如镜,青山倒映其中,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景色迷人。湖畔山上种有雪梨、蜜柚、板栗、柑桔等20多种时鲜水果,还有上万亩楠竹,深秋时节,成熟的桔子挂满枝头,金光闪闪,芳香袭人。此外,湖中的小岛是白鹭等鸟类的栖息地,清晨可见白鹭纷飞的景象。

​3、功能作用:是一座中型灌溉型水库,也是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等功能,能安全保障周边乡镇的人畜饮水,保证粮食生产用水。

​4、旅游配套:周边有麓水山庄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游客可以在此泛舟湖上,欣赏自然风光,还可在规定区域内进行休闲垂钓,感受宁静的度假时光。

民俗文化村

二十、常德花岩溪风景区民俗文化村

位于龙凤湖的官冲,是花岩溪景区的休闲娱乐中心 。

1、地理位置:民俗文化村附近有大型停车场,交通便利。这里青山环抱,水道弯弯,山色湖光相映,风景如画。

​2、建筑风格:民俗文化村拥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落,翘角飞檐,古色古香,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3、功能设施:建筑群落中有茶楼、酒店、快餐厅、旅社及民俗住宅,能够满足游客的餐饮、住宿等需求。民俗馆里有民间工艺品及旅游产品展销和彩蝶奇石展,游客可以在这里选购特色纪念品,欣赏精美的工艺品和奇特的彩蝶奇石。

​4、民俗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村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游客可以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花鼓戏、常德丝弦、渔鼓、民间歌舞等,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此外,这里还设有大量参与性项目,如做竹器、打草鞋、纺纱、织布、推磨、碾米、刺绣、针织等,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的农耕和手工艺活动。

​5、周边配套:民俗文化村一侧是龙凤湖游船码头,游客可以登上豪华的龙凤湖游船,饱览龙凤湖的秀丽风光。游船码头上面还有水上乐园和天然游泳池,水上乐园有竹筏、碰碰船、钓鱼台等游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

插角山

二十一、花岩溪风景区插角山

1、基本概况:插角山系雪峰山余脉,主峰插花岭海拔716.2米,是鼎城区最高峰。其南麓属安化县,西北麓属桃源县,东北麓属鼎城区,因三县(区)各插一角而得名。

​2、自然景观:插角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山顶视野开阔,可饱览群山连绵之美,俯瞰闪光的湖水、蜿蜒的溪流、错落的村庄和纵横的阡陌 。山腰有瀑布,白花花的水从高处溅落,在山势平缓处形成溪流。每年春天,数万只白鹭在此栖息繁衍,林海树梢白鹭成群,如鹅毛大雪点缀山林。此外,山中还有原始次生林,生长着众多珍稀物种。 

​3、人文景观:昔时山顶有插角殿,由三县合修,规模宏大,殿内有48块石碑,曾辖附近三县48寺,今庙宇虽毁,故址犹存,“无量功德”“三县合修”“武陵众修”三块碑文仍残留 。山腰的五溪谷有“善卷洗耳”组雕、善卷文化墙,相传远古时期善卷辞帝不受,归隐于插角山,这里是“善卷洗耳”典故的流传地之一。此外,山顶还建有善卷祖祠、善卷衣冠冢等纪念设施。

4 、插角山景点

1️⃣插角殿遗址 :昔时山顶有插角殿,由三县合修,规模宏大,殿内有48块石碑,曾辖附近三县48寺。今庙宇虽毁,故址犹存,“无量功德”“三县合修”“武陵众修”三块碑文仍残留。

​2️⃣善卷文化纪念设施:在插角山,有李子英先生主持修建的善卷祖祠、善卷衣冠冢、插合宝殿等纪念设施。相传远古时期善卷辞帝不受,归隐于插角山,这里是“善卷洗耳”典故的流传地之一。

​3️⃣五溪谷:位于插角山山脚,有“善卷洗耳”组雕、善卷文化墙,游客可在此聆听善卷洗耳的典故,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4️⃣野生樱花林:延绵于花岩溪高峰村袁家洞一条20里的山路旁,自然生长着成片的野生樱花,每年3月至5月间,樱花盛开,粉嫩清美,游客可在此欣赏到樱花海洋的美景。

​5️⃣乌龙井 :位于山南,泉水甘甜,沁人心脾,传说饮用此水可带来好运。

​6️⃣山顶观景台 :站在插角山顶,可饱览群山连绵之美,俯瞰闪光的湖水、蜿蜒的溪流、错落的村庄和纵横的阡陌,将鼎城、桃源、安化三县的风光尽收眼底。

二十二、花岩溪风景区胜公寨

胜公寨位于湖南花岩溪景区东北部

1、基本概况:原名胜公山,海拔207.1米,地势险要,常为兵家所争,后更名为胜公寨。山北有跃进湖,山南有五溪湖环绕,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景观:山上竹林茂密,浓荫掩映,风光绮丽。登山眺望,近处可看到碧绿的湖水和湖中青螺似的小岛,远处可隐约看到常德古城,景色如画。

​3、历史文化:山顶曾有寺庙,清代以来,曾三次在此建寺。清道光年间建寺后,清兵恐为太平军所得,将寺毁灭。同治六年(1867年),当地乡民又集资建寺,寺前有戏台。民国七年(1918年),寺为匪据,后来冯玉祥率部剿匪时又将寺焚毁。此后第三次建寺,因管理不善,年久失修而于抗日时期自行倒塌,现在山顶寺和戏台原址尚有遗迹可寻。

花岩溪风景区狮子岩

二十三、花岩溪风景区狮子岩

-1、基本概况 :位于景区南端虎形山东侧的轿顶山,是一道兀立山腰的岩墙,因形状如狮而得名。狮身高5.3米,长19米,宽1-2米,尾巴是一块十多吨重的长方条石,斜倚在狮身背部。

​2、民间传说 :相传天宫中狮虎二位劣神因违犯天规被逐出天庭,虎神化成虎形山,狮神变成狮子岩。狮神下凡后仍不思悔改,常糟蹋庄稼,玉帝委派雷公严惩,清道光年间,一声霹雳削掉狮子的双耳和下颚,斩断其尾巴。此后狮子改邪归正,为民造福,当地乡民将子孙拜寄给狮神,每年正月还会来此烧香挂红,祈求平安。

​3、观赏特色 :狮子岩地势高峻,登岩鸟瞰,近可看见仙池山、龙凤湖,远可遥望常德城。入夜,常德城区的灯光闪烁,恰似天上繁星。倘遇雨后初晴,云涛从山麓涌起,山头像在海中浮动,仿佛置身仙境。

花岩溪风景区九龙山

二十四、花岩溪风景区九龙山

1、基本概况 :位于花岩溪景区南端,因九峰并峙若九龙腾飞而得名。此山绵延四十余里,主峰海拔516.4米,山势险峻,扼常德、桃源、安化三地要冲,枉水源出其下。

​2、自然景观 :山上植被丰富,周围为低山丘陵地,常绿阔叶林集中连片,楠竹、杉木居多,珍贵树种有伯乐、银杏、香果等。登上峰顶,几百座峰峦如波涛汹涌,蜿蜒起伏。雨过天晴时,云雾缥缈,山峰时隐时现,云海变幻万千。秋季,火红枫叶点缀其间,五光十色。冬季冰封雪飘后,遍山银装素裹,呈现出“千仞琼雕”的奇观。

​3、人文景观:山上的九龙观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三十二洞天的道观,有湘西道家第一观的荣称。道观始建于唐德宗年间,有形似故宫的真武殿、九龙相聚的九龙壁以及玉皇楼、观音殿等特色建筑,共有殿堂4751平方米。1934年贺龙率军途径九龙山,在古崖壁上留下“江山如画”的墨宝。 

​4、相关传说:据传九龙山原名十龙山,远古时,常德德山老虎潭老龙的十个儿女在此戏耍,后有一龙离去,此处剩下九龙,山因此得名。九龙所藏之井穴被称为神龙井,传说井内之水清凉甜美,饮之可除病消渴。

九龙山九龙观

二十五、九龙山九龙观

1、历史渊源 :九龙观始建于唐德宗年间(公元780年前后),据闻此山左右有青龙白虎,前有龟蛇二山,被当地百姓视为圣地。文革期间,庙宇被毁,1987年,由李嘉志道长主持复建,1992年10月,报请省宗教局同意,批准开放。

​2、建筑布局:道观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道教建筑的精髓,有形似故宫的真武殿,庄严肃穆,彰显着皇家风范;有九龙相聚的九龙壁,栩栩如生,仿佛九条巨龙即将破壁而出。还有玉皇楼、观音殿、三清殿、钟鼓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山头,由一座气势雄伟的天桥连接,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3、文化底蕴:九龙观据说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三十二洞天的道观,有湘西道家第一观的荣称。观内保存着大量的道教文物和古籍,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1934年贺龙率军途径九龙山,在古崖壁上留下“江山如画”的墨宝,为其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4、自然环境:九龙观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古树参天,苍苍郁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站在九龙山山端,抬眼望去,郁郁葱葱,侧耳倾听,林涛阵阵;闭目呼吸,茶香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5、宗教活动 :九龙观至今晨钟暮鼓,木鱼声声,香客不断,香火旺盛。每年正月初九的庙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工农商贾上万人云集于此,或拜神,或交易,还有杂耍小戏等表演,热闹非凡。

花岩溪风景区栖凤山

二十六、花岩溪风景区栖凤山

1、名称由来:据传因“青山落凤”而得名,又有一说称其原名七峰山,清同治年间山上修寺,因寺名改山名为“栖凤”。

​2、地理位置:位于鼎城西南,矗立在罗家溪上端,东抵沧山乡的九龙、唐家溪、大冲等三村,南接仙池山村,西连花岩溪村,北临五溪水库,东北以杨公寨为界相邻港二口乡的铁山坪。

​3、自然景观 :山上古木参天,流泉飞瀑,沿着龚家洞飞泉旁的游步道拾阶而上,可见树荫密布,泉水叮咚,虫鸣鸟叫,景色宜人。 

4、 人文景观:栖凤山村有一块雕刻于清朝乾隆59年的“体示公议约款”石碑,刻有10条约款,涉及公议事务、民间习俗、扶贫济弱等方面,传承至今,对村民的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千年古樟,树高27米,冠幅22米,树身直径达177厘米,需5人联手才能抱住,且一树生五崽,景观奇特 。

千年古樟

二十七、栖凤山村千年古樟

1、基本概况 :位于鼎城区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栖凤山村,树高27米,冠幅22米,树身直径达177厘米,需5人联手才能抱住,树龄超过1000年。

​2、历史传说 :据当地的地方志《花岩溪林志》记载,相传永乐年间流亡的建文帝路过此地,大发“此树如盖矣”的感慨,可见在明朝时这棵樟树就已经很硕大了。

​3、奇特景观 :树身有杂刺树、蜡树、青叶树、女贞树等紧紧连体生长,还寄生有灵芝草和灵芝菌,形成了一树生五崽的奇特景观,更为称奇的是,高达数米的树干之上,竟然长有一棵高近1米的棕树。

​4、药用功效与文化意义 :樟树本身具有很强的药用功效,其树材及枝叶均可提取樟脑及樟油,叶片上的抑菌物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比一些普通药材还强。而古樟上生长的灵芝集合了樟树和灵芝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杀虫消炎及止痛等效果。因此,当地不少居民将其视为“神树”,不定时地前来膜拜,树下摆放的香炉也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5、保护情况 :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村民们为保护古樟,每天晚上派人轮流守护,反对将其砍伐炼钢。古樟出名后,有人想高价购买,也被乡民拒绝。2009年,因古樟倾斜生长导致根部土壤松动,花岩溪管委会采取了应对措施,附近村民还自发组成了古樟保护队,每天轮流帮古樟清理卫生、整理枯叶、灌水巡视等

“体示公议约款”石碑

二十八、“体示公议约款”石碑

1、基本概况 :石碑位于栖凤山村,雕刻于清朝乾隆59年,高约79公分,宽44公分,厚7公分。石碑上方刻着“体示公议约款”几个大字,从右至左刻着10条约款,共337个字,少数字迹已模糊。

​2、主要内容 :条款内容涉及公议事务、民间习俗、扶贫济弱、斥恶扬善、农林生产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第四条规定境内老弱乞人,在村民家中红白喜事时可给予一定照顾,如老弱给钱三文,但强悍乞丐、长袋流民则一粒不给,同时明确红白喜事不能大操大办,要做到既不失体面又不奢侈浪费;第七条规定境内树木如干枯,概而不许砍伐,违者罚处,对于偷堆柴、杂子、园篱等项,则加倍罚处。

​3、历史意义 :在官府鞭长莫及的偏远地方,该石碑以村为单位制定地方性约定,规范了村民的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理规矩,记录了花岩溪人以德为重、团结务实、积极进取的持家治村方略,是先辈们留给子孙珍贵的精神财富。

​4、现代传承 :2010年8月,以这块古老石碑内容为蓝本制定的《栖凤山村村民自治章程》正式订本通过,从村民的衣、食、住、行,到家庭管理、子女教育、邻里关系等具体扩展为5章71条,成为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继续指引当地村民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二十九、描写花岩溪风景区的句子

1、万山深处润烟霞,安步相携自当车。 乞取仙池甘露浆,杨枝洒遍白莲花。

出自赵必振的《登仙池山》,描绘了花岩溪仙池山深处烟霞润泽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师生漫步山间的悠然心境。

​2、鹭舞花溪风写意,云遮凤尾雨弹筝 。出自佚名的《七绝·花岩溪》,通过描写白鹭在花溪中飞舞、风雨中凤尾竹摇曳的景象,展现了花岩溪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3、花岩溪兮,湘之玉璧。

出自刘明的《花岩溪》,将花岩溪比作湖南的玉璧,生动地形容了其珍贵而美丽的特质。

​4、满目千山翠,明湖隐落中。

翩翩仙鹤舞,冉冉野花风。

出自曾凡荣的《花岩溪》,描绘了花岩溪千山翠绿、湖水隐现、仙鹤飞舞、野花摇曳的优美景色。

​5、石垣盘翠接苍穹,烽燧残碑记旧功。 古钟一击云翻涌,林海千层风自通。

出自佚名的《咏花岩溪南长城》,刻画了花岩溪南长城蜿蜒于翠谷、古钟敲响时云海翻涌、林海随风涌动的壮观景象。

发布于 2025-10-01 02:13
收藏
1
上一篇:免费沙滩狂欢!珠三角这些“马代”平替,暑假一起来打卡 下一篇:深圳盐田“双拥号”客轮启航三周年庆典,载誉前行,接待游客突破32万,共筑军民融合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