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卷AI发布,程序员连肝代码7小时不歇,饭碗不保的恐慌来袭?

"史上最卷AI发布"这个说法可能是在形容某个AI系统或技术的发布过程非常艰辛和复杂,这通常涉及到大量的编程、测试和优化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可能会非常大,他们需要长时间工作以确保AI系统能够按照预期运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程序员的需求仍然很高。AI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编程和工程工作,因此程序员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职业。
不过,随着自动化和AI技术的发展,一些重复性和常规性的编程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这可能会对一些程序员的工作产生影响。但是,这也为程序员提供了机会去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总的来说,虽然"史上最卷AI发布"可能会给程序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失业的风险。相反,这表明了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程序员这一职业的持续需求。

相关阅读延伸:史上最卷AI发布,连肝代码7小时不停,程序员或将饭碗不保?

办公室里,一程序员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发愁,这个复杂的系统重构任务已经困住他好几天了。

就在这时,他打开了最新的GPT-5-Codex工具,输入指令后喝了杯咖啡。

等他回来时,屏幕上的代码正在自动优化,这个AI工具已经独立工作了7个小时,把原本需要一周的重构任务完成了大半。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OpenAI最新发布的GPT-5-Codex的真实能力。

9月16日,这款专门为编程优化的AI模型正式登场,给原本被Anthropic垄断的AI编程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过去一年多,Anthropic的Claude系列在编码场景几乎没遇到对手。

从去年6月的Claude3.5Sonnet,到今年2月的3.7Sonnet,再到5月的Claude4,Anthropic凭借这些模型一路高歌猛进。

公司营收飙升到50亿美元,其中10%来自ClaudeCode,市值更是冲到1830亿美元,单是增长部分就有1220亿美元。

现在,OpenAI带着GPT-5-Codex回来了,这个GPT-5的变体模型在代理编码基准测试中表现抢眼,特别是在SWE-bench上拿到了74.5分,几乎追上了GPT-5thinking在477子集上的74.9分。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持久力——能连续7小时专注完成复杂的代码重构任务,这在以前的AI模型中从未见过。

GPT-5-Codex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根据任务难度调整“思考”节奏,简单的问题秒级响应,复杂的任务能沉下心来长时间处理。

OpenAI的工程师Thibault Sottiaux解释说,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合作者,既能快速简单问题,又能接手棘手任务持续推进。

为了让这个强大的AI模型真正好用,OpenAI打造了一整套工具链,从终端里的CodexCLI,到改名后的CodexCloud,再到VSCode的IDE扩展,短短2.5周安装量就突破80万。

还有GitHub上的代码审查机器人,形成了覆盖各种编程场景的工具矩阵。

这种"AI大脑+操作界面"的组合很关键,就像再聪明的大脑也需要灵活的身体,GPT-5-Codex通过这些工具能真正“动手”写代码、调程序。

OpenAI内部曾经有个叫“10X”的工具,就因为能让工程师效率提升10倍而得名。

这场反击早有铺垫。OpenAI其实是AI编程的开拓者,2021年推出的初代Codex催生了全球第一个AI编程工具GitHubCopilot,现在还有182位开发者在持续为它贡献力量。

GPT-3更是启发了后来的vibecoding创业潮。只是中间一段时间,Anthropic的Claude系列后来居上。

GPT-5-Codex的出现改变了竞争格局,最明显的是代码审查环节,过去自动审查工具常被当作“噪音”忽略。

但现在的AI审查能深入理解开发者意图,检查依赖关系,找出连资深工程师都要花几小时才能发现的问题。

OpenAI内部试用时,当这个工具暂时下线,团队都觉得像失去了安全网,有工程师在发布IDE扩展前一晚提交25个PR,全靠它找出问题,第二天发布的版本几乎零bug。

实际使用中,开发者的工作方式在改变,以前用AI调试要复制粘贴大量代码片段和错误信息,现在GPT-5-Codex能自己找上下文、推理问题。

在GitHub上@Codex,说句“修这个bug”,它就能在云端独立完成任务,终端适合快速生成小应用,IDE则方便精细编辑,AI能根据不同场景切换工作模式。

对普通开发者来说,这是个学编程的好时机,OpenAI团队里就有工程师靠Codex快速掌握了原本不熟悉的Rust语言。

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在旁边指导,AI会提醒用JSON序列化库,而不是自己发明分隔符这种容易出错的方法。

但前提是你得有扎实的基础,能设计合理架构,再让AI帮忙填充细节。

从数据看,市场对GPT-5-Codex的接受度很高,上线后使用量增长超过10倍,老用户也用得更频繁,处理的任务也更复杂。

OpenAI把它纳入Plus和Pro套餐,让更多人能用得起这个强大工具,更难得的是,在能力提升的同时,价格反而比GPT-3时代更低,o3模型甚至降价80%。

这背后是AI编程正在进入“代理时代”未来可能是成百上千万个AI代理在数据中心工作,人类只需要监督和引导。

但这也带来新问题,比如怎么管理这些AI写的海量代码,怎么确保安全,OpenAI在CodexCLI里设置了沙箱模式,默认不让AI随意修改文件,需要时再逐步开放权限。

长远看,AI不会替代程序员,而是把人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像OpenAI联合创始人GregBrockman说的,他现在更愿意花时间思考架构,而不是在代码库里找功能点。

编程的门槛会降低,但对架构设计、问题分析的要求在提高。

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代码迁移成本可能降低一半,迁移数量可能增加十倍,那些困在COBOL等老旧系统里的遗产代码,有望通过AI获得新生。

安全补丁、自动化测试、甚至生成新工具,AI能接管的工作会越来越多。

当然挑战也存在,最明显的是算力需求,未来可能每个人都需要专属GPU运行个人AI代理,全球可能需要近100亿个GPU,现在还差得远。

这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基础设施问题。

这场AI编程的竞争才刚刚开始,Anthropic不会坐视不理,谷歌的Gemini也在虎视眈眈。

但最终受益的是整个行业和所有开发者,就像汽车行业的竞争最终带来更好的交通工具,AI编程的比拼会让写代码变得更高效、更简单。

对程序员来说,与其担心被替代,不如学会和AI协作,未来最抢手的技能可能不是写代码的速度,而是指挥AI团队的能力。

GPT-5-Codex的出现,只是这场变革的一个里程碑,后面还有更多可能性在等着我们。

发布于 2025-09-30 15:12
收藏
1
上一篇:金庸笔下内功心法盘点,九阴真经跌落前三,葵花宝典荣登榜单 下一篇:一位工程师的七年心路历程,探寻“好代码”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