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奇遇记,忆寻隐身草,揭秘神秘隐身术往事

这是一个关于忆少年寻找隐身草往事的故事:
"隐身草的回忆"
忆少年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阳光炽烈、蝉鸣聒噪的夏日午后。那时的他,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八岁男孩。而整个夏日最炽热的梦想,便是找到传说中拥有神奇力量的隐身草。
这个传说,是他从村里最博学的张爷爷那里听来的。张爷爷总是摇着蒲扇,坐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用沙哑却充满魔力的声音讲述各种奇闻异事。隐身草,据说是生长在迷雾森林深处的一种奇异植物,叶片呈半透明的银灰色,一旦触碰,就能让触碰者暂时隐形。那简直是每个孩子,尤其是像忆少年这样调皮好动、总想偷偷做点“坏事”的男孩的终极目标。
从那天起,“隐身草”就像一颗种子,在忆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疯狂地搜寻关于隐身草的蛛丝马迹。他会翻遍家里的旧书,对着地图上标示不清的“迷雾森林”区域指指点点;他会缠着张爷爷问个不停,直到张爷爷也觉得不耐烦,只留下“心诚则灵,但要小心森林里的危险”的忠告。
“拿到隐身草就可以隐藏自己。”这句话成了忆少年心中最简单的公式,

相关阅读延伸:“拿到隐身草就可以隐藏自己”,忆少年寻找隐身草往事

夏天,楚国的一位书生一直在树下寻找捕蝉的螳螂。他读《淮南方》时,看见书上有个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他想,螳螂躲在树叶后捕蝉,蝉却不知不觉,大概率是这树叶可以隐形啊,这不就是自己找了许多年没有找到的隐身草吗。他开始寻找那片为螳螂隐形的叶子……

看到《古小说钩沉》中的这个故事,我想起小时候寻找隐身草的往事。

狗尾巴草、车前子、马鞭草、马食菜、灰灰菜、蒲公英、蓍草……我小时候割草放羊,识得上述异花野草,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我不认识的隐身草。村里的驼背爷爷说,谁拿到隐身草,谁就可以隐藏自己,无论干什么,别人都看不见。隐身草成为一群乡村少年追寻的梦想。田埂沟渠上,我和小伙伴们寻找隐身草,总也找不到。驼背爷爷看见了,摇摇头说:隐身草不是这么找的。噫,我的卷烟纸咋用完了……

蒲公英 新华社资料图 图文无关

为隐身草着迷的我,在一个月亮清亮之夜,把数学作业本送给村头的驼背爷爷。我提出的条件是:“告诉我怎么找到隐身草。”

老人从作业本上撕下一条纸,一边慢悠悠卷烟,一边慢悠悠地说:“你说隐身草呀……有一句话叫‘不传六耳’知道吗?”

那时我正读《西游记》入迷,就学着孙拜师时的话说:“此间更无六耳,只弟子一人……”

驼背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我是你爷爷辈呢。哈哈……”笑声惊动了附近的一头驴,那驴昂扬大叫。爷爷的耳朵动了动,说:“你说此处无有六耳?这是什么?”

“牛马驴骡的耳朵也算吗?”

“当然。它们听见了,不小心说出来,草就听见了,草听见了,藏在众草的草神就听见了,草神听见了,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楚国那个寻找隐身树叶的书生,终于发现一只螳螂躲在一片叶子后面,举起大刀准备捕蝉,蝉在前面毫无察觉。书生一阵狂喜。他连忙找个棍子将螳螂面前的那片叶子挑下来。飘落的叶子与树下的落叶混在一起,花花绿绿无法辨别是哪一个。书生就把这些叶子一起收起来,装了一篮子,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检测。他举起一片叶子,问妻子“看见我吗”,妻子说“看得见”,又举起一片叶子问妻子“看见我吗”,妻子说“看得见”,如此反复,妻子不耐烦了,见丈夫又举起一片叶子,就说“看不见”。丈夫听妻子说“看不见”,嘿然大喜:终于找到了隐身的叶子。他举着那片叶子来到集市,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拿人家的东西,被人捉将起来,绑个结实,送到县衙。县令升堂,问清始末后大笑,最后惊堂木一拍:“放了吧。”这位县令,是不是也曾迷恋过隐身草?

那夜,周围没有“六耳”,油灯明灭,花也睡去。驼背爷爷压低嗓子告诉我:“知道隐身草在哪里吗?有个神仙告诉我,草窝藏神草,喜鹊窝里藏有隐身草。”

“那么多树上都有喜鹊窝,隐身草在哪棵树上的喜鹊窝里?”

“不在柳上,不在槐上,在杨树上。”

“杨树?”

“不是一般的杨树,是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九个喜鹊窝,隐身草在哪个窝里?”

爷爷四下看看,对我耳语道:“记住,隐身草在九个窝中最上面的那个窝里,此事不传六耳,惟我你知道,若是别人知晓,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懵懂少年,心怀绝密,开始寻找隐身草。那些日子,我跑遍方圆数里,找到了有三个喜鹊窝的杨树,有四个斑鸠窝的槐树,有棵柏树上有六个乌鸦窝,有棵椿树上有八个窝,上面有五个喜鹊窝和三个杜鹃的窝,却没有找到一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我没有放弃,相信总会找到那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赵南星的《笑赞》中也讲了一个隐身草的故事。有个人拿一根草,吹嘘说这是隐身草:“知道什么是隐身草吗?就是你把它拿在手中,你想干嘛干嘛,旁人都看不见。不信,我试给你们看。”说罢,走上集市,如入无人之境,上前拿起人家的一串钱,大摇大摆地走了。钱的主人一看,这家伙光天化日之下拿我的钱跟拿自家的钱一样,这还了得,追上前去,捉将起来,给他一顿拳脚。挨打的这位手里还举着那根草,得意地说:“打任你打,只是看不见我。”这也是一个被隐身草迷着的家伙。

进入冬日,树叶尽落。在离村五里的小树林中,我看见一棵长满鸟巢的杨树,激动得连忙扶住一棵树,树在摇动,我稳住自己。定睛看去:是的,杨树;是的,鸟窝;是的,喜鹊窝。数一遍,八个喜鹊窝;再数一遍,九个喜鹊窝,太好了,终于找到了。一阵风起,吹乱树枝,九个窝变成十个。换个角度再数,还是十个,怎么会是十个呢?数了不知多少遍,那棵杨树上最终是十个喜鹊窝。我不甘心,去问驼背爷爷:“我找到一棵杨树,上面有十个喜鹊窝……”爷爷打断我的话说:“九个,必须是九个。不然,纵是你有偷天妙手,也找不着隐身草。”

有一个人最终找到了隐身草。这个人叫王明。王明自称,自古以来识鸟语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孔夫子门下公冶长,一个就是他王明。长官说,王明你不是会鸟语吗?你去找凤凰商量一下,要它两个蛋,一雄一雌,给我拿来。王明听令,便到凤凰山寻找凤凰,找凤凰蛋。凤凰山山顶上有一棵树。“顶上婆娑的许多枝叶,就像一把雨盖当空。也不偏,也不歪,端端正正就有一个窝巢做在上面。”王明爬上树去一看,窠巢空空,没有凤凰,也没有鸟蛋。正在失望时,忽见窠里有什么东西闪闪一亮,仔细看时又不见了。王明就慢慢地拆鸟窠上的树枝,一根一根地寻找那个发亮的东西。找来找去,“理出一根灯草来,只有二尺少些长,却是亮净得可爱”。王明拿在手里看一看,觉得可以“把来拴头盔上的缨子”。他正在头上比划着时,一位樵夫路过,抬眼看见树上有个人,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不看见。樵夫一想,这是神仙啊,连忙磕头叩拜。王明心想,我一拿起草来,他就吆喝我不见了;放下了草,他就吆喝我又出来了。原来这是隐身草啊!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讲述了王明与隐身草的故事。这个隐身草,为王明后来建功立业帮了大忙。

我后来多次去小树林,看望那棵杨树。希望有一家喜鹊搬走,树上只剩下九家喜鹊。结果是,又有两家喜鹊在上面搭窝。

少年的梦想没有实现,长大后继续寻找——在书中找隐身草,找到的是“笑话”,还有神话。除了王明无意间找到隐身草的个案,好像还没有第二例找到的。如今,我明知道隐身草是个传说,恍惚又觉得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天地间应该有这样一种神奇的草。现在,“找到”了隐形飞机,“找到”了隐形军舰,古人的许多梦想都实现了,难道还不能“找到”一株隐身草吗?没准有一天,真的可以找到那神秘的隐身草。我怀揣梦想……

(原标题:寻找隐身草)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胡松涛

流程编辑:U016

发布于 2025-09-30 13:12
收藏
1
上一篇:神秘隐身草,探寻自然界的隐秘奇观 下一篇:昆仑之约,书里书外共筑昆仑山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