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造机器人,从精密制造跨越至银发关怀,硬核技术助力破圈创新

这是一个关于广东(粤)机器人企业如何从精密制造领域拓展到银发经济(关怀老年人)领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故事框架和要点:
"标题:从精密制造到银发关怀,粤造机器人硬核破圈"
"引言:" 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引擎,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一批机器人企业,不再局限于汽车、电子等传统精密制造领域,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将“硬核”的技术实力与“温情”的社会需求相结合,成功开拓出银发经济这一新赛道,上演了一出“破圈”大戏。
"第一部分:根基——精密制造铸就硬核实力"
1. "深厚的技术积淀:" 广东机器人企业通常拥有多年的精密制造经验,在自动化、精密控制、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2. "品质与效率的基因:" 精密制造领域对精度、稳定性和效率的要求极高,这塑造了粤造机器人追求卓越、注重细节、强调可靠性的企业文化和技术基因。 3. "完善的产业链:" 广东拥有强大的机器人零部件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生态,为企业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创新迭代。
"第二部分:破圈——洞察需求,拥抱银发经济"
1. "时代背景:" 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

相关阅读延伸:从精密制造到银发关怀,粤造机器人硬核破圈

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7日继续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AI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WAIC汇聚了超过800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展品。在这场技术含量空前的盛宴中,来自广东的机器人企业军团凭借“硬科技+深场景”的鲜明特色强势破圈。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的搬运机器人正穿梭于模拟半导体无尘车间,单机可以替代4个工人;作为科技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帮助腿脚无力的老人家实现自主行走;小象电动的轴向磁通电机被业内上百家机器人厂商采用……从精密制造到民生关怀,广东智造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刻下了独特的印记。

在优艾智合的展台上,人形机器人正在为来往观众制作冰激凌,吸引了颇多关注。在它背后,自主移动机器人正穿梭于模拟的半导体无尘车间。该公司研发总监冉东来告诉记者,自主移动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在无尘车间里进行搬运作业,通过运单管理系统和机器人调度系统,机器人就可以完成搬运任务,每个机器人可以替代4个工人。目前,该款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半导体、3C电子和新能源等领域。

“我们准备在8月份发布一款新的人形机器人,主要是用在一些需要复杂操作的工业场景中。”冉东来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普通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会面临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没有办法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这个时候,人形机器人的这种形态,就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些环节。”

人形机器人在本届WAIC上已经不算罕见,不少厂商均带来了自家的产品,但冉东来却对自家产品信心十足:“市面上大部分的机器人厂家都要面临终端数据稀缺的问题。而我们目前已经交付了数百个终端项目,涉及数千个机器人,在不同的工业场景、不同的工艺生产环节都有着大量的落地实例,其中积累的大量数据能够让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占据先发优势。”冉东来表示,就比如即将发布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公司内部团队仅用三个月时间,便让它实现了行走、搬运等操作。

在WAIC现场,穿梭的机器人、机器狗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而支撑着这些智能终端高效运转的,有不少用的便是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轴向磁通电机。

“优必选上市的时候,敲钟的那台机器人,用的就是我们的电机。”小象电动华东负责人林暘对记者表示,小象电动主营轴向磁通电机关节模组,将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器高度集成。相较于传统电机,其产品在体积和重量减少1/3的情况下,扭矩可提升3-4倍,实现“轻量化与高动力”的双重突破。这一技术已应用于载重350公斤的机器牦牛、上海国际供电“青龙”项目及优必选、广汽等头部企业的产品中,“目前我们累计交付机器人厂商超过100家。”

值得一提的是,与诸多关注工业场景机器人应用的公司不同,在本次WAIC上,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诠释了科技如何为“银发一族”带来温暖与希望。在展会现场,现场观众争相体验该公司带来的智能行走机器人。该机器人外观颇像“机械外骨骼”,通过升降按键操作,就可以帮助使用者从坐姿变成站姿并辅助其行走。作为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既可以作为康复训练使用,也具备普通的电动轮椅功能,在市面上颇受欢迎。

文 | 记者 沈钊

发布于 2025-09-23 19:13
收藏
1
上一篇:铁矿石制砂工艺中关键破碎设备类型解析 下一篇:女频网文签约加速攻略,新人小白快速上手,开启你的网文创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