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相亲文化,日本人相亲方式及在日本寻找合适伴侣的挑战

Okay, let's break down the topic of dating and finding a partner in Japan. It's a common question, and the answer is quite nuanced, blending traditional elements with modern trends.
"How Japanese People Date (相亲 - Soukai / 素敵な人を見つける - Subete na hito o mitsukeru)"
There isn't one single "Japanese way" to date, as it varies greatly depending on age, region,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whether they are Japanese or foreign. However, here are some common elements and methods:
1. "Online Dating Apps and Websites:" This is HUGE in Japan, especially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Popular Apps:" Tinder (very popular), Omiai (one of the largest and longest-standing apps, uses a swiping system but focuses on serious relationships), Tapple (for finding local dates), Pairs (popular among younger users, often integrated with social networks), Hinge (growing presence). "How it Works:" Similar to Western apps, but often with a focus on detailed profiles, compatibility matching, and sometimes more direct communication. Omiai, for instance, emphasizes meeting in person relatively quickly.
2. "Tinder:" Extremely popular across all age groups due to its global familiarity and ease of use. It's often used more casually but can lead to serious relationships as well.
3. "Meetups and Interest-Based Groups:" People find partners through shared

相关阅读延伸:日本人都是怎样相亲的,在日本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到底有多难?

在日本,有个词叫“婚活”,

就是一群打扮光鲜亮丽的适婚男女,在豪华的派对上彼此介绍自我介绍,

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难以摆脱晚婚和高龄化的国家之一;

在日本的相亲途径包括:

线上线下的婚姻介绍所,大学生联谊派对,高校联合派对(大型联谊),联谊居酒屋(小型联谊),

线上恋活,婚活市场等……

从2015年至今已成长超过2倍,到了2022规模约为4.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


然而这项高速成长的产业背后,则是人们惨淡的成功率;

日本的年轻人找对象到底有多难?能达到中国的程度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根据日本内阁府2021年的年度调查,

高达7成以上的年轻男女拥有结婚的意愿;

其中男性最主要的理由是——建立家庭。

女生最想要的理由则是 ——生儿育女。

为此,日本政府也不惜每年投入重金来扶持年轻人结婚。

但反观该国的结婚率却迟迟无法升高。

当问及还未结婚的原因时,大多数人的是

——“找不到喜欢的对象……”


因此,“婚活”这种日本独有的社会现象就横空出世了。

“婚活”一词起源于2007年,

由日本学者山田昌弘在《AERA》杂志中首次提出,隔年,

《婚活时代》一书出版了,瞬间引爆了全日本的舆论。

婚活:泛指各种联谊,相亲等以结婚为目的的活动。

类似大学生在毕业时找工作的“就(业)活”

对从事婚活的人来说,结婚就像就业一样;

必须全力以赴,盛装打扮,为配对做好充分准备。


其实早在泡沫经济前,日本找对象可是非常容易的。

他们可以通过亲友的介绍,或是职场相识,基本就能快速脱单。

随着泡沫经济来临,很多日本年轻人惊讶地发觉,

如果不主动出击,想要结婚那是异想天开……

婚活会变得如此盛行,主要是因为想结婚却找不着对象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想找到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对象,付出的代价却十分高昂。


在日本,如果是一般的联谊;

参加一次的费用约为3600~7200日元,约合人民币186~373元。

一次相亲,需花费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10元。

而那些大众婚介所的月费,平均为12000日元/月,约合人民币620元。

当然这还不包括其他后续产生的费用。

以日本最知名的婚介所IBJ为例;

光是一开始的注册费就需要36580日元,约合人民币1890元。

如需参加线下活动,还需要缴纳242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500元。

这些费用,可能就要花掉一个都市白领整个月的薪水。

不仅如此,顺利结婚后,还需要缴纳264000日元“成婚费”给婚介所,约合人民币13640元。


随着“婚活”越来越盛行,那些商业公司也开始互相内卷;

各种五花八门的联谊模式层出不穷……

接下来就来讲几个在日本最常见的相亲模式:

1,最传统的联谊(合コン)

人数不定,规模可以是3~4人,也可以多达20~30人。

成员多为商业公司牵头带领,当然,你也可以免费带着同性的朋友参与活动。


2,最近几年兴起的大型联谊活动(街コン)

这种活动主办方多为街道社区,以及大型商业CBD的负责人;

目标对象不单单只是单身男女,他们也会借由这些大型联谊活动来刺激消费,增加观光,或是提升街道的人气。

这类大型活动一般都是百人起步,包下几家餐厅或是居酒屋进行相亲;

由于人数相当多,因此也有年轻人认为,这样更容易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当然,参与报名的相亲人,都会进行年龄,职业等一系列条件的筛选;

为了避免内向,社恐的人出现尴尬,主办方也会很贴心地制定活动主题,更方便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比如:动漫迷限定,钓鱼迷限定,和服迷限定等等……


3,联谊居酒屋(相席屋)

“相席”一词在日文中意思是“拼桌”。

这种餐厅,居酒屋,或咖啡厅本身就是一个相亲场所,无论你什么时候有空,只要店家营业,

你随时都可以去参与相亲,省区凑人数的麻烦,自由度也相当高。

可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进入这些场所后,店员会根据男女人数和比例安排拼桌;接着就让客人们自己交流。

不过,门槛低也就相对地会带来一些风险。

像是,完全无背景调查,无资料,所有信息都必须由年轻人自行打听交流获得。

当然,通常店家都会很贴心地提供换桌服务,如果遇到了不适的对象,直接向店家提出换桌就好。


4,寺庙相亲

寺庙联谊,指的是在寺庙中进行的“婚活”

通常由某些寺庙举办,不同于以往吃吃喝喝的联谊形式,

所有参与联谊的男生女生都必须一起坐禅,冥想,念经……

等全员心境沉淀后,才开始进行自我介绍。

虽然内容并不丰富,也容易让人感到无聊,

但有不少年轻人认为,这样的场所更容易能找到一个诚实,稳重的对象。


5,婴儿婚活

千万别误会,这里的婴儿相亲并不是两个婴儿来相亲,也不是两个成年人带着孩子来相亲。

如果想找一个喜欢孩子的伴侣,婴儿婚活是一种不错的相亲模式。

通常会在育儿所进行,几人一组,由男女双方一起体验育儿经验。

一起抱孩子,一起换尿布,一起陪孩子玩耍;

当然婴儿的妈妈也会一起参与,她们会向相亲中的单身男女提供各类育儿经验。

不得不说,这项活动绝对能给你带来婚后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根据日本新娘研究所做的调查统计:

借由婚活而结婚的伴侣,已经从2009年的2.9%增加到了2020年的13%。

最近一项数据显示,全日本大约已由30.4%的年轻人参加过婚活。

如今,婚活已深入日本人的生活;

在未来,这项活动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生代的年轻男女。

已有科技公司在宣布,正在研发AR婚活,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婚活时代》

《穷奢极欲》

《日本单身社会》

发布于 2025-09-22 23:12
收藏
1
上一篇:投缘的恋人,揭秘他们共有的魅力特质 下一篇:聊斋志异法文绘图本问世,东方狐仙与西方奇幻的奇妙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