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九,警惕四大禁忌,不是迷信!切勿不择、不出、不诳、不成

这是一个基于中国传统民俗的说法,尤其在南方地区比较流行。这种说法通常与农历七月(鬼月)相关,人们相信这个时期阴气较重,需要避讳一些行为以祈求平安。
这里的“1不择、2不出、3不诳、4不成”具体指的可能含义是:
1. "1不择 (Bù Zé):" 指不要随意选择、不要挑三拣四,或者引申为不要随便捡拾东西,特别是路边的物品,以免沾染不干净的东西。 2. "2不出 (Bù Chū):" 指不要出门,或者至少要减少出门活动,避免接触过多的阴气或遭遇不祥之事。有时特指不要远行、不要乘船(尤其是渡江)。 3. "3不诳 (Bù Kuáng):" 指不要说谎、不要欺骗他人。强调真诚和诚信,认为说谎会破坏阴阳平衡或引来麻烦。 4. "4不成 (Bù Chéng):" 指不要开始新的、重要的事情或签订契约。认为在这个时期开始新的事业或约定可能难以顺利,或者容易遇到挫折。
"需要强调的是:"
这完全是"民俗信仰",属于传统观念的一部分,并非科学事实。 它反映了古人对未知现象的一种解释和应对方式,希望通过遵守一些禁忌来趋吉

相关阅读延伸:不是迷信!明日七月廿九,提醒大家:1不择、2不出、3不诳、4不成

导读:不是迷信!明日七月廿九,提醒大家:1不择、2不出、3不诳、4不成

#在安利我的兴趣#

大家听说过“杨公十三忌”日吧。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需要避讳的日子。同时也是择日当中影响深远的日子。因此,在民间,每逢到了杨公十三忌日的时候,人们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是怕犯了忌讳了。那么,什么是杨公十三忌?又有哪些说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杨公十三忌日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择日来看,杨公十三是“忌日”,因此,人们肯定是需要避忌的。其次,杨公十三忌日,从字面上我们就知道,这样的日子一共有十三个。并且,这还是在阴历年从正月到腊月的时间段的。按照杨公十三忌日的分布规律,从正月十三日开始,中间相隔28天就是一个忌日,这样就形成了杨公十三个忌日了。我们来具体看看杨公十三忌日是怎么分布的:

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这一共就十三个日子。

大家发现了没有,除了七月有两个这样的日子,其他月份都只有一个杨公忌日。而七月的杨公忌日分别是初一和廿九。这也说明了七月本身就不一般了。因为七月是祭祀月,是“鬼月”,因此需要讲究禁忌的相应就要多一些了。

今天到了七月廿八,明天就是到七月廿九了,是杨公十三忌日的日子,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总结,这个日子还是需要我们在出行等方面有所顾忌的。具体来说:1不择、2不出、3不诳、4不成。具体指什么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1不择

我们都知道,杨公十三忌日,而忌日是人们在择日的时候要选择回避的日子。因此,从择日来看,七月廿九是不宜选择为举行大事小情的日子。人们择日只会选吉日,这样才能使人们内心得到慰藉。

2不出

这句话说的是在像七月廿九杨公忌日的日子,是不宜出远门的。不管是出门旅游,还是出门工作,还是出门干啥的,以古人的经验来看,都是不宜的。因此,别大意了,如果选择在明日七月廿九准备出远门的人还是要斟酌斟酌。当然,如果根本不信这民间俗信,那就不考虑,大家也会是是百无禁忌,大吉大利的。

3不诳

这里说的是在七月廿九杨公忌日这天,是不能打诳语的。因为根据古老的传说,杨公忌日就是因为主人公口无遮拦,狂 妄自 大,冒犯了天帝,最后才得到应有的惩罚。只不过代价太大了,后人就总结出来这十三个忌日了。因此,后人也知道了,在杨公忌日的这天,不能打诳语。当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不宜打诳语,彼此要坦诚相待。

4不成

这里说的是在杨公十三忌日这样的日子,我们是不宜举行成家或成亲的仪式的。因为这不是良辰吉日,会给人们不好的暗示的。

综上所述,明日七月廿九是杨公十三忌日,老传统不能丢,别忘了告诉身边的人。

发布于 2025-09-22 18:13
收藏
1
上一篇:不是迷信!七月最后一天必知,一送二不出三不去四不捡,关乎运势,赶紧收藏! 下一篇:“塔巴”强袭预警,明日巅峰强度登陆,大暴雨、特大暴雨将至!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