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渔翁双钩,下联状元才情,夹河两岸钓出乾隆青睐之谜

这个上联非常精妙,充满了画面感和对仗工整: "夹河两岸" (Jiā hé liǎng àn) - 地理位置对仗,"夹"字形象生动。 "两渔翁" (Liǎng yú wēng) - 数量、主体对仗,"两"字对应"夹"。 "双钩对钓" (Shuāng gōu duì diào) - 动作、工具对仗,"双"字与"两"呼应,"对钓"形式对称。 "此人" (Cǐ rén) - 转折,引出下联的人。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联题目,流传甚广。据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游览时,出了这个上联,意在考校随从们的才学。许多人都尝试对句,但都没有得到乾隆的认可。
最终,一个名叫"纪晓岚"(Jì Xiǎolán)的人给出了下联: "圆明园中,一学士独坐圆凳!"
这个下联一出,乾隆龙颜大悦,认为对得极为巧妙,不仅意境、结构、词性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嵌入了皇帝的行宫名称“圆明园”,还用“一学士”对应“两渔翁”,用“独坐圆凳”对应“双

相关阅读延伸:上联:夹河两岸,两渔翁双钩对钓!此人下联一出被乾隆点为状元郎

科举考试,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秀才考到进士的,必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之人。不过,到了殿试点状元这个阶段,拼的就不是文章诗词了,更多的则是运气了。

乾隆五十四年,江苏南通人胡长龄大魁天下,不过他中状元,纯属巧合。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胡长龄在殿试中的成绩原本排在第十名,按照规定,只有殿试前十名的考卷,才有资格由皇帝御览,并由皇帝钦定名次。

这一科殿试,读卷官是纪晓岚,他从二百多份考卷中,选出了前十名。一般情况下,殿试成绩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动,最多就是来回一两个名次。但这次情况特殊,因为这个时候的乾隆皇帝已经是79岁高龄了,尤其喜欢别人恭维,希望自己更加长寿。

乾隆按照顺序批阅前十名考卷,看得他老眼昏花。当他阅到最后一张考卷,一看考生姓名“胡长龄”时,古稀天子龙颜大悦,就对胡长龄的考卷格外认真批阅。其实,到了殿试这个阶段,大家的水平基本上都在伯仲之间,很难区别出第一名和第十名有什么不同。

因此,乾隆心中就想点胡长龄为状元,因为他的名字很吉利——胡人就该长命啊。可是,乾隆一想,读卷官们将胡长龄列在了第十,如果自己点为状元,众人可能不服气。何况,单以文章而论,排在第一名的刘凤浩,的确也是文采飞扬,鸿篇巨制,绝非泛泛之辈。

一时间,乾隆也犯了难,左右定夺不下。于是,乾隆召来宠臣纪晓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纪晓岚本来对胡长龄的印象不是很好,而对刘凤浩却格外重视,且十分欣赏他的诗词联赋。纪晓岚寻思着,刘凤浩可能在联语方面胜过胡长龄,加上乾隆又趋风雅,遂投其所好地提议加试诗词文联。

乾隆一听,甚觉满意。第二天,刘、胡两人进殿面圣,乾隆说,他出一个上联,谁对得好就点为状元郎。乾隆的上联是:

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

刘凤浩反应很快,举手报告已经对出下联: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轮到胡长龄应对了,他的下联是:

春知母,秋附子,夏草冬虫,此为壮元方。

乾隆刚开始还没听出味来,不知所谓,再仔细解析,倒觉得奇妙。胡长龄以药名入对,本来就难,在如此短暂之机,对出妙联,还蕴含对联一片深情,乾隆龙颜喜悦地站起来,称赞胡长龄说:此对最妙,最得朕本意。药名对联,奇也妙哉!知母者,孝也;附子者,忠也;夏草冬虫,义也!壮元方,状元坊,天意如此!乾隆马上下旨,点胡长龄为状元。

乾隆转眼看了看刘凤浩和纪晓岚,见他们面露愧色,他笑着说:刘凤浩策论宏议,文联思捷,朕本来是要点给他一个榜眼的,但你自己在对联里说“臣是探花郎”,朕就依你了,点你为探花!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胡长龄的状元不是考中的,而是被乾隆点中的。胡长龄家境贫穷,上京赶考的银子都是借的,但他赶到京城时,考期已过。胡长龄一气成病,住在城隍庙里又被官府抓去。结果后来一审问,才知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于是便交给了礼部处理。

礼部主考官员很同情胡长龄,便对他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胡长龄文才出众。第二天早朝,主考官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力推胡长龄。乾隆听了,来了兴趣,决定与主考官一起面试胡长龄。

君臣二人一番改扮,便来到了城隍庙,乾隆见胡长龄一表人才,心中倒也欢喜几分,主考官胡长龄到街上吃早饭,胡也没有推辞,便跟着除了庙门。一路上,胡长龄有问必答,乾隆觉得他确实有学问,恰好此时乾隆看见鸭子下水,便出一上联:

七鸭下水,三双一只

胡长龄对下联:

尺蛇出洞,九寸十分

乾隆心中大喜,又继续朝前走,看见有人在钓鱼,又出了一个上联:

夹河两岸,两渔翁双钩对钓

胡长龄应对乾隆:

孤山孤庙,一老将匹马单枪

乾隆一听,龙心大悦,当即点胡长龄为状元。至此,胡长龄方知皇上驾到,慌忙跪地,连连磕头谢恩。

胡长龄因对联而中状元的说法,是否属实很难考证。不过在官方史料中,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胡长龄是因为名字的原因而中状元的,因为这一年的乾隆皇帝正声势浩大地为自己筹办八十大寿,胡长龄这个名字赶了巧,白捡了一个状元。

发布于 2025-09-07 06:13
收藏
1
上一篇:屠呦呦寄语,创新时代呼唤更多勇敢的“摘星手” 下一篇:瑞典大满贯爆冷门,张本智和体力告急,遗憾无缘八强晋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