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热潮席卷,猫头鹰饲养成风潮 专家警告,物种生存受威胁

这个现象确实真实存在,并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中,猫头鹰作为巫师世界的信使和宠物,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像“海德薇”、“秋·张”等角色,激发了人们对猫头鹰的喜爱和向往。
这股热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宠物需求激增:" 许多人在看完《哈利·波特》后,梦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猫头鹰,特别是像雪鸮(Snowy Owl)这样的大型、漂亮的猫头鹰。这导致宠物猫头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2. "非法贸易猖獗:"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对稀有或名贵品种(如雪鸮)的需求,非法捕捉和交易野生猫头鹰的现象变得非常严重。许多猫头鹰被从野外捕捉后,被当作宠物出售。 3. "对野生种群造成威胁:" "直接减少:" 大规模的非法捕捉直接导致野生猫头鹰种群数量锐减,特别是那些更容易被捕捉到的年轻猫头鹰。 "破坏栖息地:" 捕捉行为本身就可能破坏猫头鹰的生存环境,影响其觅食和繁殖。 "生存能力下降:" 被捕捉后作为宠物饲养的猫头鹰,即使能存活下来,也可能因为失去了野外生存技能(如飞行、捕

相关阅读延伸:《哈利·波特》火了引发猫头鹰饲养热潮 专家称已威胁该物种生存

西媒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在大获成功的同时却在亚洲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猫头鹰的生存面临威胁。很多亚洲年轻人在看了《哈利·波特》后都想模仿剧中人物养一只猫头鹰作为宠物。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8月15日报道,过去10年来,非法买卖猫头鹰的交易在亚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甚至有科学家和生态学家担心这种动物在亚洲的生存面临威胁,因此呼吁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将其纳入保护动物名录。

根据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文森特·尼季曼和安娜·内卡里斯的统计,2001年,也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一部上映的那一年,印度尼西亚只有数百只猫头鹰被买卖,而到了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3万只。研究同时指出,猫头鹰在离开大自然后会很快死亡。

调查表明,每只猫头鹰的售价在10美元至30美元不等,是亚洲任何一个中产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印尼出现的以猫头鹰作为宠物的风潮可能会使得一些数量不多的品种濒临灭绝”,研究人员指出。

印尼并不是亚洲地区唯一出现该问题的国家。在《哈利·波特》系列走红之后,印度的野生猫头鹰数量也在减少。此外,印度还流传着猫头鹰具有药用价值的说法,因此这种动物在该国面临着双重威胁。

泰国的非法买卖猫头鹰交易也在增加,尽管早就有保护猫头鹰的相关法律法规。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林曾对以猫头鹰为宠物的做法提出过批评。英国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一部受到热捧后就出现过猫头鹰在被饲养后又被大量遗弃的现象,罗林对此发声称:“如果有人受我书的影响认为猫头鹰被关到一个狭小的笼子里会更幸福,那么我想大声告诉他,他搞错了。”

尼季曼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猫头鹰不是理想的宠物,事实上,多数野生动物都不适合被当做宠物饲养。”(编译/韩超)

发布于 2025-09-06 14:13
收藏
1
上一篇:“全能选手”挑战记,干啥我都行,吃瓜第一名,一年竞技狂欢等你来战! 下一篇:科技赋能未来,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关键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