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童年没喊过 “皮卡丘,十万伏特”?谁没幻想过揣着精灵球走街串巷收服宝可梦?这个从 1996 年火到现在的 IP,简直是游戏圈的 “常青树成精”—— 不仅横跨游戏、动画、漫画、卡牌,销量更是常年霸榜,说是 “游戏界顶流” 一点不夸张。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宝可梦正统游戏的进化史,看看这个让无数人 “真香” 的系列,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我们的钱包和童年都拿捏得死死的。
先从 “祖师爷” 级别的《宝可梦 红绿》说起。1996 年这俩兄弟在 Game Boy 上一亮相,直接把掌机游戏的格局给打开了。你敢信?这游戏的灵感居然来自制作人田尻智小时候抓虫子!据说当年他老家城市化越来越快,虫子变少了,小朋友们都宅家打游戏,他一拍大腿:“那我就做个能在游戏里‘抓虫子’的玩意儿!” 于是,151 只宝可梦就此诞生,还贴心设计成 “战斗只掉血不死亡”—— 毕竟谁也不想看着自己的 “电子宠物” 真没了,这点简直比现在某些 “一刀 999” 的游戏温柔多了。
不过最绝的还是任天堂天才设计师宫本茂的主意:把游戏分成红绿两个版本卖!刚开始谁也没料到,这操作直接让玩家疯狂 “贴贴”—— 毕竟有些宝可梦只在特定版本里有,想集齐图鉴?要么找朋友换,要么俩版本都买,任天堂这波 “捆绑销售” 的鼻祖操作,现在看还是绝。更别说 Game Boy 的通信功能,以前只能用来对战,到这儿直接能交换宝可梦,当年多少人抱着游戏机在小卖部 “面基”,就为了换一只皮卡丘,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热血又好笑。
这游戏的配置放在现在看简直 “朴素到离谱”:像素画风、简单的回合制战斗,但架不住玩法上头啊!抓野生宝可梦要算血量,精灵球还分好坏,神兽三圣鸟藏得比考试重点还深,更别说程序员偷偷加的 “彩蛋” 梦幻 —— 本来是内部员工才有的隐藏宝可梦,结果被玩家扒了出来,最后官方干脆顺水推舟加了超梦,这波 “玩家倒逼更新” 的名场面,现在看都觉得魔幻。最后红绿蓝版本在日本卖了 1023 万份,美国 985 万份,全球 2700 万份的销量,直接把宝可梦抬上了 “顶流宝座”。
到了 1999 年,《宝可梦 金银》横空出世,直接把系列的 “内卷” 程度拉满。这代不仅把舞台搬到了成都地区,还加了个神操作 —— 实时时间系统!游戏里的白天黑夜和现实同步,有些宝可梦只在晚上出现,当年多少人为了抓只夜巡灵,硬生生熬到半夜,现在想起来都觉得 “年轻真好,能熬夜”。更贴心的是加了 “宝可梦齿轮”,相当于游戏里的 “手机”,能给之前对战过的训练家打电话约架,甚至还能收到 “某地有稀有宝可梦” 的情报,比现在的游戏推送贴心多了。
玩法上更是 “脑洞大开”:新增了钢和恶两种属性,恶属性专门克制之前 “bug 级” 的超能力系,直接把对战平衡给拉了回来;还加了宝可梦培育系统,不同性别、同蛋群的宝可梦能生蛋,后代还能继承父母的招式,当年多少人对着 “孵蛋攻略” 疯狂刷个体值,比养真宠物还上心。不过最让人头疼的是三神兽雷公、炎帝、水军 —— 见面就跑,血还厚,想抓住得靠 “遛弯式追踪”,当年多少人把游戏机玩到没电,都没摸到它们的影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 “血压飙升”。
但架不住这代太香,全球 1400 万份的销量,还被评为 GB 和 GBC 史上第六佳游戏,连 “任天堂力量” 都夸它 “新宝可梦、新功能、全彩画面,直接把系列提升了一个档次”。现在回头看,《金银》简直是 “六边形战士”,既保留了初代的精髓,又加了一堆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说是 “宝可梦系列天花板” 之一,没人反对吧?
时间来到 2002 年,《宝可梦 红宝石蓝宝石》登陆 GBA,这代直接玩起了 “创新大冒险”。首先打破惯例 —— 不再包含所有前作宝可梦,当时多少玩家哀嚎 “我的皮卡丘去哪了”,但很快就被新玩法吸引:新增的双打对战,一下子能上两只宝可梦,还能放群体技能,对战策略直接翻了倍;更绝的是 “特性” 和 “个性” 系统,有的宝可梦出场能降敌人攻击,有的血量低了能加技能威力,个性还能影响能力值,当年多少人对着 “特性表” 研究半天,就为了组个 “无敌战队”。
这代还加了个 “华丽大赛”,相当于宝可梦的 “选秀节目”—— 靠招式和仪态评分,为了让自家宝可梦 “出道”,玩家疯狂刷 “方块糖” 提升仪态,比现在追选秀还认真。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 “时间影响系统”—— 潮汐涨退、树果生长都跟现实时间挂钩,想捡稀有道具还得算准时间,当年多少人定闹钟 “赶海”,现在想起来都觉得 “太拼了”。尽管初期因为 “删减前作宝可梦” 被吐槽,但 1300 万份的全球销量,还是证明了它的实力,更成了 GBA 上最畅销的游戏之一。
之后的《宝可梦 钻石珍珠》(2006 年)、《黑白》(2010 年)、《XY》(2013 年)、《太阳月亮》(2016 年),简直是 “一路开挂” 式更新。《钻石珍珠》首次加了 3D 效果,虽然人物还是像素风,但过场动画已经有那味儿了;《黑白》把舞台搬到了以纽约为原型的合众地区,还加了三打对战、轮盘对战,音乐更是 “神级”—— 道馆馆主最后一只宝可梦出场时会换 BGM,血量低了还会切警告音乐,代入感直接拉满;《XY》的 mega 进化直接让老玩家疯狂,看着自己的喷火龙变身 “超级喷火龙”,简直像开了 “金手指”;《太阳月亮》更绝,首次支持官方中文,还取消了传统道馆,改成 “诸岛巡礼”,骑乘宝可梦代替了自行车,当年多少人对着 “Z 招式” 的动画疯狂截图。
不过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太阳月亮》的细节 —— 阿罗拉地区的宝可梦有 “地区形态”,比如冰六尾、雷丘,简直萌到心化;究极异兽的设定更是脑洞大开,来自异次元的 “神秘生物”,当年多少人熬夜刷究极之洞,就为了收集这些 “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家伙”。虽然这代因为 “取消道馆” 被部分玩家吐槽,但 1615 万份的销量,还是证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
到了 2019 年,《宝可梦 剑盾》登陆 Switch,直接把系列推向了 “新高度”—— 也引发了一波 “争议”。首先舞台是以英国为原型的加勒尔地区,道馆系统回归,极巨化系统让宝可梦变身 “巨型憨憨”,超极巨化还能放专属招式,当年多少人对着 “极巨团体战” 疯狂组队,就为了抓一只超极巨皮卡丘。不过争议也不少:宝可梦数量大幅缩减,不少老玩家的 “情怀宝可梦” 没了,剧情被吐槽 “太简单”,场景建模也被说 “粗糙”,甚至有人调侃 “Game Freak 是不是躺着赚钱了”。
但架不住玩家 “真香”,发售前三天就卖了 200 万套,打破 Switch 首周销量纪录,截止 2020 年全球销量 1902 万份,直接打脸 “唱衰党”。其实想想也正常,毕竟能在 Switch 上玩到 “高清宝可梦”,看着自己的宝可梦在旷野地带自由奔跑,这种快乐谁懂啊!
2021 年,《宝可梦 晶灿钻石 / 明亮珍珠》发售,作为第四世代《钻石 / 珍珠》的重制版,它在保留经典剧情和设定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这回,神奥地区的美景终于以更精致的模样展现在玩家眼前,那些熟悉的城镇、道路和洞穴,都变得焕然一新。游戏还沿用了《剑 / 盾》中的一些便捷功能,比如宝可梦露营玩法,玩家可以和宝可梦们一起玩耍、互动,给它们喂树果,这画面,简直不要太有爱。不过,这一作也有被玩家吐槽的地方,比如游戏的建模虽然比之前精致了,但部分场景和宝可梦的动作还是略显僵硬,像是在看 PPT,玩家们纷纷表示,“咱都高清重制了,能不能再走点心呀”。
2022 年,《宝可梦传说 阿尔宙斯》闪亮登场,直接给宝可梦系列来了个 “大变天”。这一作把舞台设定在古代的神奥地区,玩法更是颠覆性创新。以往宝可梦战斗都是回合制,你来我往的,这次直接变成了即时战斗。在野外遇到宝可梦,不再是传统的 “切屏战斗”,而是直接在大地图上就能开打,玩家要操控角色走位、躲避攻击,再瞅准时机扔出精灵球收服宝可梦,这操作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少老玩家都表示 “压力山大”,但也正是这种新鲜感,让很多人沉迷其中。而且,游戏还引入了开放世界元素,玩家可以在广袤的神奥地区自由探索,高山、湖泊、森林,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就像是真的穿越到了宝可梦的世界。但缺点也很明显,游戏优化不太给力,卡顿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多人联机的时候,掉帧掉得让人怀疑人生,玩家们一边吐槽,一边又忍不住继续玩,这大概就是宝可梦的魅力吧。
2022 年 11 月,《宝可梦 朱 / 紫》发售,开启了宝可梦的第九世代。游戏舞台设定在帕底亚地区,这里的灵感来源相当丰富,融合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游戏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开放世界设定,而且这回开放世界的体验更加完善。玩家可以骑上宝可梦,在帕底亚地区尽情驰骋,探索各种神秘的角落。而且游戏里的宝可梦生态也更加丰富,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宝可梦分布,比如在海边能遇到水系宝可梦,在山区能发现岩石系宝可梦,玩家为了集齐图鉴,简直要跑断腿。
战斗系统方面,《朱 / 紫》引入了 “太晶化” 机制,宝可梦可以将自身的属性变成对应的太晶属性,这可让对战策略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比如一只普通属性的皮卡丘,太晶化后变成了电属性,那它的电系招式威力就会大幅提升,这操作直接让对战的趣味性直线上升。不过,这一作同样没逃过被玩家吐槽的命运。游戏的画面表现饱受诟病,建模粗糙、掉帧严重,甚至出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穿模现象,宝可梦像是被施了 “穿墙术”,直接卡在墙壁里。但即便如此,《宝可梦 朱 / 紫》的销量却相当可观,发售不久就突破了千万大关,再次证明了宝可梦这个 IP 的强大号召力。
从 1996 年的 GB 到如今的 Switch,宝可梦正统游戏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二十多年。从 151 只宝可梦到现在的上千只,从像素风到 3D 建模,从简单的交换到复杂的对战策略,这个系列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当年拿着游戏机的兴奋,是集齐图鉴的成就感,是看到自己的宝可梦进化时的激动。
现在回头看,不管是当年抱着 GB 在小卖部换宝可梦,还是现在在 Switch 上组队打极巨团体战,宝可梦带给我们的,从来都不只是一款游戏,而是一段段闪闪发光的回忆。或许未来还会有新的宝可梦游戏,还会有新的争议,但只要听到 “皮卡皮卡” 的叫声,我们还是会瞬间回到那个拿着精灵球的童年 —— 毕竟,谁能拒绝可爱又强大的宝可梦呢?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