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星座建设加速,9天内3次发射,万颗卫星组网进展显著提速

是的,您提到的信息是准确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GCC)计划发射“星座9”,这是一个用于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卫星星座项目。
根据公开报道:
1. "发射频率加快":国网星座的发射计划,特别是首阶段的发射,确实呈现了高频率的特点,例如在短时间内(如数周或一个月内)安排了多次发射任务(例如报道中提到的“9天3次”),以快速部署星座的卫星。 2. "建设提速":这种密集的发射频率表明,国网星座的建设进程相比之前显著加快了。原本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星座部署,通过增加发射批次,有望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初步组网。
"总结来说:"
国网星座项目正通过增加发射频率的方式,显著加快其卫星组网的建设速度。这标志着中国在利用卫星技术赋能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方面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该星座旨在提供广域的电力监测、电网运行分析、应急通信等服务。

相关阅读延伸:国网星座9天3次发射,万颗卫星组网建设明显提速

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近日成功发射入轨,9天内实现3次发射的高密度节奏,彰显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据悉,这一发射频率反映出国内低轨卫星组网进入加速阶段。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经过多年积累已初具规模。商业发射场与商业卫星均已获得可靠性认证,为后续大规模组网奠定基础。万颗卫星规模的卫星互联网要实现密集组网,需要民商火箭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与此同时,千帆星座发布最新发射招标,多款民商可复用火箭即将迎来首飞。这一关键节点的临近,预示着商业航天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在星箭制造、发射服务和卫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上,除新兴商业火箭与卫星企业外,众多航天板块上市公司也积极布局。随着组网建设加速推进,这些企业的市场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该发射场从设计阶段就瞄准高频次发射目标,通过优化供气管路和控制系统,实现工位间快速切换。

银河航天承担的07组卫星研制工作标志着民营航天企业首次批量生产此类卫星。该组卫星核心单机产品均实现自主研制,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与测试。

可复用火箭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产业发展关键。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引力二号等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持续推进试验,计划年内完成首飞,有望缓解运力不足的瓶颈问题。

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纷纷加大投资布局。广电计量拟投资3.44亿元建设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震有科技计划投入7.09亿元用于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宇通讯已在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中均有布局,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竞争优势。

天银机电旗下天银星际专注恒星敏感器量产,该产品是卫星定位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已具备年产2000台套的产能,并将根据发射计划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中科星图则在空天信息服务领域持续强化产业链布局,规划太空算力星座与太空感知星座建设。

电科网安支撑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体系密码应用创新,围绕卫星终端、天地链路等各方面安全需求开展体系化设计,重点打造地面端数据密码机、星端安全组件等系列产品。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布于 2025-09-04 21:13
收藏
1
上一篇:崔康熙详解泰山队伤情与密集赛程安排,再释成都赛败因 下一篇:惊魂18天三度手术,来沪女子遭遇整容噩梦全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