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淬毒的秘密,可行但代价高昂且违法!萨沙问答第31集揭秘

子弹上淬毒,这个想法听起来很酷,像是电影里的情节,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给子弹淬毒是"极其困难、成本极高,并且严重违法"的行为。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
1. "技术难度极高": "均匀性问题":要确保每一颗子弹的毒药都均匀地附着在弹头表面,并且附着量精确可控,这在工艺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毒药如果过多,会影响弹头的飞行稳定性和穿透力;如果过少,则效果不彰。 "毒药类型":什么样的毒药适合用于子弹?需要考虑其挥发性、稳定性、与弹头材料的相容性以及目标生物的吸收方式。普通毒药(如氰化物)可能不适合,或者会迅速挥发失效。 "加工过程":如何在生产线(如果存在的话)中实现这种淬毒过程,同时保证弹头的精度和性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门槛。
2. "成本极其高昂": "研发成本":开发出适合子弹使用、效果稳定且难以检测的毒药,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 "生产成本":设计并建造能够实现精密淬毒的设备,以及后续的检测、包装等环节,成本都会远超普通子弹。每一颗“淬毒弹”的生产成本都可能非常高昂。
3.

相关阅读延伸:子弹上可以淬毒吗?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太高还违法!萨沙问答第31集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子弹上可以淬毒吗?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太高还违法!萨沙问答第31集





子弹当然是可以淬毒的。

淬毒子弹除了暗杀以外,对于军事作战没有什么意义。

首先,淬毒子弹确实存在。

当年宋教仁遇刺只中了一枪,也不是要害,本来不致命。

因为弹头淬毒,宋教仁坚持了3天还是死了。

而沈醉回忆录中,准备暗杀李宗仁、卢汉的特务,都是配备淬毒弹头。

现代化学如此发达,研究出一些涂在弹头上的毒药,简直是小意思。





原因如下:

第一,子弹的杀伤力本来就很强。

子弹的杀伤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绝非抗日神剧中了七八枪都没事。

子弹击中人体以后,会出现一个可怕的空腔效应。

这会产生远大于子弹切面的巨大伤害,破坏人体组织、血管、神经、骨骼,造成可怕的损伤。

这就是子弹射进去手指那么粗,子弹射出是拳头那么粗,杀伤力是很惊人的。


自动步枪或者机枪子弹,只要击中人体的要害,也就是大脑、心脏、动脉、肝脏、肾脏、肺部等等,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很容易一枪毙命。

即便没有击中要害,子弹也可以破坏其他器官、静脉、骨骼、神经、肌肉等等,造成死亡或者严重残疾。

总之,子弹的威力已经够大了。





第二,淬毒会大大提高子弹加工成本。

子弹是流水线生产的,每天都会保持巨额的数量。

淬毒子弹说起来简单,大量制造其他就极为复杂。

不但要大量制造化学毒剂,还要设法涂抹在弹头上。

制作毒剂需要一整套化学设备,加工到弹头上也有专门的设备。

如果只是制造几颗子弹用于暗杀,那当然没什么问题,如果是军事作战就另当别论。

现代作战需要子弹数量极大,美国陆军 2002到2005年一共用了 60亿发子弹。

就算淬毒子弹每发只要增加5美元的成本,60亿发就是300亿美元,福特号航母的造价才150亿美元。更别说。这还需要大大增加子弹生产时间。

这谁受得了?



第三,淬毒未必是好事。

子弹击中敌人,未必是一枪将对方打死最有效。

就像地雷只炸断腿却不要命一样,子弹将士兵打伤打残也许更有意义。

如果使用淬毒子弹,击中敌人就死,反而减轻了敌人军队的负担。

为啥?

人都死了,大不了挖个坑就地埋了,或者直接送到火葬场,再给亲属一笔抚恤金就搞定了。

如果子弹只是将人打伤打残,比如打断了胳膊,敌人就麻烦百倍。


他们首先要冒着枪林弹雨,将伤员拖到二线阵地进行紧急救治,再送到野战医院正式治疗。如果伤势较重,还需要从野战医院,转到后方大医院进行手术,随后还要康复治疗,伤残抚恤,精神抚恤等等。

士兵都是年轻人,即便受伤致残到最终死亡,恐怕还有五六十年好活。

大家可以算算,光是之前救治的多次手术治疗,要花多少钱,随后几十年养活他又要花多少钱?

可见,打死一个人,还不如打伤打残一个人造成的战争危害更大。

所以,用淬毒子弹颇为愚蠢, 等于减轻了敌人的负担。

除非敌人是严重缺少兵员的国家,军人死一个就少一个,不然淬毒子弹就没什么用处。




第四,违背国际公约。

淬毒弹头还不如达姆弹更有效,后者制造成本极其低廉。

可惜,无论是达姆弹还是淬毒弹头,都是国际公约禁止的。

严格来说,淬毒弹头就是一种化学武器,绝对不允许在战场上使用,违者属于反人类行为。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发布于 2025-09-04 10:12
收藏
1
上一篇:浙江天台三十年,打造流动堡垒,谱写新时代基层治理新篇章 下一篇:淬毒之谜,非“suì dú”的解读与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