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拨人,生在八十年代,长在九十年代,混在新世纪。说老不老,说小不小的年纪,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颇有些尴尬。
小时候,家里有电视的不多。记得我们院里,只有张家有一台黑白电视,一到晚上,全院的人都挤在他家看《射雕英雄传》。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坐在最前面,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一个镜头。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也买了电视,却是要用手拧的,频道不多,信号不好时还得有人扶着天线。
那时候上学,书包里没几本书,却沉得很。铅笔盒是铁皮的,上面印着变形金刚或者圣斗士星矢。写作业用铅笔,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得作业本上黑乎乎的一片。老师打手心是常事,家长知道了还要再打一顿,说“老师打得好”。
我们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话都是稀罕物。找人玩,就得跑到他家楼下喊名字。玩的东西也简单,弹珠、纸牌、橡皮筋,就能玩上一整天。夏天吃冰棍,冬天堆雪人,快乐来得很容易。
记得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初中时的计算机课上。那时候的电脑,还是大头显示器,系统是DOS的,黑屏上只有一行行的白字。老师教我们输入几个命令,就能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觉得神奇极了。谁曾想,不过十几年光景,电脑就成了家家户户的日常用品。
高中时,开始有了网吧。那时候上网是按小时计费的,贵得很。我们凑钱去上网,主要就是聊QQ、玩红警。打字是用两根手指头戳的,慢得很,却乐此不疲。有时候为了省点钱,就几个人合用一个账号,轮流玩。
考大学那会儿,父母比我们还紧张。填报志愿时,一家人围在一起研究好几天。最后录取通知书来了,高兴得像是中了状元。去大学报到,大包小包的,像是要搬家。父母送我们到学校,临走时还要偷偷抹眼泪。
大学四年,是最自由的时光。学会了喝酒,学会了抽烟,学会了谈恋爱。也学会了熬夜打游戏,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上课。期末考试前通宵复习,考完了就把书扔到一边,发誓再也不看了。
毕业后找工作,才发现社会不像学校那么简单。简历投了一份又一份,面试去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找到的工作,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但为了生活,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发第一个月工资时,给父母买了礼物,感觉自己终于长大了。
谈恋爱、结婚、买房、生孩子,这些人生大事,好像是一下子就涌到面前的。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孩子的奶粉钱比饭钱还贵。每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偶尔停下来想想,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
现在的我们,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公司是骨干,在家里是顶梁柱。上面有父母要照顾,下面有孩子要抚养。压力大,责任重,连生病都不敢。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太多的变化。从没有手机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从拨号上网到5G网络,从看电视到刷短视频。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人也变得越来越忙。
有时候会想起小时候,那些简单的快乐。一毛钱一根的冰棍,一本传阅得卷了边的漫画书,一场酣畅淋漓的弹珠比赛。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八十年代生人,承前启后的一代。既懂得传统的可贵,也能接受新的事物。我们吃过苦,也享过福。我们怀念过去,也憧憬未来。
生活不易,但我们还在努力地活着。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也许这就是人生吧,苦中有乐,忙里偷闲,哭过笑过,才算活过。
如今站在中年的门槛上,回头看,都是回忆;向前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这代人,还会继续走下去,带着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八十年代生人。不特别,也不平凡。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随着大流,向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