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摩艾石像面临危机,或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之谜

关于复活节岛(拉帕努伊岛)的摩艾石像在未来50年内消失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得到科学界或当地管理机构的广泛认可。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基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担忧而提出的夸张或推测性言论。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石像的稳定性问题确实存在":摩艾石像确实面临稳定性问题。它们是巨大的石块,由内部掏空而成,体重可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它们是建在沙地上的,这使得它们的基座(阿胡)非常容易受到侵蚀。雨水冲刷、海浪侵蚀以及风暴等自然因素都可能导致石像从基座上滑落或基座本身崩塌。近年来,已经有几尊摩艾石像发生了倾斜或部分坍塌。 2. "主要威胁是基座侵蚀":威胁主要不在于石像本身被“溶解”或“风化”消失(石头相对稳定),而在于它们赖以站立的基础——沙质土壤和基座——被侵蚀、掏空,导致石像失去支撑而倾倒或坍塌。 3. "气候变化是加剧因素":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模式改变(如强度更大的降雨)、海平面上升以及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无疑会加剧对石像基座的侵蚀和破坏风险。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速石像的倾倒或坍塌过程

相关阅读延伸:复活节岛摩艾石像或将在未来50年消失?

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正对智利著名景点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构成严峻挑战。近日,一份由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科研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警示,该岛标志性的大型祭坛群阿胡东加里奇(Ahu Tongariki)等遗址最早可能在2080年前遭季节性海浪侵蚀,不仅对建筑物构成安全隐患,更可能动摇复活节岛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其世界遗产地位。

这项研究由夏威夷大学(UH)马诺阿(Manoa)分校团队完成并发表于《文化遗产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研究通过数字建模技术模拟海浪对海岸的影响,并叠加文化遗产地理空间数据后发现: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未来沿海洪水将直接冲击复活节岛上51处考古遗址。研究指出,洪水威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研究主要作者诺亚·帕奥阿(Noah Paoa)强调,从科学角度而言,海平面上升对全球沿海地区已构成直接威胁。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这些遗址是否会受到影响,而在于影响发生的速度和严重程度。而这正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即设定这些潜在影响可能发生的时间框架。

特约撰稿:今日拉美 乔莯

原标题:《新民侨梁 | 复活节岛摩艾石像或将在未来50年消失?》

栏目编辑:梅璎迪

来源:作者:今日拉美 乔莯

发布于 2025-08-31 02:13
收藏
1
上一篇:三国杀,武器升级神级强化,逆天效果究竟有多震撼? 下一篇:研究预测,复活节岛摩艾石像或于2080年前面临海水侵袭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