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一段古代史恐怕就是三国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众多文学作品的加持下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上图——三国故事壁画
其实不止中国,三国这段历史在日本也是相当受欢迎,因而日本方面特别希望中国方面能够拿出三国时期的文物到日本做巡回展览。
最近一次大型三国文物巡展发生在2019年的七月,当时中国的多家单位共送出了200余件三国时期的文物到日本展览,其中还包括了四十余件一级文物,这个巡展在当时引起了日本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一致好评。
在这些参展文物中,有四件从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文物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十多年前和它们一同出土的部分文物就曾经漂洋过海来到过日本,其中就包括中国距今最早的木屐文物(关于木屐起源引起当时日本的轰动)。
那么这次从马鞍山朱然墓出土参展的是哪四件藏品?它们的背后又有什么更加精彩的故事呢?
上图——朱然墓园
一、马鞍山出土文物的背景
被送到日本参加展览的四件文物,都出土自马鞍山朱然墓。
该墓最早在1984年被发现,当时人们正在马鞍山市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安民村林场境内修建新的纺织厂。结果在挖掘地基的时候发现了这座古墓。
施工人员立即暂停了手上的工作,并向文物保护部门提交了报告。
上图——朱然墓室
在得到消息之后,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古墓进行了系统发掘,发现其是一座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古墓,在经过考证之后确定墓主人为三国时期的东吴大臣朱然,在其周边还有部分其家族人士的墓葬。
这个墓穴在被发现之前,就曾经受到过盗墓贼的破坏,不过其中依然有140余件珍贵的文物,其中尤其以漆制木器数量最多,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青铜器,金银首饰等其他文物。
之所以这座墓葬受到了国内外历史学者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之前虽然曾经发掘过一些东吴的墓葬,但从未有像朱然这样贵族的墓葬。
上图——朱然塑像
上图——马鞍山朱然文化馆
墓主人朱然和孙权自小一起长大,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因此朱然后来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在东吴很重要的两场战役中朱然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荆州之战中朱然和潘璋一起俘虏了蜀汉名将关羽,在夷陵之战中他和陆逊一道击败了刘备的大军。
在吕蒙死后朱然代替他成为了东吴在荆州地区的最高长官,其后来曾经进攻过曹魏治下的樊城等地,虽然没有取得大胜,但也有些许斩获。最终朱然位居左大司马、右军师。
上图——夷陵之战
在他晚年的时候得了重病,孙权得知之后甚至夜不能寐。
在他去世之后,孙权身穿丧服为其举丧,这足以看出朱然在东吴国中的尊崇地位以及孙权和他的亲密关系,这件事在《三国志》中有如下叙述:
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在朱然死后,其后人在东吴国中的地位得到了延续,因此朱然的家族墓葬规模也十分可观。
再加上这座墓葬整体保存状况比较良好,自然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
二、朱然墓中出土的重要文物
前面提到朱然墓的发现是上世纪中国考古界的大事,其在三国文化流行的日本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当时日本的NHK电视台就曾派人到马鞍山拍摄了朱然墓发掘的现场,这些内容在日本国内也受到了热烈欢迎。
在1986年的时候,日本在东京举办第一次"三国志"特展,旨在通过展览三国时期的历史文物,来普及三国相关的知识。
鉴于之前关于朱然墓的纪录片获得了好评,日本举办方特地联系了马鞍山市政府,希望他们能够允许部分出土于朱然墓的文物到日本展览。
马鞍山政府在接到日方之后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日方的请求,并精心选出了木刺、木屐、漆槅、漆凭几、铜水注、青瓷鸡首壶这六件文物送到日本展出。
这些文物不但涵盖了漆器、青铜器等诸多门类,而且大都有着不俗的艺术价值。
上图——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
在这些文物中,引起最大轰动的无疑是那件千年前的木屐。
我们知道在日本有着十分发达的木屐文化,而这种特殊的鞋子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但是在之前的考古工作中,中国始终没有发现木屐文物,这让其源头一直存在争论。
上图——现代日本木屐
随着这双在朱然墓中出土的木屐这让这个历史悬案有了明确的答案,其形制和日本现在的木屐非常相似,而且其制造时间远早于日本对于木屐的记载。
证明了中国才是木屐的发源地,这样的结论在日本自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而与木屐一同展出的木刺就是古代的名片,也正是因为这件文物的出土,才帮助考古学者们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上图——朱然墓出土的木刺
在2019年的这次三国志主题展览中,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又选择了四件文物送到日本展览,这四件文物为童子对棍图漆盘、铜熨斗、金钗和铜炭炉。
相比于三十多年前的六件文物,这些文物似乎略显普通,不过其实他们的背后都大有玄机。
三、朱然墓出土文物的独特价值
我们在谈论历史文物乃至于国宝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这些物品和历史上的名人联系起来,似乎只有那些深刻影响了历史或者出自名家之手的文物才能被称为国宝。
但事实上真正的国宝不在于其制作有多精美,而在于其能够为我们提供多少历史信息。
这次日本举办三国志主题展览的目的就是重现三国时期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这些送展文物的价值所在。
上图——童子对棍图漆盘
在这四件展品中,最受到瞩目的是童子对棍图漆盘。
这是一个上面绘有图案的木质漆盘,其画面上是一对对棍的童子,这可能也是为了反映墓主人朱然武将的身份。
这个盘子上的图案十分生动形象,在其四周还有云龙纹,鱼纹和水波纹等纹饰,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在朱然墓被发现之前的三国漆器上,并没有这样绘有图案的作品,其出土弥补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空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在这个盘子的背面,还有"蜀郡作牢"四个字,这可以让我们得知这个盘子应当是出产于如今四川地区的,这说明那是吴国和蜀国之间应该还有贸易往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研究当时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上图——三国蜀
上图——三国吴
上图——展出的四件文物
除了这个漆盘之外的另外三件文物,无疑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其中的铜熨斗和铜炭炉就是当时富贵人家的必备生活用品。
通过观察这些器物,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古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精致的物品来将自己的衣物熨平,和如何在冬日中取暖的。
这两件器物的出土也证明在三国时期,木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但当时究竟是所有人都能使用还是只有像朱然这样的权贵才能使用则需要更多的历史考据。
最后一件文物金钗则是当时女性的头饰,其造型十分简单上面并没有花哨的装饰,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人们当时的审美取向。
另外我们知道在东吴建国初期,孙权曾经打压过国内的奢华风气,其简朴的形制可能也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送到日本展览的四件文物,都能够很好地反应三国时期东吴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并能够帮助人们重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并受到了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图——展览现场
四、结语
三国时期作为中国古代话题度最高的时期,其相关文物的出土往往都是牵动人心的。
因此当东吴重臣朱然的家族墓葬被发现后,便引起了泛中华文化圈的广泛关注。
该墓不但为我们展现了完善的贵族墓葬形制,还出土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这个考古发现在三十多年前就曾经在日本引起讨论,因此每次在日本举办三国文物展的时候,从这里送出的展品都备受关注。
在2019年的三国主题文物展览中,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送出了四件文物,它们基本都是古代的日用品。
虽然和我们印象中的国宝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其能够帮助参观者更好地认识千年前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谈论国宝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些看似简单却更加贴近生活的文物。相比于那些收藏于皇宫内院的艺术品,这些文物无疑是更有温度的历史展现。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穿越时空,和古人进行灵魂的接触,这无疑是国宝中的国宝。
注:
本文关于朱然生平的叙述,参考自《三国志·朱然传》
关于日方三国展览的相关内容,取材自《亮相日本!马鞍山出土的四件文物在这场特展中大放异彩!》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