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救护车氧气瓶或藏“超级细菌”,污染风险需警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超级细菌”(通常指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的定义可能更侧重于临床感染,但广义上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污染在救护车及其设备上确实是一个潜在风险,包括氧气瓶。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氧气瓶本身是密闭的:" 新生产的氧气瓶内部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并且在使用时会充入高纯度的氧气。理论上,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氧气本身是相对惰性的,不易直接污染瓶内气体。主要的污染风险通常在于与氧气接触的表面和设备。 2. "污染可能发生在接口和附件:" 氧气瓶的阀门、压力表、连接管路、面罩、储氧袋等部件是接触患者和外部环境的,这些部件更容易受到污染。如果这些部件清洁消毒不当,或者被患者体液、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就可能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即使氧气本身是干净的。 3. "环境因素:" 救护车是一个移动的医疗环境,内部空间相对密闭,可能存在各种病原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此环境中活动,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氧气瓶作为救护车上的设备,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在这个环境中。 4. "维护和操作不当:" 如果氧气瓶、阀门、面罩等附件的清洁、消毒和更换流程执行不到位,就

相关阅读延伸:救护车氧气瓶也可能受“超级细菌”污染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李雯)英国《急诊医学杂志》刊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救护车上的氧气瓶也可能会受到“超级细菌”的污染,这提示氧气瓶这类医疗设备也需要定期消毒。

美国卡尔霍恩社区学院的研究人员检查了亚拉巴马州1家急救站3辆救护车携带的9个氧气瓶,发现这9个氧气瓶中都含有“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人员也化验了这家急救站中储存的70个氧气瓶,发现其中67个氧气瓶也都有“超级细菌”的存在。

研究人员还发现,救护车上的心电监护设备及血压计并没有受到“超级细菌”的污染,但是3辆救护车的地板和1辆救护车的门把手都被检测出了“超级细菌”。

研究人员调查了急救人员的工作情况,发现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氧气瓶需要消毒,但是他们对病人接触过的其他物品都会及时消毒。

研究人员指出,急救人员一般会为车上的急救设备消毒,但是氧气瓶的消毒工作通常会被他们所忽视。氧气瓶不像普通的医疗设备那样,可以在用完后马上废弃掉。氧气瓶常常需要灌注氧气,这使得细菌可以大范围传播。

研究人员建议,急救人员在日常也需要注意为氧气瓶及时消毒,以避免“超级细菌”在病人间的传播。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于英国,它会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抗药性,常被称为“超级细菌”。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人不起作用,病人严重时可能死亡。近年来,“超级细菌”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造成不少病人死亡。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发布于 2025-08-28 14:14
收藏
1
上一篇:依维柯欧胜方舱救护车,助力病患转运,筑牢救治生命防线 下一篇:突发!杨宗纬演唱会惊现意外跌落,表情痛苦无法行走,观众目睹救护车紧急出动,演唱会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