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史上最大岩石行星,体积超地球39倍,大气层已消失殆尽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发现,但需要澄清一下,目前天文学界并没有发现一个比地球大39倍、并且大气层完全被夺走的行星。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描述:
1. "“最大岩石行星”":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巨大的岩石行星,甚至比地球大得多的,例如开普勒-51b(Kepler-51b),它有5个地球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9倍大小。理论上,存在比地球大得多的岩石行星是可能的,因为它们可能形成于非常富集的星云中,或者通过吸积大量物质而增长。 2. "“比地球大39倍”": 这个数字非常巨大。如果存在这样的行星,它将是一个"超级地球(Super-Earth)",其半径将是地球的39倍。这会使其体积和表面积都极其庞大。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如此巨大的岩石行星。 3. "“大气层全被夺走”": 夺走一个行星的大气层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 "与母星过于接近": 在炽热的恒星引力作用下,行星的大气层会被剥离。例如,开普勒-16b(Kepler-16b)就位于其双星系统的“潮汐极限”内,大气层正在被恒星剥离。 "与其他天体剧烈碰撞": 碰撞的巨大能量

相关阅读延伸:科学家发现最大岩石行星,比地球大39倍,可怜的是大气层全被夺走

审核-小文

科学家们在系外探索行星时通常更关注岩石星球,因为这类星球相比起气态行星来说更有存在或者出现生命的可能,如果未来人类要移民到太阳系之外,岩石行星也是人类首要考虑的对象。但并非所有岩石星球的形成都和地球一样,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岩石星球”的道路,例如最近新发现的这颗系外岩石行星。



根据参考消息网7月2日的新闻,国外天文学家近期在距离地球大约73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特殊的岩石行星。根据研究发现,这颗编号为TOI-849b的行星体积至少比地球大39倍左右,而且它可能是从一颗气态行星演变而成的,这倒是打破了科学家对岩石行星的形成的已有认知。



TOI-849b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和计算发现,TOI-849b和地球一样围绕着一颗恒星公转,但是该恒星的温度要比太阳低许多。它的半径为2.17万公里,无法和太阳系中的任何一颗气态行星相比,但是却比太阳系中任何一颗岩石行星都要大,根据换算其体积甚至比地球大39倍左右。



TOI-849b还有一个引起天文学家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与主恒星的距离要比太阳与水星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同时研究人员认为TOI-849b并没有在形成之初就走上了“岩石行星”的道路,而是在演化过程中“弯道超车”,因此他们推测TOI-849b是一颗气态行星的内核。它与主恒星超近的距离似乎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这颗行星核有可能是这样形成的

很早之前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太阳系内的气态行星,发现这类行星在构造上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部是坚硬的固体内核,外部则由大量气体组成。来自英国沃里克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发现,TOI-849b更像是某颗气态行星早期的内核,后来这颗气态行星由于和主恒星靠得太近了,导致外层浓厚的大气被剥夺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内核。



当然对于TOI-849b的形成过程,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它在演化成气态行星过程中“卡壳”了,最后无法形成浓厚的大气层,只剩一颗内核。

最大的岩石行星或帮助科学家研究木星、土星内核

长期以来,由于地球与木星、土星的距离原因,人类暂且还无法投入更多资源去探索这两颗气态行星。同时也因为这两颗气态行星的内核实在是高深莫测,因此悬浮在行星轨道上的人造探测器无法探索到它们的内部情况。而此次一颗特殊的岩石星球可能揭示了气态行星的演化过程,通过对TOI-849b形成过程的研究或许能够了解气态行星的内核是怎样的。



TOI-849b的出现创下了最大岩石行星的纪录,这同样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更换思维方式去看待宇宙中的演化,或许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网 7月2日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岩石行星 是地球39倍大》

发布于 2025-08-28 02:13
收藏
1
上一篇:幻境探微,揭秘太阳、地球与月亮的神秘三角关系 下一篇:蜀地印迹,探寻王克明笔下的老灌县城隍庙